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超 王金良 郭曉磊
摘要:“雙一流”建設背景下,各高校均把重心放在了人才引進方面,然而對引進后人才的科研績效評價卻關注不足。因此,本文通過專家咨詢等方式從學術論文、著作、專利、成果獲獎以及科研項目這五個維度建立了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并使用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其指標權重進行了確定,以期為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提供可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科研績效;人才評價;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4-05
作者簡介:王智超(1980-),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1 引言
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務院出臺的《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2016年,河北省頒布了《關于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到2050年河北省需有高校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從而實現成為高等教育強省的宏偉目標。此外,《意見》也表明提升高校科學研究是河北省“雙一流”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將從“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構建科研績效的評價指標,并運用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對各項指標權重進行確定。
2 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綜述
由于定性評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以對人才進行更全面而真實的評價。因此,學者們開始對評價指標量化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評價指標選取方面。胡金秀(2003)等認為應該從縱向科研立項的數量、科研經費、成果鑒定科技獎勵、學術論文、專利及計算機軟件和著作七個方面對高校人才科研工作進行量化[1]。劉仁義等(2007)從源生指標、最佳指標、派生指標和支撐指標這四個方面入手對高校人才績效評價指標進行了構建,其中二級指標包括論文的篇數,著作的字數、專利和研究成果的項數等指標[2]。竇鵬(2008)從學術論文、學術著作、科研立項、科研成果、學術活動、項目以及獎勵申報七個角度對普通高校人才的科研績效評價進行了研究[3]。杜文靜(2008)從課題項目、成果、專利、科研成果獎以及教學研究成果獎構建了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4]。李鋒等(2009)把科研業績分為了課題成果獎勵、論文、著作以及科技成果專利四大類,從而建立了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體系[5]。盧秉福等(2010)以促進高校和人才的發展為出發點從投入、產出、效益和學術聲譽四個維度構建了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體系[6]。王璟(2011)認為對高校人才科研水平的評價應從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和科研成果三個視角進行評價[7]。孫春花(2013)針對少數民族高校人才評價進行了研究,認為應該從科研項目、發表的專業論文、發明專利及開發計算機軟件、出版著作以及科研獲獎等方面對其科研績效進行評價[8]。趙樹凱等(2013)認為高校人才的科研績效評價應涵蓋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學術影響力、科研獎勵和科研成果轉化這五個一級指標[9]。潘卓超(2018)從論文發表、著作、項目以及獲獎四個角度對藝術類高校人才的科研績效進行了評價[10]。李靖波等(2018)充分考慮到高校人才的特長發展,并從科研項目、論文、論著、專利以及科研成果與獎勵五個維度建立了對其科研績效的評價體系[11]。在指標權重確定所采用的方法上,王麗麗(2007)運用了幾何平均法來確定指標權重[12],高紅云等(2018)多位學者利用了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個指標權重[13]。
過去,學者們對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并推動了高校和人才的發展。其中,在對于各指標權重進行確定時,大部分學者均采用的是層次分析法。但當評價指標過多時,運用層次分析法難以得到一致性結果,并且決策者需要對各指標的本質以及指標間相互的邏輯關系有比較清晰的認識才能保證最終的評價結果更加準確。進而,本文將運用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指標權重,此方法在評價時不但對指標間的重要程度進行了兩兩比較,而且還加入了不重要程度和猶豫度,有利于提高決策結果的可靠性。
3 高校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文在對高校人才評價指標的選取上,遵循了科學性、易操作性、目的性、客觀性性等原則,結合文獻研究法及專家咨詢建立了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體系。各項具體指標如表1所示:
![]()
從表1可知,高校科研績效評價體系總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目標層,代表這整個評價體系的最終目的,即高校人才科研績效(D);第二層為一級指標,是在充分考慮對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的基礎之上,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標,包括學術論文(
)、著作(
)、專利(
)、成果獲獎(
)、科研項目(
),這五個指標從不同的角度對高校人才的科研績效進行了度量;第三層是二級指標,是對一級指標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其涵蓋了頂級期刊收錄論文(
)、專著(
)、發明專利(
)、國家級獎項(
)等共計16項具體評價指標,指標間的層次清晰,充分考慮了對高校人才科研績效影響的關鍵因素,這有助于評價結果的全面性與準確性。
3.2基于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權重
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是通過結合直覺模糊集和層次分析法,考慮到了專家判斷的模糊性以及在指標間的兩兩比較時出現模棱兩可、難以判斷的因素。因此,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更符合人們對不確定事物的判斷思維,進而使得所得到的結果會更加精確。
通過對由河北省重點大學、省屬重點骨干大學各專業領域專家組成35人的專家小組進行專家咨詢,得出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
(1)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層次結構圖。如表1所示。
(2)一級指標權重確定。通過專家咨詢,得到一級指標兩兩比較重要程度的直覺模糊判斷矩陣
: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通過文獻研究和專家咨詢等方法針對高校人才科研績效的評價建立了其評價指標體系,同時運用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確定了評價體系各指標的權重,并對其進行了排序,通過權重的分配情況可以看出頂級期刊收錄論文(
)、專著(
)、發明專利(
)以及國家級獎項(
)的權重較高,這也體現出了高校對其人才的高質量成果的評價導向。
4.2 建議
(1)高校更應該關注其人才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成果。在對高校人才科研績效評價時,可采取以評價為導向鼓勵高校人才產出高質量的論文,進而激發高校全體人才共同推進高校的發展。同時,高校應有針對性的為其引進的人才安排頂級期刊論文寫作的風格及技巧等相關培訓,借助已有的資源幫助人才快速成長。此外,高校需充分了解人才的科研需求,購買相關數據庫,為高校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基礎。
(2)高校應該鼓勵人才出版專著和發明專利。專著和專利都是傳承高校人才智慧的有效途徑,在對高校人才的科研績效進行評價時,對其專著的出版和專利的發明可賦予更高的權重。與此同時,各高校可建立“專著出版及專利發表專項基金”,以幫助高校人才解決經費不足等問題。
(3)高校應關心人才產出成果的獲獎情況。其中,國家級獎項的獲得也說明高校人才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同行的認可,進而可推動相關學科向前發展。因此,為鼓勵人才產出高質量的科研成果,高校可對人才進行額外獎勵。
參考文獻:
[1]胡金秀,周國強,張炳燭,等.高校教師科研工作量化考核體系的建立與實踐[J].經濟師,2003(10):100-102.
[2]劉仁義,陳士俊.高校教師科技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與權重[J].統計與決策,2007(06):135-137.
[3]竇鵬.普通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的研究與實踐——以安徽科技學院為例[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04):77-79.
[4]杜文靜.國內高校科研評價指標體系之效度分析[D].南京財經大學,2008.
[5]李鋒,葛世倫,尹潔.高校科研績效評價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7):271-272.
[6]盧秉福,霍麗華,陳長喜.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科技與管理,2010(04):133-136.
[7]王璟.基于層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實證研究[J].閩江學院學報,2011(06):124-128.
[8]孫春花.試論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如何構建教師績效評價體系[J].現代計算機,2013(07):58-61.
[9]趙樹凱,馮敏.淺析高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J].中國電子教育,2013(03):8-11.
[10]潘卓超.藝術類高校教師評價指標構建研究--以北京電影學院為例[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8(02):165-175.
[11]李靖波,劉麗娟.基于特長發展的高校教師績效評價體系理論與構建[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291-296.
[12]王麗麗.高校教師科研績效量化評價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13]高紅云,王超,哈明虎.直覺模糊層次分析法[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4):101-105.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t their emphasis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but they did not invest much in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 talents from the five dimensions of academic papers, works, patents, awards of achievemen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rough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other methods, and uses intuitionistic fuzzy AHP to determine its index weight.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alent research performance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Talent Evaluation; Intuitionistic Fuzzy A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