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陳燕

幼兒園階段是幼兒學習習慣培養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傳統幼兒園教學模式的改革。傳統幼兒教學中,大部分幼兒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不利于幼兒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因此,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應該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幼兒主動學習品質的養成,增強幼兒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尚未形成健全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促使幼兒主動學習教學內容。學習興趣對幼兒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能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幼兒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學習,將教學過程中較為枯燥的內容,用新穎的模式展現出來。例如,在幼兒園大班對“大小”“上下”“左右”“南北”這些漢語反義詞組進行教學時,由于漢字內容較多,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混淆,學習積極性不高,有時甚至會產生厭煩心理。幼兒園教師可為幼兒講解生活中的具體事例,用幼兒身邊可見可感的事物進行輔助教學。幼兒逐漸有了自我思考,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也不斷增強。
幼兒園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在進行活動之前通常會準備一定的教學知識點和課件,在活動之前對活動環節作出具體的規劃,在活動過程中按部就班講解知識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占據主導性地位,而幼兒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調動起來,在活動過程中以聽從教師的講解為主,缺乏自我思考和主動參與。如今,我國正對幼兒園實行新課程改革,促進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提高幼兒的參與感。例如,在幼兒園手工活動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必對手工制作的每一個操作步驟都做出嚴格的規定和要求,可以在手工活動之前,對幼兒進行分組,引導幼兒在空余時間自由準備手工作品。幼兒在空余時間按照自己的興趣主動準備材料,在活動過程中便會更加積極地參與,自主制作有特色的手工作品。
在傳統幼兒教學中,教師常采用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因此,如今,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在幼兒教學過程中以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為中心,引入游戲教學法,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幼兒養成優秀學習品質。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之前制定一系列的游戲方案,如“跳房子”“老鷹抓小雞”等游戲活動,使幼兒的身體素養得到提升,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游戲活動的引入,使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幼兒園學習階段是幼兒學習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幼兒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激發幼兒的興趣,轉變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法,使幼兒養成主動學習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