近年來,余姚按照上級深化國企改革的決策部署,著眼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激發能量,自2017年起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瘦身與強體并舉、嚴管與放權并舉、履職與創新并舉為抓手,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成效明顯。截至2019年11月,余姚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達1705億元、凈資產達534億元,分別比2017年深化改革前增長57.7%和36.2%,國有資產規模居寧波區縣(市)之首。深化改革以來,有2家企業獲中誠信國內評級AA+級,為當前縣市國企信用最高等級;2019年,其中一家企業又首獲惠譽國際評級“BBB-”。
瘦身與強體并舉提升核心競爭能力
深化國企整合重組。建立國有資產三級管理架構和母子公司運作模式,通過合并改組、資產劃轉、資本注入等途徑,打造余姚“一平臺六公司”。2017年,余姚成功構筑舜財投資公司作為市屬國企集中統一出資平臺,將61家市屬企業國有資產和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管理的經營性國有資產劃入平臺,并以此為母體組建六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目前,舜建、舜通、舜農和陽明文旅集團四大國資公司已成功組建,舜工和金控正在積極組建中。同時,經整合重組,清理了多家“僵尸”企業。
推進國資清理盤活。按照“抓大放小、效益最大”的原則,余姚制定出臺了《余姚市國有(集體)資產權證補辦操作辦法》《國有(集體)資產處置方案指引》和《國有集體資產權證補辦流程》,并按照“能簡則簡”的原則,對流程進行調整、緊縮和簡化,通過加快權證補辦進程來盤活利用閑置國有資產。同時,在清理盤活中鼓勵流程創新和方法創新,針對權證補辦中由于歷史遺留等因素造成的復雜情況,余姚創新建立容錯機制,切實加快權證補辦進程,努力將有效資產變成高效資產。截至2019年11月底,余姚已完成國有資產權證補辦157件、房屋改性2處,公開拍賣房屋1591處、土地6宗,同時將42家企業的12億元資產和行政事業單位中可盤活的137處閑置資產注入相關國資公司,實現閑置資產盤活、低劣企業騰退和國資的做優做強。
加快市場化轉型。按照省里明確的四條轉型標準,2018年6月,余姚先行啟動并完成了中意生態園、舜通、舜建3家市屬融資平臺公司的市場化轉型。2019年,又按照“成熟一個轉型一個”的要求,余姚完成了舜農集團的市場化轉型。轉型后的企業大大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效益。舜建集團通過做大做強做優原業務、謀劃投資開發新業務和轉變政府項目承接方式,實現融資、投資、建設、運營、還貸一體的實體化經營,預計每年營收可達18億元以上,凈收益3億元以上,分別比轉型前增長64%和61%。
嚴管與放權并舉提升內在活力動力
推進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將原隸屬于余姚市財政局的余姚市國有資產管理局(市屬副科局級單位)單立,升格為余姚市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市屬正科局級單位)。升格后的國資辦的重要職責是管好國有資本布局、規范國有資本運作、提高國有資本收益、維護國有資本安全,不干預國有企業自主經營權,從而進一步完善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提升了企業經營活力。同時,根據寧波《關于加快建設中意(寧波)生態園的意見》精神,2018年,余姚對3個園區的國有資產和財政管理體制進行調整完善,實現中意(寧波)生態園、余姚經濟開發區的資產和財政獨立運營。
深化績效考評。建立以市場化選聘為主渠道、優秀公務員和事業干部選調為輔助的選人用人機制,目前已從銀行行長等經濟類專業人才中擇優選用企業高管4人。同時完善分類、分級考核體系,把全市企業劃分為公益類、功能類和競爭類,并分類確定工資效益聯動指標,合理制定差異化薪酬方案。在此基礎上,余姚制定出臺了《余姚市國有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暫行辦法》和《余姚市屬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建立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同激勵約束相結合的考核制度和與企業功能性質相適應,與經營業績、勞動生產率相掛鉤的差異化薪酬分配方法,以進一步優化收入分配機制,充分調動企業負責人和廣大員工的積極性,激發企業內在活力。
加快混改步伐。鼓勵市屬企業加快混改提升內在動力。舜建集團開展“三混改三合資”,成立景勝、申燃和開投藍城3家混改公司,積極推進與喜威公司、中海油、萬物互聯等相關能源和信息等產業合作的混改項目,還與寧波開投集團合作成立了余姚開投藍城投資開發公司,共同推進陽明古鎮項目的開發和建設;余姚市中塑集團對浙江甬易電子支付有限公司推進“員工持股”改革,目前已有19名員工認購持有16.5%的股份,實現股權多元化,同時引進有交易結算資源的天津溢美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力爭盡快上市。
履職與創新并舉提升監管執行效能
破除信息壁壘。針對傳統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國有資產數據采集更新不及時、資產信息碎片化、資產空間位置僅有語言描述無可視化分析展示等問題,余姚積極探索國有資產監管新模式,采用最新地理信息技術,開發建設國有資產“一張圖”大數據管理平臺。目前該平臺已完成所有數據的預處理和建庫工作,共有15502處房產和971處土地數據導入系統框架中加以直觀展示,實現了國有資產從表格化管理到圖文一體化管理模式的轉變。下一步,將在此基礎上,進行資產管理、合同管理、報表管理等功能建設,實現國有資產地圖可視化與傳統檔案協同管理,進而提升全市國有資產的可視化、動態化和精準化管理水平。
助力控債化險。全力配合推進余姚市化解消化存量隱性債務工作方案的實施,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做好信用評級工作。經國內評級機構中誠信公司評審,舜財、舜建信用等級為AA+,為縣市國企信用最高等級,舜農、舜通、經濟開發區、高鐵站場建投公司等6家企業信用等級為AA。2019年,舜財公司又被國際評級機構惠譽評為“BBB-”主體信用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成為全國第二家、寧波市首家榮獲惠譽國際評級縣(市、區)投資級的國有企業。在此基礎上,努力拓展美元債等融資渠道。2018年,余姚經濟開發區投資公司順利發行5000萬歐元債、2億美元債。
強化服務保障。通過銀行借貸、政府債券置換、PPP項目等方式,全力推進多元化資金籌措。2018年至今,國企籌資達249億元,有力保障了全市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的資金需求。同時,各企業積極履職,切實提供優質服務。2019年前11個月,工業國資公司投資余額2.84億元、新增擔保4.51億元、在保4.6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1%、296%和284%,有效助力實體經濟駛上轉型升級“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