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莎
心律失常也稱為心律不齊或心律紊亂,是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內沖動發生和傳導異常,使心臟活動的頻率和節律紊亂的一種病理現象。心律失??膳c其他心血管病伴發。本文介紹心律失常的病因以及預防措施。
(一)器質性心臟病
各種器質性心臟病是誘發心律失常的原因之一,比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以及心肌炎等。這是因為心臟的竇房結和傳導系統受病變的侵害,從而引發心律失常。
(二)不良生活習慣
人體在高度緊張、過度疲勞、吸煙、酗酒以及情緒波動較大等情況下,會出現心律失常。一般這種心律失常不會出現危險,但仍要引起注意。
(三)藥物作用
藥物是引發心律失常的常見誘因。人體因服用某些藥物,使心臟收縮受到影響繼而引發心律失常。比如腎上腺素、多巴胺以及氨力農等藥物。另外,安眠藥中毒也會引發嚴重的心律失常。
(四)酸堿平衡失調
若人體內酸堿失衡或電解質失調也會引發心律失常。比如嚴重低血鉀會引發心律失常,從而導致心室顫動;嚴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導致收縮無力的同時對兒茶酚胺的反應也會降低,從而引發心臟驟停;還有嚴重低血鈣、高血壓,會減弱心肌收縮力,從而產生室內傳導阻滯導致心臟驟停。
(五)其他
心臟的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水、電解質失衡、心臟平衡失調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調節紊亂等也會引發心律失常。
(一)預防誘發因素
患者在確診以后,往往會出現緊張、憂郁以及焦慮等心態,同時也會頻繁求醫,迫切地想要控制心律失常,從而忽略了對病因、誘因的預防。一般情況下,影響心律失常的常見誘因有:緊張、激動、過勞、消化不良以及暴飲暴食等。患者可根據自己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自己的發病誘因,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避免可能會誘發心律失常的因素。
(二)保持穩定情緒
患者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一切,保持心情舒暢,不生悶氣,精神放松,不過度緊張,避免過悲、過喜或過怒,盡量不要看一些內容刺激激烈的電視節目等。
(三)保證充足的睡眠
對于心律失常患者來說,保證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因為過度勞累會進一步加重病情。高血壓性的心臟病以及肺心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身體受涼,發生感冒,加重心律失常。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調養神氣,人們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能夠明顯提升。
(四)適當的體育鍛煉
患者可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適合的運動項目,比如散步、慢跑或打太極等,通過鍛煉增強自身的抵抗力。適度的鍛煉有利于血脈調達、氣血通暢。機體整體免疫力得到提升之后,對于預防心律失常是十分有利的。但是患者也要注意鍛煉一定要控制好度,不能做劇烈運動,過量運動可能會成為心律失常的誘因,勞逸適度才是科學的。
(六)定期體檢
心律失常患者應定期到醫院檢查身體,從而更好地判斷病情,并根據檢查結果調整服用的藥物。
(七)用藥
心律失?;颊咝璺盟幬飦矸€定病情。患者應按照醫生要求服藥,同時密切觀察用藥后的反應。
心律失常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不便的同時,也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應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有效預防,保護自己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