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模式,首先分析了“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實施問題,其次結合問題總結了體育教學課程改革方式,旨在為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工作的進行提供參考意見,以此來提高體育教學課程體育教學質量,為學生身體素質體能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校學校;網絡;實訓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5-21
作者簡介:安維強(1980-),男,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隨著信息產業的發展,高校體育信息化體育課程也在逐漸增多和完善,但是總體來講,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體育教學水平仍然需要進一步提升,通過體育教學研究也能夠得出結論,在如今的基本情況下,體育教學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果不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就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不利于發揮體育教學的作用。
1?“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實施問題
1.1體育教學目標制定不合理
目前,體育教學的開展內容需要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需求進行結合,結合目的在于更好地詮釋體育教學價值,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體育教學的具體大綱對體育教學目標進行制定,促進學生的發展。但是在現實情況中,部分高等院校在體育教學的方案中還沒有合理制定體育教學目標的標準,教學大綱的制定內容與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需求不吻合[1]。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僅僅是根據體育教學的具體大綱來制定教學目標,有很大幾率會導致體育教學目標無法達成。再者,教師進行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實施的方法也缺乏多元性,詳見表1。
1.2 體育教學方式較為單一
對于體育教學方式來說,其將直接影響到具體的體育教學效果,如果體育教學方式較為豐富,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得到激發,反之則會導致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抵觸感。目前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學方式都較為單一,具備傳統的特點,雖然也有一定效果,但已經無法對學生的現實學習需求進行滿足。詳見表2。
在上表中能夠明確一點,大多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都選擇了講述加課件的形式,課件是常用教學媒介之一,在課件中加入圖片以及視頻等等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直觀體現,但是課件教學在國內已經發展了很多年,并不具備創新性,此外課件的內容基本也都來源于教材,所以并不能真正起到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
1.3體育教學內容與身體素質體能提升對接程度較低
目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體育教學內容和課時的設定是由學校教務處完成的,教務處則按照體育教學大綱和專業要求來選定體育教學內容,這表示教材的選擇范圍較小,有很大概率會出現體育教學內容與學生身體素質體能提升需求對接程度較低的問題[2]。詳見表3。
1.4?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效果不夠顯著
想要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和體育教學評價效果,高校學校需要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這表示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的進行需要視學生具體情況而定,詳見表4。
在上表中可以看出,最主要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體育教學課程體育教學評價方式為結業考試,除此之外,比賽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應用頻率同樣較高,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會應用隨堂檢測的方式對體育教學成果進行評價,例如,隨堂檢測會在期末考試中一定的比例,但這實際上屬于一種模糊的體育教學評價方式[3]。
2?“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信息化體育教學改革方式
2.1?制定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
按照各個年級學生的體能特征,制定具體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目標。在制定了整體體育教學目標后,結合信息化教學模式,進行不同年級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全面擬定[4]。據此,學校在現實情況中必須要進行體育課堂具體教學內容的全面有效劃分,確保學生在合理掌握高校體育課堂學習內容。
2.2 應用多元化體育教學方式
單一的體育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現實需求,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必須要對情境化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行利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對體育教學場景進行合理設置,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此外還可以開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信息化體育教學,創建信息化教學情境,具體的體育教學場景有競賽場景、游戲場景等。
2.3?科學選擇體育教學內容
首先,需要選擇合理的體育教學內容。由于課堂學習內容更新的快速程度,導致部分院校體育教學的開展不能滿足學生身體素質體能提升,所以學校必須要以自身的體育教學條件為基礎,以學生對體育進行學習的需求為核心,應用創新式的互聯網技術,合理改變現有的教材。在對教材進行改變時,需要融入一些體育的前沿信息,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融入實訓內容。互聯網體育教學課程與傳統體育教學過程存在著較大的區別,所以理論課程內容往往多與實訓課程,雖然這一點在現實中很難改變,但是為了真正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就必須要在合理的情況下適當增加一些實訓教學的內容,例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健身,教師則應對學生進行引導與啟發,教學生一些自主健身的技巧,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增強學生的健身意識,讓學生能夠真正樹立終生健身的體育觀。最后,體育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溝通,明確學生的興趣與學習需求,以學生為主體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如此不僅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還能夠較好的提升教學效果。
2.4 合理開展體育教學評價
體育教學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必須要合理開展體育教學評價,應用適合的評價方式。隨著我國教育體系的改革,傳統的應試教育已經開始漸漸退出了舞臺,素質教育則代替應試教育成為主流,素質教育關注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各所學校也必須要對原有的評價體系進行轉變,在體育教學中,需要通過信息技術對多元化評價平臺進行建設。建設平臺的目的是豐富評價內容,提升評價可行性,對信息進行搜集,制定能反映學生學習情況、學習態度的指標,無論是成績指標還是過程指標都需要包括在其中。成績指標是指學生的具體成績,而過程指標則是對學生的態度與表現進行評價。通過實施合理評價,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也能夠得到提升。
3 結語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需要合理開展體育教學,通過培訓來提高教師的體育教學素養,全面實現"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體育信息化體育教學改革,實現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全面良好開展。
參考文獻:
[1]林豪彪.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的改革探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20):156-157.
[2]馬美瓊.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科技展望,2016(22):214.
[3]許國民.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實訓課程的改革探討[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6(23):206-207.
[4]劉劍飛.淺談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研究[J].職業技術,2014(10):153.
Abstract:Internet curriculum reform is the main theme of this paper. First, it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the era of "Internet+". Secondly, it summarizes the refor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aiming at the reform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n the era.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era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work; Training courses; Re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