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姣
心律失常這種疾病不容小覷,一旦發病有可能引起多種并發性疾病。若是出現心律失常癥狀,就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診斷和治療。下面為大家介紹心律失常的相關知識。
心律失常是心臟的竇房結激動異常或者是心臟激動來源于竇房結之外,激動的傳導速度緩慢、阻滯或者傳導通道異常造成的。換言之,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傳導障礙造成的心臟搏動頻率和節律出現失常。心律失常不僅可以單獨發病,還可與其他心血管病一起發作。該疾病的預后和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或者是否導致較為嚴重的血流動力障礙有很大關系,因此它會完成突發性猝死,或者是心臟持續性受累最終導致心臟衰竭。
遺傳性心律失常一般都是通道突變導致的,比如長QT綜合征、短QT綜合征和Brugada綜合征等。后天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并發各種器質性心臟病,而且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又稱冠心病)為主,心肌病、心肌炎、風濕性心臟病(也稱風心病)比較多見,特別在引起心力衰竭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時候。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往往也比較多見。其他的病因包括電解質或內分泌失調、麻醉、低溫、胸腔或心臟手術、藥物作用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
(一)血常規
患者如果伴有心律失常也時常會伴有血常規異常的情況。心律失常很可能會并發甲亢、真性紅細胞增加癥等,在血常規中相應指標會出現異常。
(二)尿常規
如果顯示腎常規異常,則極有可能是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等最終引起的繼發性心律失常。倘若患者尿液當中伴有微量的蛋白尿,那么提示心律失常合并出現腎臟早期損傷。
(三)空腹血糖
做此項檢查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及時地發現糖尿病,倘若患者患有糖尿病,那么初次診斷為心律失常很有可能會是糖尿病所致。心律失常合并糖尿病無疑是各種風險的組合,而突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就超出了普通人的4~8倍,死亡率總體能達到4~5倍。
(一)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心律失常會導致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偶發房性期前收縮可使冠狀動脈血流量減低5%,偶發室性期前收縮降低12%,頻發性的室性期前收縮可降低25%,房性心動過速時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35%。
(二)腦動脈供血不足
不同的心律失常對腦血流量的影響也不同,頻發性房性與室性期前收縮,腦血流量各自下降8%與12%。室上性心動過速下降14%~23%,當心室率極快時甚至達40%。室性心動過速時可達40%~75%。
(三)腎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心律失常發生后,腎血流量也發生不同程度的減少。頻發房性期前收縮可使腎血流量降低8%,而頻發室性期前收縮使腎血流量減少10%;房性心動過速時腎血流量降低18%;快速型心房纖顫和心房撲動可降低20%;室性心動過速則可減低60%。臨床表現有少尿、蛋白尿、氮質血癥等。
(四)腸系膜動脈供血不足
快速心律失常時,血流量降低34%,系膜動脈痙攣,可產生胃腸道缺血的臨床表現,如腹脹、腹痛、腹瀉甚至發生出血、潰瘍或麻痹。
(五)心功能不全
主要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倦怠和乏力等。
如果人們休息時間不足或者是情緒經常處于激動狀態,都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容易并發許多其他類型的疾病,因此,了解一些關于心律失常的常識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