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哲,楊惠嫻,翟玉霞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超聲科,廣東 汕頭 515041)
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兩者癥狀相似,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延誤了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多數前列腺癌患者確診時就已發生遠處轉移[1]。雖然早期前列腺癌的10年生存率較高,但一旦發生遠處轉移,其預后普遍不佳[2]。聲觸診組織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彈性成像技術,已應用于肝臟、腎臟疾病的診斷[3-5],而關于前列腺疾病的診斷較少。前列腺組織發生病變時其腺體組織會出現不同的病理改變,其彈性也會隨之變化。本研究旨在探討VTQ技術診斷前列腺良惡性病變的有效性及應用價值。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住院并經活檢或手術病理確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及健康對照者共60例,年齡>50歲,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組21例,前列腺癌組19例,健康對照組20例。排除標準:(1)不能配合檢查要求;(2)既往已行前列腺電切術;(3)確診前列腺癌已行內分泌治療;(4)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3組受檢者年齡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所有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圖1 VTQ測量圖
采用西門子ACUSON S2000彩超儀,配備有VTQ技術,配置C1-4凸陣探頭。檢查時受試者取仰臥位,首先應用常規超聲觀察前列腺形態,測量前列腺體積,探查內部回聲,判斷有無結節并記錄結節位置及大小等情況,觀察前列腺血流情況。然后啟動VTQ成像模式,受試者取膀胱截石位,經會陰部對前列腺內、外腺區域進行VTQ測量。于最大橫截面設置彈性取樣框選定感興趣區(大小1.0 cm×0.5 cm),深度<8 cm,共采集8個取樣點(內腺區域4個,外腺區域4個)進行VTQ測量。感興趣區盡量避開前列腺內較大鈣化灶及無回聲區,若發現結節灶需單獨對結節灶進行VTQ測量。同一部位至少重復5次,去掉最大值與最小值,再取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受試者均成功測得前列腺內、外腺區域VTQ值(圖1)。前列腺癌組外腺區域的VTQ值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組及健康對照組外腺區域的VTQ值,前列腺增生組內腺區域VTQ值明顯高于前列腺癌組及健康對照組內腺區域VTQ值,均P<0.01,見表1。
表1 健康對照組、前列腺增生組及前列腺癌組VTQ值比較(±s,m/s)

表1 健康對照組、前列腺增生組及前列腺癌組VTQ值比較(±s,m/s)
1):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0.01;2):與前列腺癌組比較,P<0.01;3):與前列腺增生組比較,P<0.01.
組別健康對照組前列腺增生組前列腺癌組例數20 21 19內腺區域VTQ值1.86±0.47 2.32±0.601),2)1.93±0.55外腺區域VTQ值1.84±0.52 1.90±0.57 3.02±0.601),3)
人體不同組織的彈性不同且受病理學影響,不同病理狀態下組織的彈性也不同。自1991年Ophir等[6]提出彈性成像技術后,該技術就迅速發展成為超聲檢查的重要技術之一。聲脈沖輻射力成像技術是一種新興的彈性成像技術,其包括VTQ技術和聲觸診組織成像技術。聲脈沖輻射力成像技術利用聚焦脈沖作用于感興趣區,使其在縱向上產生位移,橫向上產生剪切波,其中縱向位移用聲觸診組織成像技術以灰階表示,屬于定性分析;橫向剪切波用VTQ技術以速度表示,剪切波速度隨組織硬度增加而加快,屬于定量分析。
本研究顯示前列腺癌組外腺區域的VTQ值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組及健康對照組外腺區域的VTQ值,原因可能是前列腺增生主要發生在內腺區域,表現為細胞數量上的增加,其主要呈結節狀生長方式,增生的主要成分有平滑肌、腺上皮及膠原,這也就導致前列腺組織硬度增加。前列腺增生組內腺區域VTQ值明顯高于前列腺癌組及健康對照組內腺區域VTQ值,這可能是由于前列腺癌主要發生在外腺區域,發生前列腺癌時腺體的規律性生長方式消失,失去了正常分葉結構,癌細胞在間質內彌漫性浸潤生長,也可向前列腺周邊侵犯,破壞前列腺包膜,血管密度也明顯增加,使其病變組織的硬度增加。前列腺組織越硬,剪切波速度傳播得越快,VTQ值越高。本研究結果與Miyagawa等[7-9]的研究結果相符。周昀等[10]的研究表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癥狀評分與尿道周圍前列腺組織彈性模量呈顯著正相關,由此可推斷VTQ值的高低可反映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梗阻程度,不過此結論尚需進一步驗證。綜上所述,VTQ技術為前列腺良惡性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了可靠的量化指標,也為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提供了一種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