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萬泰 葉家春
【摘 ?要】核桃營養豐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山陽縣地處中國秦嶺南麓,山多、雨水少、光照足。核桃栽培歷史悠久,其果大,種仁飽滿,口感油香滑潤。是商洛地區的“四大優勢”產業之一。發展以核桃為主的林果產業,也是實現幫扶地區農民脫貧脫困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山陽縣核桃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同時由于機械化程度不高,果農采取傳統的“掠青堆捂”采摘方法以及核桃采收后分級、篩選、洗果、消毒、出蠟、包裝等環節缺失機械化,制約了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發展核桃產業,突出科技帶動、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良種化栽培、標準化管理、機械化生產加工等一系列技術、政策配套,通過行政、市場、科技力量的有機結合,必將解放更多的農村勞動生產率、幫扶地區農民脫貧脫困。
【關鍵詞】核桃;產業發展;機械化配套;扶貧脫困
1.山陽縣核桃生產基本現狀
山陽核桃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1997年原商洛地委、行署把核桃作為全區的“四大優勢”產業之一來發展,2002年市委又明確提出了“發展以核桃、板栗為主的林果產業,實現產業興市、產業強市”的戰略目標, 2009年商洛市委、市政府將洛南、商州、山陽、丹鳳列為重點發展核桃生產的產業帶。幾年來經過積極組織實施,山陽縣林果生產有了長足發展,并已形成了一批核桃路、核桃村、核桃鄉。2013年國家批準對“山陽核桃”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目前山陽縣核桃面積發展到64.8萬畝,遍布18個街鎮,核桃產量約2.4萬噸,核桃重點產區農民人均核桃收入近2000元,核桃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民脫貧脫困和農村發展的支柱產業。
2.目前核桃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核桃生產在病蟲害防治、脫青皮、烘干關鍵環節上,機械化技術措施跟不上,造成核桃黑斑病、霉變、爛仁,成果損失率大,影響產業的發展。
(2)由于缺乏機械化去皮措施,山陽縣核桃產區果農采取“掠青堆捂”方法,為保脫凈率而早采。因此果實成熟度低,質量和外觀欠佳。面對人們對產品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勢必影響了本地核桃在干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核桃采收后分級、篩選、洗果、消毒、出蠟、包裝等流水線作業設施及工藝處理和藝術包裝等外觀增值的機械化技術措施跟不上,影響核桃外觀質量、降低了商業品質。
3.核桃生產加工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對策和建議
核桃生產屬于長效產業,不僅能增加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脫困,而且能改善生態環境,促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核桃從種植(植保、除草、整枝剪枝)到收獲,加工(分級、清洗、烘干、剝殼)產品銷售整個過程時間較長,其勞動強度大,時間集中,品質要求高,僅靠傳統的種植加工方式,勢必很難提高果品質量。如果不采用機械化配套技術降低勞動強度,解決與農業爭勞的矛盾,則不利于產業鏈的形成與可持續發展。因此,提高核桃果品的產量和質量,降低果業生產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核桃生產加工過程實現機械化是擴大發展核桃優勢產業的必經之路,也是廣大種植戶的殷切希望。
核桃生產加工過程比較復雜,要提高機械使用程度與技術含量,必須走推廣應用與科研開發并舉的道路,要從推廣和研制質優、價廉、先進適用的新機具、新技術滿足核桃生產工藝要求,要從先易后難入手,優先解決核桃種植加工的關鍵環節技術難題。
(1)積極引進推廣核桃病蟲害防治機械化新技術。一是引進推廣高揚程、低能耗機動彌霧機,解決普通的小噴霧機、噴霧器因大齡核桃樹高、冠大達不到防治效果,提高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擴大防治面積,減少病蟲害損失;二是引進推廣太陽能殺蟲燈,實行物理殺蟲,減少農藥使用量,達到綠色環保之目的。
(2)大量引進推廣小型核桃脫青皮機械化加工新機具。采用機械脫青皮技術即可延長核桃生長期,又可解決“掠青堆捂”的過早采摘問題,其功效是人工的10倍。要提高群眾使用機械的積極性以及使用面,通過農機購置補貼與政府的適當投入,提高脫皮過程的機械化程度,以此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減少因脫皮晾曬不及時,堆捂時間長而造成的霉變損失,達節本增效目的。
(3)適時引進開發核桃烘干機械化新技術。通過引進開發核桃烘干機械化技術,盡快替代傳統的自然干燥辦法,縮短干燥時間,以解決因陰雨干燥不及時,造成果仁霉變,使核桃品質等級下降,給果農帶來的經濟損失,以達到提高品質,增加產值。
(4)加快引進大中小核桃剝殼機械,通過政府補貼向一家一戶的家庭種植戶推廣小型核桃剝殼機械;向規模種植的農場、果圃、核桃加工廠推廣引進大中型核桃剝殼機械;以提高核桃剝殼效率和果仁產量、質量,同時減輕農民勞動強度、延長核桃產業鏈條,為地區核桃深加工產品如:核桃軟糖、核桃露、核桃粉、琥珀核桃、核桃油的生產等提供良好條件,使地區核桃增值、農民增收。
隨著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在核桃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必將促進該產業的又快又好發展。而產業的發展,又可為農業機械提供更好的服務空間,同時為山區農機化提供了發展方向,達到依機促業,以業促機之目的。建議政府在加大對核桃產業投資扶持中增加對農機技術推廣服務領域的資金支持,以確保農機推廣工作的政策開展,使更多的農機新技術、新機具應用于核桃產業,以提高核桃種植加工機械化生產水平。
發展核桃產業,突出科技帶動、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良種化栽培、標準化管理、機械化生產加工等一系列技術、政策配套,通過行政、市場、科技力量的有機結合,必將解放更多的農村勞動生產率、幫扶地區農民脫貧脫困、使我縣核桃產業發展在不遠的將來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