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題報道活動為例,對信陽報業持續不斷地堅持以“發揮自力來促進外力”,充分利用本地“小媒體”做好“大宣傳”,使信陽從“城內”走向“城外”,讓更多人認識信陽、理解信陽、支持信陽,講好信陽故事,傳播信陽好聲音,為信陽建設加油鼓勁。闡述地方主流媒體如何做好主流報道,并以此促進地方宣傳及與其他地區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而擴大地方主流媒體影響張力。
【關鍵詞】主流媒體;主流報道;影響張力
當前,新興媒體以其傳播信息的快速與同步、傳播內容的豐富與透明、傳播方式的交流與互動,使傳媒競爭格局發生了質的變化,在此形態下,地方主流媒體應大力做好主題報道,在內容生產的深度和力度、寬度和廣度、底蘊與功力上有效發力,以其獨有優勢實現內容生產和傳播手段的互為提升,進而擴大地市級主流媒體的影響張力。
做深做透主題新聞報道是強化媒體品牌的有力抓手,是媒體的使命和責任。主題報道,是內容生產中分量最重、“顏值”最高的一部分,主題報道做得好,是媒體提升輿論影響力,謀求自身發展,強化和鞏固主流媒體地位的自然需求,更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團結人民,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接中外,溝通世界”的新聞實踐。
在今年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宣傳報道中,信陽日報、信陽晚報(下文簡稱信陽報業)的主題宣傳報道再次體現了強大的力量,以“打贏防控阻擊戰守好中原南大門”系列報道為代表,體現了黨媒的權威以及主題報道的份量。延伸至近年來,信陽市先后成功創建國家生態示范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等榮譽,信陽市在各項工作中魅力四射。基于此,信陽報業圍繞信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重大節點的宣傳報道戰役中,領導親自謀劃,專家專題策劃,抽調精兵強將,濃墨重彩地做好了諸如“打贏防控阻擊戰守好中原南大門”“為抗美援朝烈士尋親”“大別山抗戰記憶”“百家黨報社長總編看信陽”“大別山革命老區黨報精準扶貧看信陽”“全國晚報社長總編信陽行”等重大主題策劃新聞報道,讓紅色老區、綠色生態、電商物流、文化發展等信陽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個新聞熱點成為新聞熱詞,提升了信陽的城市知名度和對外影響力,凸顯了地方主流媒體無可替代的作用。
一、圍繞大局樹立風范發揮主流媒體輿論引導作用
發揮主流媒體作用,引領思想服務大局,范敬宜說過,“撰寫精品稿件的條件,關鍵是要抓,也就是精心組織”,信陽報業在內外兼修的同時,對內凝聚“信陽力量”,對外塑造“信陽形象”。正面宣傳有聲勢、服務發展有力度、輿論引導有成效、自身建設有亮點,為信陽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和創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
信陽是河南的“南大門”,緊鄰湖北重點疫情地區,新冠肺炎防控任務重、壓力大。為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有關精神和普及疫情防控知識,信陽報業策劃推出“打贏防控阻擊戰守好中原南大門”系列報道,該系列報道從一線救治、社區防控、黨員先鋒、服務群眾、社會支援、有序復工等幾個方面,通過對各級黨委、政府一系列疫情防控舉措的深入解讀,挖掘干群一心、團結奮斗的戰“疫”故事,充分發揮服務大局的輿論引導力,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其中《一線救治爭分奪秒》體現了戰“疫”打響以來,信陽整合醫療資源,爭分奪秒救治病患,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社區防控織密筑牢》反映了信陽發揮網格化管理作用,真正把疫情防控防線織密筑牢。《黨員先鋒戰斗在前》展示了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服務群眾細致入微》從回應好群眾關切、疏導好群眾情緒、服務好群眾需求入手,進一步凝聚群眾力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描述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凝聚力。《有序復工重啟動能》寫出了疫情末期,信陽陸續迎來復工復產,重啟被疫情打斷的經濟社會發展動能。
“打贏防控阻擊戰守好中原南大門”系列報道體現了信陽人民嚴陣以待、同舟共濟、群防群控、眾志成城的信心和決心,經信陽報業全媒體平臺推出后,得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2015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為大別山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信陽報業于次年4月,組織了大別山地區黨報“精準扶貧看信陽”采訪活動。《規劃》所涉及地市的黨報及其所屬的晚報、新聞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等38家媒體機構共同發起組建了大別山革命老區黨報社長(總編)聯席會議,參與聯席會議的各媒體攜手為老區振興發展鼓呼吶喊、助威添彩。實現大別山革命老區黨報“資源共享、信息發布、策劃互動、互利共贏”的宣傳大格局。
信陽毛尖是信陽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為展示信陽茶業發展現狀,關注信陽毛尖品牌建設,2015年3月,由信陽報業組織的“百年榮光·信陽百家茶鄉(茶企)百日行”大型主題報道活動啟動,通過大篇幅的宣傳報道,更多人了解了信陽茶文化,使信陽茶旅游資源吸引了更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有效貢獻。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信陽報業積極策劃“大別山抗戰記憶”主題宣傳,組織精干的采編隊伍,奔赴相關縣區,深入基層采訪當年的新四軍和抗戰老兵、尋找信陽抗戰戰場遺址、挖掘留存的老照片和烽火家書等抗戰時期的故事,發掘新時期身邊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人和事,傳播正能量。該系列報道很好地宣傳和推介了信陽的紅色文化。
二、放大傳播提高意識拓寬報業協作共贏之路
圍繞重大題材的大型異地報紙聯合采風行動,在全國范圍內整合同質新聞資源,提升報紙的品牌影響力,可以有效贏得讀者并能給地方帶來社會效益。信陽深刻意識到:要運用好信陽革命老區的區位、生態環境及茶產業等優勢,尋找同質化新聞區間并與周邊地市合作,變“獨自走”為“一起走”,這樣才能在關鍵處、要害處下功夫,以服務中心大局。
2014年4月至6月,信陽報業與中國報業協會聯合,舉辦了主題為“紅城新貌老區蝶變”的“全國百家黨報社長總編看信陽”采訪活動,組織全國100家黨報的社長、總編和記者來到信陽,對信陽的發展變化和資源優勢進行一次集中宣傳和展示。短短兩個多月,《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等103家中央級、省級、市級黨報,在各報顯著位置和新媒體平臺刊發反映信陽成就的消息、通訊、述評、特寫、圖片、評論等優秀深度稿件120多篇(幅)。與會記者對信陽市積極探索產業集聚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茶產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成效給予了重點關注,不惜筆墨和版面突出報道。
2016年5月,由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中共信陽市委宣傳部主辦,信陽報業承辦的全國晚報社長總編信陽行“走轉改”采訪活動即為此思維的進一步延伸,活動后的一周內,《走進信陽記錄變遷作別老區深情祝福》《大山有別水佳為淮》《期待信陽毛尖香飄廈門》等一篇篇飽含激情而又充滿理性、反映信陽改革發展新貌的新聞報道刊登在《溫州晚報》《西安晚報》《廈門晚報》等幾十家地市級黨報和各大網站顯著位置,報道角度獨到,篇篇精彩。一時間,形成一次全國晚報集中宣傳老區信陽的強大沖擊波。
三、增強融合創新形式形成重大主題報道的合力
新時代下,信陽報業積極探索媒體融合之道,夯實基礎,整合資源,挖掘潛力,通過多元化傳播渠道,實現了報紙和移動端媒體(微博、微信、微視、客戶端、網站、手機報等)的全面融合,實現了新聞的多元化多渠道傳播,形成了報道合力。
目前,信陽報業建立了網站、手機報、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矩陣,并多次在大型主題報道中發揮重大的重用。在“全國百家黨報社長、總編看信陽”采訪活動,“忠骨有處尋?親人今安在——為抗美援朝烈士尋親”;“百年榮光——信陽百家茶企(茶鄉)百日行”等大型主題采訪報道活動,均利用網站、微信、微博、APP等進行了立體化、多元化的融合報道。
例如:為紀念抗美援朝65周年,信陽報業于啟動了“忠骨有處尋?親人今安在——為抗美援朝烈士尋親”公益活動暨大型主題報道宣傳活動。《信陽日報》開設了專欄,《信陽晚報》開辟了系列專版,信陽日報新媒體開設了專題,在微信、微博、網站以及客戶端,全方位、多側面、立體化全程報道了尋親活動和最新尋親進展情況,不少網友和讀者主動提供有關尋親信息。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信陽報業舉辦了“大別山抗戰記憶”大型主題采訪報道活動。在《信陽日報》《信陽晚報》上開辟專欄,或記述抗戰老兵追溯,或請烈士親朋回憶,配圖刊登,文圖相映生輝。并通過新媒體,產生了極大的媒體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大別山革命老區黨報“精準扶貧看信陽”采訪活動中,新媒體平臺結合網民的特點,通過自采和選取《信陽日報》和《信陽晚報》上刊登的消息,對整個主題采訪活動進行了全景式的動態專題報道,滿足了廣大信陽網民的閱讀需求。
信陽報業多次在大型主題報道時,利用新媒體平臺,將新聞內容快速化、圖表化、視覺化,大大提升了傳播力,也使得主題報道擴大了主流媒體的影響張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2.
[2]范敬宜.總編輯手記[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176.
[3]李廣西.鞏固“四力”黨報需要“三個下功夫”[J].新聞戰線,2019(5上):113.
【作者簡介】趙恩峰,信陽晚報社社長、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