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雯 葉偉亮 劉志泉 李交 陳永飛 于艷濤


【摘要】 目的:探究順德地區無償獻血人群開展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20年
2月順德地區無償獻血者25 029例,利用全自動凝聚胺微板法對其實施不規則抗體篩查,利用試劑譜抗體鑒定及效價測定細胞陽性標本。分析不規則抗體的檢出情況。結果:本研究中的25 029例樣本中,篩查出7例不規則抗體,其檢出率為0.028%,另外規則抗體為25 022例,其檢出率為99.972%;本研究中16 241例男性進行不規則抗體檢查,其中檢出的不規則抗體為4例,檢出率為0.025%;8788例女性進行不規則抗體檢查,其中檢出不規則的抗體為3例,檢出率為0.034%;女性無償獻血者中不規則抗體的陽性率與男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7例不規則抗體中,IgG型1例,IgM型抗體6例,其中1例抗-D,2例抗-M,冷抗體4例。結論:隨著輸血醫學技術的不斷革新,對血型鑒定和抗體篩查成為臨床輸血中的必備部分。對順德地區無償獻血者實施不規則抗體的檢查,能夠清楚認識到機體內不規則抗體所存在的頻率、類型以及特異性、效價,能夠促進電子交叉配血的實行,同時為順德地區臨床輸血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持,保障了臨床用血安全、有效和及時的特性,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無償獻血人群 不規則抗體 篩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ults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among free blood donors in Shunde area. Method: A total of 25 029 free blood donors in Shunde area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20 were selected. It was screened for irregular antibodies by automatic polyamine microplate method. The positive samples were identified by reagent spectrum antibody and titer. The detection of irregular antibody was analyzed. Result: Among the 25 029 samples in this study, 7 irregular antibodies were screened,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0.028%, in addition, 25 022 cases were regular antibody, the detection rate was 99.972%. In this study, 16 241 mal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for irregular antibodies, 4 of them were irregular antibodie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0.025%. 8,788 women were examined for irregular antibodies, 3 of them were irregular antibodies, the detection rate was 0.034%. 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in female unpaid blood donors w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ma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mong 7 cases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1 case of IgG type and 6 cases of IgM type antibody, including 1 case of anti-D, 2 cases of anti-M and 4 cases of cold antibody. Conclusion: With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transfusion medical technology,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antibody screening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Irregular antibody tests are carried out on blood donors in Shunde area, it can clearly recognize the frequency, type, specificity and titer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the body,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cross matching, provide real data support for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in Shunde area, and ensure the safety, effectiveness and timeliness of clinical blood us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Free blood donors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Central Blood Station, Foshan 5283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18.016
采供血機構及時且有效地向臨床治療提供足夠的血液制品,從而保障臨床用血的正常運行,因為臨床用血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輸血的安全和血液的質量成為比較重要的部分,近幾年因不規則抗體造成臨床輸血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被著重關注[1]。不規則抗體是指除抗-A、抗-B之外的其他血型抗體。研究表明,不規則抗體是因為人體遭受到相應抗原類似物質的免疫進行刺激后形成的[2]。在健康獻血者中也極有可能產生不規則抗體,為預防臨床輸血所用的血漿中存在不規則抗體,造成交叉配血出現不相合的情況,本文對2018年2月-2020年2月順德地區的標本實施不規則抗體篩檢,對呈陽性的標本利用譜細胞實施抗體特異性鑒定以及效價檢測,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順德地區無償獻血者25 029例,其中男16 241例,女8 788例;年齡19~61歲,平均(40.0±1.5)歲,均實施血漿不規則抗體篩查。
1.2 方法
1.2.1 儀器和試劑 由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長春博德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篩選細胞,由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匈牙利REAGENS公司提供的譜細胞,由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陽性對照IgG抗D試劑,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研究的凝聚胺試劑盒,西班牙Grifols公司、DianaGel提供的微柱凝膠抗人球蛋白卡,由Hamilton公司生產的Star全自動加樣儀,所使用的型號為TITRAMAX 101的震蕩儀由德國Heidolph公司生產,Tecan Sunrise全自動酶標儀由瑞士帝肯公司生產,所使用的型號為ROTINA 35R平板離心機由德國Hettich公司生產,日本久保田公司生產的型號為KA-2200的離心機,西班牙Grifols公司提供的戴愛娜手工卡式血型/配型系統以及浙江拱東提供的96孔U型板[3]。
1.2.2 檢測方法 (1)篩選不規則抗體:將待檢血漿和相關試劑依據設置加入96孔U型板中,每板將IgG抗D試劑為8孔陽性對照。將50 μL的血漿和20 μL篩選細胞以及150 μL IM,在此基礎上加入50 μL的凝聚胺溶液,通過震蕩將其混勻,利用1 000 r/min的離心機將上清液從血漿中分離出來,震蕩頻率為7檔/min,依據是否出現凝集現象判定上述步驟是否有效,隨后加入50 μL的重新懸浮液,震蕩頻率仍為7檔/min,由全自動酶標儀對結果進行判讀。出現凝集現象是陽性標本[4]。(2)鑒定不規則抗體:利用譜細胞使用試管法及微柱凝膠法對不規則抗體篩選陽性的樣本實施特異性鑒定[5]。(3)測定抗體效價:倍比稀釋已鑒定完抗體特異性的樣本,利用微柱凝膠法對抗體效價進行測定[6]。
1.3 觀察指標 (1)分析不規則抗體的檢出情況。(2)分析不同性別不規則抗體檢出情況。(3)分析不規則抗體的特異性、類型、效價。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規則抗體的檢出情況分析 經過上述儀器和試劑的篩選和鑒定,本研究中的25 029例樣本中,篩查出7例不規則抗體,其檢出率為0.028%(7/25 029),另外規則抗體為25 022例,其檢出率為99.972%(25 022/25 029)。
2.2 不同性別不規則抗體檢出情況分析 女性無償獻血者中不規則抗體的陽性率與男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字2=1.258,P>0.05),見表1。
2.3 不規則抗體的效價、類型、特異性分析 最終的鑒定結果表明,7例不規則抗體中,IgG型1例,IgM型抗體6例,其中1例抗-D,2例抗-M。4例冷抗體,以上抗體效價均<8。見表2。
3 討論
在歐美地區等多個發達國家中,普遍采用紅細胞對獻血者體內的不規則抗體進行篩選,中國香港、臺灣等地區的采供血機構在進行常規篩查時,將不規則抗體篩選作為項目[7]。對世界上不同地區的無償獻血人群進行不規則抗體檢查,其檢出率存在一定的不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為不同地區、不同人種人群存在的血型系統差異[8]?,F階段,國內尚未形成統一且規范的篩查規范,因此未對獻血者必須接受不規則抗體篩查進行強制要求[9]。但隨著醫學技術中檢測技術的持續革新,因不規則抗體造成不良的臨床輸血事故越來越多,同時醫學界對不良的臨床輸血的關注、引入電子交叉配血理念等多種因素,使得采血站的醫生提高了對獻血者實施不規則抗體篩選的重視程度[10]?,F階段,東莞、武漢和杭州以及廣州等多個地區都對獻血者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的活動,同時依據臨床實踐獲得的有關數據進行報道[11]。
輸血在臨床救治危重患者的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血站應該保證所提供的血液制品安全且有效[12]。近幾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輸血技術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同時臨床上血型鑒定試劑具有極高的敏感度。目前,已經很少發生因弄錯血型造成臨床救治期間出現溶血性輸血反應,但除ABO血型外,其他血型系統極有可能存在不規則抗體,其極易造成不良的臨床輸血反應。依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有關統計,因不良輸血反應造成的死亡患者中,因溶血性輸血反應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55.5%,其中因為不規則抗體造成的占14.0%[13]。如果將包含不規則抗體陽性的血液向血液中存在紅細胞抗原的患者輸入,抗原抗體馬上出現免疫反應,在此基礎上加入補體,使得患者體內的紅細胞出現嚴重的溶血現象,從而形成溶血性輸血反應,病情嚴重時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極大的威脅[14]。不規則抗體分為兩種類型,主要是IgM型以及IgG型。其中IgM型不規則抗體通過一定濃度的鹽水,能夠與對應的紅細胞進行直接連接,使其產生凝集現象,這種現象比較明顯,肉眼均可見;而IgG型抗體通過鹽水并不會出現凝集現象,只能致敏相應抗原的紅細胞,其檢驗利用酶法、低離子強度溶液法和抗人球蛋白法以及聚凝胺法、凝膠法等多種方法和先進的血型血清學技術進行實現[15]。
本研究中主要利用全自動凝聚胺微板法對2018年2月-2020年2月順德地區無償獻血者實施抗體篩查項目,結果顯示,本研究中的25 029例樣本中,篩查出7例不規則抗體,其檢出率為0.028%,另外規則抗體為25 022例,其檢出率為99.972%。7例不規則抗體中,IgG型1例,IgM型抗體6例,其中1例抗-D,2例抗-M。4例冷抗體。研究可知,IgG型抗體一般在造成臨床輸血反應發生的抗體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在本文的研究中,所檢查出的IgG型抗體效價均小于8,所以其臨床上免疫性溶血反應的出現率極低。其他不規則抗體權屬于IgM型,具有比較低的抗體效價,主要是在4~8??贵w能夠在4~20 ℃的溫度下與紅細胞膜抗原相互結合,極易對臨床的血型鑒定以及交叉配血等操作產生消極的影響[16]。IgM型抗體是一種天然抗體,IgG型抗體一般是利用輸血、器官移植等多種免疫刺激方式形成的,據相關報道可知,每進行一次臨床輸血,其抗體的形成率占4%,大部分抗體普遍形成于輸血1~2次后[17]。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中16 241例男性進行不規則抗體檢查,其中檢出的不規則抗體為4例,檢出率為0.025%;8 788例女性進行不規則抗體檢查,其中檢出不規則的抗體為3例,檢出率為0.034%;女性無償獻血者中不規則抗體的陽性率與男性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的資料報道,IgG型抗體的產生與女性個體特有的妊娠等免疫刺激具有密切的關系,但因為獻血者在獻血時所登記的一般資料中未記錄妊娠狀況,所以本研究并未對妊娠狀況和IgG型抗體的形成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研究分析。而IgM型抗體呈現陽性差異的形成原因仍未明晰,相關權威研究顯示,其與自身的性激素調節身體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相關性[18]。女性獻血者所獻出的血漿,其輸入對象為特殊患者,包括麻醉患者、老人或者兒童等,應該進行不規則抗體篩查。通過對其進行特異性鑒定,本研究表明所檢測出的不規則抗體普遍存在于Rh、P、MN、Lewis等四類血型系統中[19]。本研究結果顯示,2例抗-M,1例抗-D,冷抗體4例。與世界上其他地區具有一定的差異性[20],其說明不同地區、不同人種的獻血者的特異性具有一定的差異。
綜上所述,隨著現階段輸血醫學技術的不斷革新,對血型鑒定和抗體篩查成為臨床輸血中的必備部分。對順德地區無償獻血者實施不規則抗體的檢查,能夠清楚認識到機體內不規則抗體所存在的頻率、類型以及特異性、效價,能夠促進電子交叉配血的實行,同時為順德地區臨床輸血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持,保障了臨床用血安全、有效和及時的特性,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秦華,程菲,朱梅,等.擬輸血患者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6):560-564.
[2]吳繼博,馬峰,岳彥偉,等.不規則抗體篩查陽性患者輸血策略的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8,31(8):831-833.
[3] Makroo R N,Rajput S,Agarwal S,et al.Prevalence of irregular red cell antibody in healthy blood donors attending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North India[J].Asian J Transfus Sci,2018,12(1):17-20.
[4]趙俊鵬,常樂,郭飛,等.無償獻血者中HIV陽性者的病毒載量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3):217-221.
[5]李丹,曲浩魁,楊世明,等.血液高效價冷凝集素和不規則抗體對輸血相容性檢測的影響及對策[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9,35(3):262-265.
[6] Panaiotova J,Tokunaka M,Krajewska K,et al.Screening for morbidly adherent placenta in early pregnancy[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9,53(1):101-106.
[7]劉自強,何屹,林嬌雅,等.兩種不規則抗體篩選紅細胞試劑盒在Ortho抗球蛋白系統中的運用比較[J].中國輸血雜志,2018,31(6):616-619.
[8]許亞莉,吳繼博,徐華,等.多中心聯合篩查紅細胞血型不規則抗體的大數據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8,31(8):823-825.
[9] Phizackerley D.AF screening: who is calling the tune?[J].Drug and Therapeutics Bulletin,2018,56(10):112.
[10]趙會丹,楊乾坤,趙先蘭.母兒P1Pk血型不合致反復死胎一例[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9,54(7):488-489.
[11]徐寧,張勇萍,楊世明,等.獻血員直接抗球蛋白試驗及不規則抗體陽性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8,34(1):75-77.
[12] Pillsworth T J,Haver V M,Abrass C K,et al.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from non-renal hematuria by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erythrocytes in urine[J].Clinical Chemistry,1987,33(10):1791-1795.
[13]周新鳳,魏志梅,周成宇,等.順德地區不同性別人群的肝癌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9,23(2):129-133,139.
[14]賀志軍,周遠青,馮影豪,等.廣東順德地區孕產婦人群地中海貧血基因診斷及血液學特征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9,35(13):2171-2174.
[15] Collongues N,Samama B,Schmidt-Mutter C,et al.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normative dataset for intraepidermal nerve fibers using skin biopsy[J].PLoS One,2018,13(1):191614.
[16]丁國偉,葉少東,黑發欣,等.2016-2017年中國丙型肝炎哨點監測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9,40(1):41-45.
[17]劉澤民,陳少彬,陳慶愷,等.2種檢測模式及不同獻血次數對獻血者血液HIV項目檢測后殘余風險的影響[J].中國輸血雜志,2019,32(6):585-587.
[18]高楠,黃力勤,王瑞,等.2種梅毒螺旋體抗體酶聯免疫吸附試劑性能評價[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8,26(3):905-910.
[19]曹麗妍,董曉天,楊世明,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抗球蛋白試驗陽性對ABO和Rh血型鑒定的干擾及其處理方法[J].細胞與分子免疫學雜志,2018,34(3):260-263.
[20]林奕斌,霍寶鋒,馮矞.韶關市獻血人群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的感染分布情況調查與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9,16(14):66-68.
(收稿日期:2020-04-21) (本文編輯:姬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