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帥,王自學,王明松,李 麗
(河鋼集團邯鋼公司 邯寶煉鐵廠,河北 邯鄲 056000)
煤粉穩定均勻地從噴煤罐噴入高爐,有利于穩定高爐操作和高爐爐溫控制,同時可以提高煤粉的燃燒率,降低未燃煤粉的數量。邯寶煉鐵廠兩座高爐采用并罐、雙系列噴煤,由高爐分煤瓶均勻分配煤粉,通過噴煤支管、煤槍噴至風口回旋區。目前遇到以下問題,噴煤罐排氣裝置過濾面積小,瞬間氣體量大,氣孔易堵塞,且裝煤時間較長,進而影響充壓流化時間[1-3]。噴煤罐實際壓力與設定壓力的差值頻繁超過±0.02 MPa,造成罐壓不穩,噴煤速率不均勻。噴煤支管、煤槍堵塞情況經常發生,難以實現每支煤槍均勻噴吹。
改造前高爐噴煤罐的排氣裝置如圖1(a)所示,煤粉倉在頂部,通過下煤管將煤裝入噴吹罐,下煤管從上到下依次安裝下煤粉閥(DN350氣動蝶閥)和進煤閥(DN350氣動半球閥)。兩個閥門之間安裝排氣管,排氣管末端安裝過濾板。裝煤時,氣體可以透過過濾板排出,煤粉則留在管內。上述裝置的缺點如下:過濾板直徑為200 mm,過濾面積(π·r2)為0.031 m2,面積小,瞬間氣體量大,氣孔易堵塞,氣體無法排出。一方面導致裝煤時間延長,裝20 t煤的時間超過5 min,縮短了煤粉的充壓流化時間,影響噴煤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影響噴煤罐稱重,導致設定裝煤量與實際裝煤量不符,時間一長,噴煤罐有噴空,高爐停煤的風險。此外,過濾板、排氣管與下煤管呈90°夾角,煤粉會堆積成“死角”,存在安全隱患。氣體和煤粉反復沖刷排氣管,易磨損漏煤,污染環境。

(a)改造前 (b)改造后圖1 噴煤罐排氣裝置改造前后示意圖
改進后的噴煤罐排氣裝置如圖1(b)所示,由半圓椎體、支撐架、圓環條、濾袋構成。排氣管改造成半圓椎體,直徑為300 mm,高度為150 mm。材質為高錳耐磨鋼,尖頭朝下安裝在下煤管上。濾袋支撐架為碳鋼Q235鍍鋅材質,直徑為133 mm,長度為1 600 mm,上部為網狀形式,下部敞口,與水平呈60°~ 75°夾角,焊接在半圓椎體頂部;支撐架由10根鍍鋅絲環繞制成,從上到下每隔300 mm由同樣材質鍍鋅絲焊接成骨架形式;碳鋼Q235鍍鋅絲直徑為5 mm。濾袋為抗靜電滌綸耐磨材質,直徑為135 mm,長度為1 600 mm,上部封口,下部敞口,安裝在支撐架外部,底部用圓環條固定。
裝煤時,先打開進煤閥,噴煤罐內剩余壓力通過半圓椎體從濾袋卸出,8~10 s后打開下煤閥,噴煤罐裝15~20 t煤粉后,先關閉下煤閥,氣體從針刺氈卸出的同時,煤粉通過半圓椎體耐磨裝置落回噴煤罐,30~40 s后關閉進煤閥,保證煤粉不殘存在半圓錐體內,之后噴煤罐內煤粉開始充壓流化。整個裝煤工序時間為1~1.5 min,大大縮短了裝煤時間,保證了煤粉在罐內的充分流化,為穩定噴吹奠定前提條件。
改造后排氣裝置的過濾面積(π·d·h+πr2)為0.693 m2,是原面積的22.4倍。過濾面積增大,以裝20 t煤粉為例,裝煤時間由5 min以上縮短到1.5~2 min以內。緩慢充壓,煤粉充分流化,保證噴煤的穩定性。高爐風口內進煤量均勻,提高了煤粉的燃燒率,降低了未燃煤粉數量,有利于高爐順行。半圓錐體無任何死角,避免了積煤,保證了噴煤的安全性。半圓錐體采用高錳耐磨鋼,抵制了氣體和煤粉的反復沖刷,避免了污染環境。
改進前的高爐噴煤罐的穩壓裝置如圖2(a)所示,有以下缺點:(1)噴煤罐壓力難以控制,實際壓力與設定壓力的差值頻繁超過±0.02 MPa,罐壓不穩,造成噴煤速率不穩。(2)小放散閥頻繁開關,高壓氣體反復沖擊放散管道,導致管道經常磨漏、漏煤,不僅影響生產,還污染環境。(3)噴煤過程中,實際壓力超過設定壓力0.02 MPa后,小放散開啟,由于小放散管道直徑為100 mm,泄壓太快,導致罐壓下降較快,噴煤速率會瞬間降低。(4) 噴煤過程中,實際壓力小于設定壓力0.02 MPa后,通過增加錐部流化、底部流化進氣量,罐壓升高較快,噴煤速率會瞬間升高。隨著實際壓力升高,超過設定壓力0.02 MPa后,小放散又開啟,反復惡性循環,罐壓、噴煤速率難以穩定。

(a) (b)圖2 噴煤罐穩壓裝置改造前后示意圖
改進后的噴煤罐穩壓裝置如圖2(b)所示,噴煤罐頂部設有大放散管道(φ150 mm)、小放散管道(φ100 mm)、新小放散管道(φ50 mm),并分別安裝氣動半球閥,可以遠程控制。新小放散管道和小放散管道在大放散管道的匯集處安裝耐磨鋼板,半圓環型(瓦狀),長為300 mm,厚度為20 mm,避免高壓氣體反復沖擊大放散管道,導致漏煤,造成環境污染。在噴煤罐中上部安裝穩壓管道(φ100 mm),并安裝穩壓調節閥、穩壓切斷閥。穩壓調節閥采用PID控制,根據實際罐壓和設定罐壓差值的大小,自動調節,使得噴煤罐的實際罐壓維持在設定罐壓±0.005 MPa之間,提高了噴煤速率的穩定性。
噴煤過程中,關閉進煤閥、大放散閥、小放散閥;打開出煤閥、底部流化閥、錐部流化閥、穩壓切斷閥。新小放散閥和穩壓調節閥根據實際罐壓和設定罐壓差值的大小,自動調節。當實際罐壓高于設定罐壓0.005 MPa時,新小放散閥打開,卸壓,待兩者相等時,新小放散閥關閉。當實際罐壓低于設定罐壓0.001 MPa時,穩壓調節閥開度根據差值大小自動調節。實際罐壓小于設定罐壓越大,閥門開度越大,進氣量越大,罐壓升高;實際罐壓接近或等于設定罐壓時,閥門開度越小,進氣量變小,直至開度為零,進氣量為零。
改造后噴煤罐的實際罐壓維持在設定罐壓±0.006 MPa之間,減小了噴煤罐壓力的波動,提高了噴煤速率的穩定性,杜絕了因噴煤速率波動導致高爐減風的情況,為高爐長期穩定順行創造了前提條件。同時,在大放散管道上安裝的耐磨裝置,避免了管道磨漏造成漏煤的情況。穩壓調節閥采用PID調節,新小放散閥、穩壓切斷閥不必頻繁開關,不僅提高了閥門的使用壽命,還降低了高壓氮氣的消耗量,節約了能源。
邯寶煉鐵廠兩座高爐均采用雙系列噴吹,以1#高爐為例,有I、II系列噴吹主管道,每條主管道連接1套分煤瓶,每套分煤瓶有16根支管,對應16支煤槍。改進前的高爐分煤瓶裝置如圖3(a)所示(以1套分煤瓶和1根噴煤支管為例),有以下缺點:(1)噴煤支管、煤槍經常堵塞,導致煤粉無法均勻噴吹至高爐各個風口,造成高爐壓差不穩定,不利于高爐操作。(2)高爐單支煤槍需停煤時,不得不關閉槍門閥,“停煤送風”無法實現。風口回旋區溫度在2000℃以上,長時間關閉槍門閥,導致槍頭變形,再次送煤時會出現磨風口現象。(3)噴煤支管堵塞,必須卸掉金屬軟管處理,操作危險。疏通噴煤支管,無法收集殘存煤粉,污染環境。(4)人工無法及時觀測每支煤槍是否有煤以及噴煤是否均勻,不利于高爐操作的穩定。
改進后的噴煤罐吹堵裝置如圖3(b)所示,在分煤瓶出口的每根支管上安裝吹堵裝置、排污裝置和收集裝置。以1套分煤瓶為例,在分煤瓶支管上安裝16套吹堵裝置,在吹堵支管上依次安裝逆止閥和吹堵閥(DN25 mm),吹堵閥可遠程控制。為保證吹掃效果,同時減小分煤瓶壓力的波動,設定吹掃時間5 s,吹掃間隔400 s,吹掃周期為3.6 h。納入自動化程序后,32個吹堵閥(2套分煤瓶)依次反復進行吹掃。32套監測儀安裝在噴煤支管上,可在線檢測支管是否有煤,達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的目的。在噴煤支管末端和金屬軟管之間安裝三通閥,三通閥由前閥、后閥、反吹閥組成,可在線判斷、并處理堵塞情況。

圖3 高爐分煤瓶吹堵裝置改造前后示意圖
在分煤瓶支管上安裝16套排污裝置,在排污支管(φ25 mm)上安裝排污閥(DN25 mm),16根排污支管匯集到排污主管(φ50 mm)上,排污主管引至風口平臺處。收集裝置由支撐架、濾袋和圓環條構成。支撐架由12根碳鋼Q235鍍鋅絲環繞制成,直徑為195 mm,長度為500 mm,下部為網狀形式,上部敞口。濾袋為抗靜電滌綸耐磨材質,直徑為200 mm,長度為650 mm,下部封口,上部敞口,安裝在濾袋支撐架外部,頂部用圓環條固定在排污主管末端。處理噴煤支管堵塞時,氣體可以通過濾袋排出,煤粉則落在濾袋內部,避免污染環境。
噴煤過程中,打開給煤閥,打開三通閥前閥、后閥,打開槍門閥。關閉吹堵閥、關閉排污閥,關閉反吹閥,煤粉由分煤瓶,經噴煤支管、監測儀、三通閥、金屬軟管、煤槍噴至高爐風口回旋區。自動吹堵程序為:打開吹堵閥,高壓氮氣一部分由噴煤支管進入煤槍,一部分進入分煤瓶,持續5 s,吹掃間隔400 s,吹掃周期為3.6 h,可保證吹通整條噴煤支管,同時分煤瓶壓力變化在±0.005 MPa以內,可避免噴煤速率波動。當高爐需要某支煤槍“停煤送風”時,先打開吹堵閥,再關閉給煤閥,可保證高爐不“燒槍”,不必關槍門閥。
當噴煤支管“堵死”時,先采用“正吹法”,第一步打開吹堵閥,第二步關閉給煤閥,使用高壓氮氣反復進行吹掃操作,噴煤支管通暢后,打開給煤閥,關閉吹堵閥,正常送煤;如若不通,再用“反吹法”,使用排污裝置處理。第一步關閉槍門閥,第二步關閉給煤閥,第三步關閉前閥、打開后閥,第四步,打開排污閥,第五步,打開反吹閥,采用高壓氮氣反向吹掃噴煤支管,煤粉和高壓氣體經排污支管、排污主管,進入收集裝置,氣體可以通過濾袋排出,煤粉則落在濾袋內部,人工排至磨機,重新磨制再利用。處理通噴煤支管后,依次關閉排污閥、反吹閥,打開給煤閥、三通后閥、前閥、槍門閥,將煤粉送至高爐風口回旋區。
通過在分煤瓶出口的每根支管上安裝吹堵裝置,設定自動吹堵程序,可以避免噴煤支管、煤槍經常堵塞的情況,實現均勻穩定地噴煤。高爐需要某支槍停煤時,可實現“停煤送風”。噴煤支管堵塞甚至 “堵死”時,通過排污裝置、三通閥、收集裝置可在線處理,不必卸掉金屬軟管,操作安全,同時也可避免污染環境。
通過對高爐噴煤罐排氣裝置、穩壓裝置的改進,增加了過濾面積,縮短了裝煤時間,減小了噴煤罐壓力的波動,提高了噴煤的穩定性。分煤瓶吹堵裝置的改進,實現了均勻穩定地噴煤,實踐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