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陸小黑
摘 ?要: 學校武術教學是繼承和傳播傳統武術文化的關鍵渠道,隨著西方文化的沖擊,其發展形式不容樂觀。筆者在了解其價值及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對學校武術與武術培訓機構兩種教學模式進行對比,挖掘其利弊,使學校武術教學吸收經驗,以促進學校武術的發展,從而促使傳統武術文化得以廣泛傳承。
關鍵詞: 學校武術;教學;價值
中圖分類號:G623.8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05-00-02
一、學校武術教育的重要性
學校教育就是由專門的教師、設置一定的培養目標及管理制度、在固定的場所給一定數量的學生教授規定的教學內容。正因為幾乎所有青少年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會經過學校的深造,所以說學校教育是文化傳承、推廣的主要路徑。然而,學校武術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它的價值及重要性不容小覷。
1.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在演變過程中汲取儒家、道家、佛家、兵家等中華哲學思想的精華,融合陰陽、太極、五行等學說,充分體現了傳統道德品質、民族精神。基于學校武術教育的特殊性,當仁不讓地承擔起對青少年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重任。
2.武術作為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代表,其本身便是中國本土體育教材,無疑是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容,滿足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體育課程引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豐富教學內容等要求。
3.通過武術教學的過程,可以把蘊藏在中國武術中的傳統文化思想、精神轉化成接受并傳承民族文化的教育,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及正義感,使其內在修養得到升華。
4.對于當代的青少年而言,缺乏鍛煉、心理壓力沉重、虛弱不堪等問題屢見不鮮。可見,學校武術教育融武術鍛煉方法、技擊技巧、武術精神、武術文化于一體,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價值。所以,為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培養中國武術傳統體育文化的接班人,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應當注重學校武術教育的發展。
二、影響武術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
教學效果就是教學所取得的成效。在武術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家長以及大眾對武術教學的看法,間接影響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展。因此,如何使武術充分發揮其價值,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好,成為學校武術以及武術培訓機構教學的最高目的。
1.學校武術的教學對象是學生,學生的認知決定了他們是否愿意開始武術訓練,天賦決定了他們是否可以有較高的武術水平,而興趣是兩者的前提,并決定了學生是否有動力繼續學習。
2.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要素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武術教學的效果。擁有豐富且與時俱進的武術教材內容,對提高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武術概念認知有重要作用。然而,學校武術發展至今仍以武術操、太極拳等套路化內容進行教學,枯燥、單一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喜歡武術,卻不喜歡武術課”的現象出現。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各種活動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總稱。選擇了正確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學習武術的自覺性,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另外,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對于學校武術教學效果也有重要影響。通過教學評價不僅有助于學生自我改善,還能通過大眾的建議提高教學效率。
3.在當下的體育教學中,尤其是武術教學,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已然成為其教學效果最顯著的影響因素。一個專業的武術教師,不僅有利于學生武術正確動作技能的學習,有利于其武術文化概念的形成,還有利于提高家長對武術的認知以及對老師的信任。配備豐富、安全、順應時代發展的武術教學設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安全度和先進度,從而實現武術高效教學。
三、學校武術教學的發展策略
(一)豐富學校武術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體育教學時需適當增加和創新一些武術課教材內容。因此,我們急需豐富學校武術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積極性,拓寬武術文化傳承的范圍。當然,無論是從武術的文化高度還是技術寬度,都可以進行內容的創新。可以根據武術文化博大精深的特點,站在國家高度,以大氣磅礴的理念,切合實際的行動,為青少年灌輸傳統武術文化。總而言之,武術教學的內容應突出其價值,展現其技術,契合中國特色,為學生選擇豐富而實用的知識,為文化傳承提供便捷。
(二)革新學校武術教學方法
武術教學方法是學校武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武術教學方法,首先要打破“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多采用合作式、啟發式、自主式、開放式、小組互動式等現代化教學方法。在進行創新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時,要注意與傳統模式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做好“領路人”的角色,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提高教學效果。現代化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得到答案;通過小組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團結合作精神。這種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單一重復的“教”“學”模式,簡化進攻與防守的動作,組合成簡單的小游戲,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武術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三)優化武術教學場地器材
必備的武術教學場地和專業器材是學校武術教育完成的首要保證,根據青少年身心特點來制定如充氣沙袋、塑料標志桶、跨欄架等教學輔助設備,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另外,訓練器材的質量安全是保證學生訓練安全必不可缺的條件,在此基礎上突出對場地武術文化環境的營造,因為好的武術文化環境對學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與感染作用。當代學校武術教育對場地器材的保證理應不是什么難事,需要得到政府、教育部門以及學校相關領導的重視,從而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和教學科研條件;加強對場館、器材等設施的軟硬件設施配套;新建和新增能滿足學科發展需要的高水平的專業教學訓練與實踐的場館設備;此外,建議設置專門督查小組,對學校的武術教學場地器材進行檢查,保證武術場地器材工作的有效落實。
(四)培育優秀學校武術教師
武術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基礎教育的關鍵,學生武術水平的提高需要依靠教師的力量,師資力量的高低是家長選擇是否將學生送到傳統武館學習的決定性因素,因而學校武術教學師資隊伍的素質需要提高。在教師數量方面,國家可以加強對高等體育院校武術教師的培訓,擴大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招生人數,甚至建立武術高等教育機構以及引進高水平運動員進行教學。就教師質量而言,要解決各級學校武術教師素質的問題便需要提高專業院系武術課程設置的專業性與合理性。同時,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各種形式的武術教學輔導、裁判和研究活動,從而使教師探索并研究出全新的、有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加強教師間專業技術的交流,以拓寬教師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