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翌



【摘 ?要】在課題輕骨料保溫復合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施工技術研究中概述了材料組成到結構體系設計、吊裝施工的整體流程。本文論述輕骨料預制保溫剪力墻體體系與現澆保溫剪力墻體系施工工藝的對比,為現場保溫剪力墻體系施工提供借鑒。
【關鍵詞】現澆剪力墻;預制剪力墻;輕骨料;保溫
引言
隨著建筑業發展進程的加快,新型結構體系不斷涌現,高層及超高層建筑日益增多,高層建筑剪力墻結構傳力較均勻,側向剛度大,震害程度表現輕微,體現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鑒于課題《輕骨料保溫復合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施工技術研究》的輕骨料保溫復合剪力墻體系,本文提出了對輕骨料預制保溫剪力墻體體系與現澆保溫剪力墻體系施工工藝進行對比,分析兩者實際施工過程的控制要點及各自體系的優點。
1.工藝原理對比
現澆保溫剪力墻體系通過計算墻砌體容重確定現澆混凝土夾芯墻中聚苯板厚度,保持結構主體荷載不變。在傳統鋼筋混凝土墻體中加入聚苯板澆筑,形成復合墻體。輕骨料預制保溫剪力墻體系通過深化設計,在預制構件工廠生產,現場吊裝施工。
2.預制保溫剪力墻現場施工技術
2.1運輸和現場存放
運輸車輛應設有專用構件豎向放置鋼架,使構件相隔一定的距離,保證構件完整性,采用豎向立式運輸,保證運輸過程整體穩定。
構件運送到現場后應由現場人員檢查驗收,無誤后填寫驗收表,構件堆放場地應事先規劃,盡量放置在起吊設備覆蓋范圍內,減少二次倒運,提升吊裝效率,節省運輸成本。構件堆放場地應平整有排水設施,保證不同堆放架間隔合適的距離。在組件底部墊方木保護成品墻體,構件堆放應滿足穩定性要求。
2.2吊裝準備
測量放線:根據PC深化定位圖放線,并用全站儀復核。
豎向鋼筋調整:根據圖紙對豎向鋼筋進行復核,避免吊裝過程中出現豎向鋼筋與預制墻板上預留鋼筋碰撞或由于位置偏差導致無法與預制墻板預留鋼筋連接。
標高控制準備工作:在預制墻板內側彈出建筑1m標高線,在構件安裝的角部位置放置墊塊并調整好各墊塊的標高,標高按結構面標高+20mm計算。
2.3預制保溫剪力墻吊裝
施工面清理:將下部墻板上表面及預留鋼筋表面清理干凈。
墻板起吊:采用多功能扁擔鋼梁吊裝,鋼絲繩用可調節鋼扣和墻板上的預留剛吊環連接,起吊到距離地面500mm高時檢查吊掛是否穩固,無誤后吊裝至安裝作業面上方500mm處,施工人員用牽引繩控制墻板,將板拉住并調整板至水平位置。
墻板落位:在預制墻板下落時,用鋼管調節至樓層彈線位置,通過L型槽鋼固定墻板與樓板,在下落過程中將豎向鋼筋伸入板預埋環形筋內。
2.4預制墻板安裝
墻板斜撐安裝:預制墻板吊裝完成后,在預制墻板上安裝斜撐,通過樓層面上的預埋螺栓接頭進行初始調整,然后用可調螺栓進行垂直度精確校驗,再利用可調節螺栓進行垂直度精準校正。
灌漿:預制墻板調整到位進行灌漿,開始前應對灌漿面灑水濕潤但不得有積水,灌漿應從下方灌漿孔灌入,分區交叉進行,待灌漿料從上部孔洞溢流冒出時表示預制板底部縫隙已灌滿。
3.現澆保溫剪力墻現場施工技術
(1)施工準備。施工前保證各類材料已經進場并通過驗收,施工方案審批完成。
(2)綁扎鋼筋。對原圖紙深化設計,根據深化設計圖填充墻位置綁扎雙排鋼筋,符合規范要求。
(3)安裝聚苯板。在剪力墻中間安裝70mm厚保溫板。先在構造墻中鋼筋網片綁扎定位鋼絲,定位鋼絲從一側固定穿過聚苯板后在另一側固定,中間加上定位鐵片,防止混凝土澆筑振搗過程聚苯板偏位。
(4)搭設模板。鋼筋綁扎完畢并驗收完成后,安裝模板,保證拉螺桿穿過保溫板,起到對保溫板的固定作用,防止保溫板移位,然后安裝背楞完成模板搭設。
(5)澆筑混凝土。剪力墻中兩側混凝土與中間聚苯板同時澆筑,嚴格控制兩側混凝土澆筑高差,混凝土振搗過程中兩側同時均勻振搗,防止聚苯板偏位,避免長時間振搗一側。
墻身混凝土控制水灰比,澆筑過程嚴禁加水,可適當加入早強劑、引氣劑及減水劑,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6)拆模養護。混凝土澆筑打到規定時間后可拆除墻板模板。在拆除過程不得硬砸猛撬,損壞混凝土結構。模板拆除后及時對墻體灑水養護,按要求檢測混凝土強度。
4.結語
本文論述了輕骨料預制保溫剪力墻體體系與現澆保溫剪力墻體系施工工藝,通過對比發現:
采用輕骨料混凝土預制剪力墻,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結構自重,提升墻體保溫性能,減少能源損耗,加快施工進度,提升預制率。采用全現澆混凝土夾心墻成型好,抗滲效果佳,提高外墻穿插施工效果,提升結構整體性。兩者體系又同時避免了砌體外墻易滲漏、整體性差、二次施工等常見問題。
參考文獻
[1]王鈞,唐付林,文慧,李婷.輕骨料混凝土預制預應力空心板受力性能試驗與分析[J]. 建筑結構. 2017(10)
[2]趙亮,吳瑞春,杜紅凱,陳俊杰. 預制輕骨料混凝土空心結構墻板熱工性能試驗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 2017(05)
課題名稱:輕骨料保溫復合剪力墻結構體系的施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