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以來,一場“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么干?”的大討論正在江西省南昌市廣泛開展。面對這個時代課題,南昌林業人的奮斗目標是:拿下“國際濕地城市”這份重磅榮譽、這張金字名片。這或許是當下南昌市林業系統對“彰顯省會擔當,我們怎么干”的有力回答。
南昌市擁有濕地面積15.33萬公頃,濕地率為21.3%,濕地保護率為68.02%,“濕地之城”熠熠生輝。據了解,全市濕地率和濕地保護率兩項指標已達到創建標準,特別是在濕地保護率這項指標上達到了滿分標準。
2017年初,國際《濕地公約》履約方國大會首次提出在全球范圍啟動“國際濕地城市”認證。2018年10月25日,我國的哈爾濱、海口、銀川、常德、常熟、東營等城市被評為首批國際濕地城市并授牌,全球共有18座城市獲此殊榮。
南昌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旨在擴大國際影響,改善生態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及社會可持續發展。
南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保護和濕地城市創建工作,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通知要求,根據國際濕地城市的認證體系標準,對南昌市濕地保護與管理進行了評估,對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的可行性進行深入分析,為南昌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提供了科學依據。
南昌市高規格全力推進國際濕地城市申報創建,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南昌市濕地保護委員會及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南昌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南昌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對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的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南昌市林業局作為創建辦認真對照《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暫行辦法》的創建要求,查漏補缺,克服困難,敢于競爭,積極推進。2019年8月30日,省政府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報送《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薦南昌市參與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的函》,在省政府推薦申報的基礎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篩選確定對南昌市進行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提名現場評估。南昌市創建工作于2019年12月8日至10日順利通過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考察評審組專家的現場評估,并得到了考察評審組專家的充分肯定。

艾溪湖

八大山人園景
另一方面,經過國家專家評審會議審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最后批準確定,提名武漢、盤錦、南昌、鹽城、合肥、梁平、濟寧7個城市參與全球國際濕地城市遴選。至此,南昌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工作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創建國際濕地城市,南昌底氣從何而來?
南昌具有資源優勢,自古以來就被譽為“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之地。南昌地處江西中部偏北,贛江、撫河下游,瀕臨我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西南岸。鄱陽湖、撫河及贛江入湖水系形成南昌生態的“核心”和“骨架”。江湖關系的演變史鑄就了南昌城市文明的發展史。這里不僅為百萬候鳥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成為世界聞名的候鳥遷飛網絡節點,讓世界鳥友心馳神往,同樣,這里而且復雜多變的江湖關系也為棲居于此的人們創造了千百年的江湖文化。這里不僅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畫,還有“彭蠡湖民來四方,和諧相處樂安康”的美聞。
近年來,南昌市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現有濕地面積15.33萬公頃,其中湖泊、河流等天然濕地面積13.89萬公頃,濕地率為21.3%,濕地保護率為68.02%。南昌市建立了完善的濕地保護體系,建有國家級保護區3處、長江江豚等省級自然保護區4處、省級重要濕地3處、省級濕地公園2處、縣級自然保護區2處。南昌市還依托象湖、艾溪湖、瑤湖、東湖、梅湖、贛江、撫河等城市內的湖泊河流濕地,建立了28處集市民休閑游憩與濕地保護于一體的城市濕地公園。

天香園——都市候鳥
南昌市依托城市內湖濕地資源和贛江撫河濕地資源,建成了城市濕地公園,作為游客市民們觀光游憩的重要場所。每到候鳥遷徙季節,鄱陽湖的洲灘濕地變成了熱鬧的候鳥客廳,鶴鳴、雁飛、鶯舞、鴨戲的景象蔚為壯觀。
作為省會城市,南昌市積極創建南昌國際濕地城市,打造“東方水城?中國水都?鄱湖明珠”的生態名片,對全市甚至全省濕地資源科學保護與修復、全球水鳥保護以及長江流域綜合管理,都將起到積極帶動和示范作用。鄱陽湖是我國唯一加入世界生命湖泊網的湖泊,具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有著獨特的地位,在長江流域中發揮著水源調節、資源供給和維護生物多樣性重要生態服務功能。作為鄱陽湖生態經濟圈的省會城市、核心城市,南昌轄區內鄱陽湖水域面積占鄱陽湖總面積的三分之一,肩負著建設成為世界性生態文明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經濟示范區的重要使命。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南昌僅鄱陽湖南磯3萬公頃的濕地,就為全球數十萬只水鳥,為全球數量75%以上的東方白鸛和95%以上的白鶴提供了越冬棲息地。肩負著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和保護全球鳥類多樣性的重要使命,南昌市將通過國際濕地城市創建,進一步實現濕地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與管理,以及實現濕地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
南昌市正積極履行濕地公約義務,合理利用境內所有濕地,堅持創建為民、共建共享和開門搞創建,積極推動國際濕地城市創建工作,努力實現城市發展與濕地保護相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升濕地為人類創造的社會福祉,滿足人民對城市美好生活的多方需求,提升城市魅力。

澄碧湖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