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倩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常用的教育方法。啟發式教學采用因勢利導的方式,結合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激發幼兒求知的欲望,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而言,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以及部分教師的強制性手段,抑或個人經驗教學,不符合現代化教育的標準,容易造成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從而影響到幼兒的健康成長。作為幼兒教師,運用啟發式教學,可以給予幼兒更大的成長空間,激發幼兒更加強烈的求知欲望,促進健康成長。
當代幼兒教育的發展理念正在不斷地創新,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層出不窮。相對于傳統的教育而言,啟發式教學能夠讓幼兒在固有的條件下,進行不斷地創造,充分發揮天賦和特長,促進幼兒的成長和進步。啟發式教學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啟發式教學的開展,教師能夠深入觀察幼兒在學習、生活中的具體表現。例如,有些幼兒傾向于玩耍機械類型的物品,雖然他們不懂原理,但是喜愛程度較高。此時,可以引導幼兒對于基礎的各類機械零件進行認知,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第二,啟發式教學能夠促進幼兒和教師的溝通,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密切結合課程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啟發式教學的運用,不能單純從理論上開展,要與日常的教育課程相互結合。例如,在學習繪本《春天的秘密》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育,單純講讀繪本內容,再讓幼兒去閱讀和感受。但是,啟發式教學則不然。教師采用步步引導的方式,引領幼兒對于春天來臨以后的各種表現進行搜集和學習,鼓勵幼兒詢問和尋找,無論是與家長探討,還是與小伙伴交流,都可以得到不同的答案,只要是在春天的構成元素上,不斷地了解和認知都是被認可的,最終促使幼兒獲得對于春天的感受和體驗。
(二)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就啟發式教學本身而言,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第一,教師在啟發式教學的初期階段,必須設定有效教學方案,尤其是要考慮到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水平,讓幼兒懂得互相幫助、互相進步。例如,在手工藝品制作活動中,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可以讓4~5個小朋友一起完成,大家在相互幫助以后,不僅能夠制作更好的作品,而且可以促使幼兒們的思維得到更多的啟發。在手工藝品展示給父母欣賞的過程中,會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第二,啟發式教學的開展,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鼓勵和支持,比如手工藝品、繪畫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示范演示,啟迪幼兒的思維,讓小朋友們模仿和學習,從而逐步掌握活動技能。
(三)加強教學評價
啟發式教學已經成為幼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啟發式教學取得更好的實效,教師必須加強教學評價,鞏固教學成果。首先,啟發式教學的評價,在于抓住幼兒成長的一些明顯特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例如,幼兒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啟發,懂得在父母回家后進行問好,父母要鼓勵和肯定孩子,滿足孩子的一些“虛榮心”,讓幼兒接下來的學習和自我進步中,能夠更好地拓展。其次,啟發式教學評價的開展,要正常進行家園互動。對于幼兒的啟發手段,教師和家長要相互交流,經常溝通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優點與不足,及時對于幼兒的成績進行反饋,家長應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教師和家長的評價不能背道而馳,應確保一致性。
目前,幼兒園教師大多能夠采用啟發式的教育方式進行日常教學。今后,教師要繼續在啟發式教學上不斷創新,堅持站在幼兒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觀察家長的反饋,對于啟發式教學的具體內容和手段進行不斷改善,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