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
摘要:中國革命的戰爭實踐和我軍建設發展的歷史表明,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我軍的立軍之基、致勝之本。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在繼承和發展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的基礎上,堅持運用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的基本觀點、基本立場、基本方法,牢固樹立毛澤東理論旗幟,為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人民軍隊提供理論指引。
關鍵詞:毛澤東軍事思想;辯證法;科學性
自鴉片戰爭開始,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進行了無數次不屈不撓的反抗和求索。近代百年,歷史的事實最終證明了毛澤東軍事思想是指引中國人民走向勝利的正確思想引導,更是我軍的立軍之本、致勝之本。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旗幟不能倒,其軍事思想內的精華所在——軍事辯證法思想不能丟,人民軍隊一以貫之的堅定信仰和優良作風不能忘。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使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思想與時俱進、再創新的輝煌。
一、堅持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的重要意義
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一顆耀眼的明珠,在它的正確指引下,人民軍隊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地成長發展起來,戰勝了國內外一切強大的敵人,贏得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徹底勝利,成為人民民主專政的堅強柱石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中堅力量。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是對軍事實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概括,對軍事實踐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是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有機統一。
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最重要、鮮明的特點反映在理論來源于實踐。軍事辯證法思想作為一種理論形態,具有特定的概念、范疇和邏輯規律,并由此形成特定的思想體系,具有很強的理論性。但一切真正反映軍事斗爭規律的思想,都是軍事辯證法思想實踐經驗的總結和升華。軍事辯證法思想可以為軍隊的建設發展、作戰行動提供科學的方法指導,從而使軍事實踐活動減少盲目性,增加科學性;少走彎路,減少失誤,確保軍隊的各項工作任務順利發展,以提高軍事管理、指揮的效益。古今中外著名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提出的軍事思想,或者是自身的軍事實踐經驗的總結概括,或者是對軍事實踐經驗的抽象提煉。毛澤東運用矛盾分析法,揭示軍事領域矛盾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闡明了無產階級對待和進行戰爭的戰爭觀和方法論;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為人民軍隊和中國革命創造了一系列靈活、辯證的戰略戰術和戰爭指導思想,為現代化國防建設的理論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們正確認識戰爭規律、運用軍事規律解決軍事時間問題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方向指引。可以說,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法思想就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相互結合的成功理論。它不僅有豐富的理論涵養,更經歷過軍事斗爭的殘酷、苛刻的檢驗,并在歷史的證明中得到了肯定與升華。
二、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具有嚴整(謹)的科學性改為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具有嚴謹的科學性
經歷過實踐檢驗的理論都具有著頑強的生命力,無論經受怎樣的質疑與曲折,它都會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種“永葆青春”的生機和活力,從根本上說,源于科學理論自身所具有的科學屬性。毛澤東軍事思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科學,具備一切先進理論所有的科學屬性。正是這種科學屬性,決定了它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國軍事斗爭和軍隊建設的指南。要想永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使我軍在科技日新月異,各國軍隊高精尖武器層出不窮,新型戰略戰術指導理論蓬勃發展的形勢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堅守好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的主陣地。
對軍事領域客觀規律的揭示體現了軍事理論的科學價值。它揭示的規律越全面、越系統、越深刻,它的真理性價值就越寶貴,其能發揮的作用和影響也就越穩定越長久。作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構成部分之一,我軍的建設與發展理論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深化發展的產物,也是對我軍本質和建設規律的系統化理性認識,是正確指導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的理論指引。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具有科學性的依據,就是因為毛澤東發現了軍事的本質及其規律,在其軍事辯證法思想中將這種規律完整地展現了出來。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孫武、曹操、李世民等許多著名的軍事家,他們對戰爭理論的探索,在揭示戰爭規律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特別是被推為古代兵家經典的《孫子兵法》之所以成為千古不朽的軍事名著,是由于其中凝結著對古代戰爭的真理性認識,至今依然閃爍著人類智慧的光芒。克勞塞維茨、若米尼等一些資產階級軍事理論家的軍事論著,雖然難免謬誤與糟粕,但也不乏認識考察戰爭的真知灼見,并因此產生了廣泛而久遠的影響。作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最高軍事理論成就,毛澤東的軍事辯證思想不僅吸收了中國古代軍事家的精華,而且充分借鑒了世界近現代軍事理論的成果,對于毛澤東軍事辯證法中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基本方法的充分把握為永葆人民軍隊性質宗旨、實現軍隊現代化、打贏未來戰爭提供了理論指導。
中國革命戰爭的徹底勝利和新中國軍事斗爭的輝煌成就,無可辯駁地驗證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具有無與倫比的科學價值。毛澤東軍事思想非常深刻、全面地分析、研究了中國國情和革命歷程,并且以它特有的科學性與靈活性運用在對軍事科學理論的把握之中,在中國軍事斗爭實踐中發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證明了它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在今天乃至將來,都將具有無可替代的指導意義。
社會實踐的不斷前進為一切科學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和生命源泉,因此人類社會一切先進的科學理論體系,既具有絕對性,又具有相對性。正是真理的相對性,才使得科學理論體系得以不斷豐富,日臻完善,永不止歇地向前發展。毛澤東軍事思想不是真理的終結,而是開辟了探索真理的途徑,是一條不斷匯集智慧之泉的奔流不息的真理長河。真理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毛澤東軍事辯證思想不是封閉自守的理論體系,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人類一切先進知識的開放體系。而且,毛澤東軍事思想本身就是不斷發展的。早在20世紀30年代,毛澤東就告誡我們研究戰爭規律要著眼其特點,著眼其發展。毛澤東本人還說過,十大軍事原則也要隨著戰爭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地加以修正和補充。有的具體結論和觀點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過時,需要不斷更新。還有些毛澤東生前來不及系統總結的東西,要靠我們繼續在實踐中系統地總結起來,充實進去。比如,戰略進攻的理論、各軍兵種協同作戰的理論、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軍事原則等,都有待系統研究加以發展和充實。盡管如此,無論社會實踐多么變化,毛澤東軍事辯證法中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仍然具有真理的絕對性,是我們必須堅持的。
三、堅持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與基本方法
經過歷史與實踐的考驗,在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的指引下,中國革命取得了輝煌成就,為中國人民帶來了革命的勝利成果。這些歷史事實都無可辯駁地驗證了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具有無與倫比的科學價值。因此我們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仍繼續堅持毛澤東軍事思想中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第一,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毛澤東軍事思想是站在中國無產階級為主力軍的人民大眾的立場上,這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立足點,也是其基本理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為戰爭從根本上說是與人民大眾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一立場體現了無產階級政黨階級本色,無論社會的變化多么大,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建軍強軍立足之本。其次,我們要堅持學習運用毛澤東軍事辯證思想的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思想去認識戰爭、領會戰爭的性質,掌握戰爭規律與特點的要義所在。并且,要在此基礎上深刻領會其中所包括的共產黨人對人民軍隊的根本看法,明確人民軍隊在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認識人民軍隊建設中政治與軍事、黨與軍、軍與政、軍與民、民主與集中等一系列辯證關系,并堅持正確的處理這些關系的理論、方針和原則。這些理論、方針和原則包括:政治工作是我軍的生命線,人民軍隊的必須要在黨的絕對領導下,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建立嚴格的服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革命紀律,實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制度,建立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加強軍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等等。最后我們要堅持毛澤東運用辯證法分析解決建軍、強軍中和戰爭中的問題,尤其是矛盾分析法是最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文集(第 1-5卷)[M].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1982.
[2]列寧軍事文集[M].北京:戰士出版社,1981.
[3]毛澤東文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4]曹敏華.試論毛澤東的人民戰爭思想[J].黨史研究與教學,1984(2).
[5]湯家慶.紅軍長征前后閩西革命斗爭及其歷史貢獻[J].黨史資料與研究,1986(12).
[6]魯振祥.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理論探索[J].中共黨史研究,1988(6).(作者簡介: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政治工作教研室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