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參考并利用新媒體短視頻開展傳統媒體轉型是當前我國傳統媒體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本文將以傳統媒體型為重點,從優劣勢以及具體影響兩方面對其在新媒體短視頻背景下的相關轉型內容進行詳細闡述,希望能夠為從事相工作的人員提供一些工作思路,僅供參考。
【關鍵詞】短視頻;傳統媒體;媒體轉型
新媒體短視頻是近年來信息化時代發展的產物,并且隨著時間推移,其發展模式與發展市場不斷成熟,與傳統媒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促進傳統媒體發展,維護傳統媒體優勢地位,傳統媒體應當積極借鑒新媒體短視頻的發展模式,并在媒體運作中與短視頻進行融合,使傳統媒體的發展符合時代發展浪潮。
一、新媒體短視頻影響下傳統媒體的轉型優劣勢
了解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短視頻背景下的轉型優劣勢有助于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長處,并依據發展需要修補發展短板,使轉型過程更加順暢,提高轉型質量。在優勢方面,傳統媒體的發展時間普遍較長,具有豐富的節目制作經驗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同時也具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可靠的技術團隊,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具有強大優勢;而在劣勢方面,傳統媒體的節目內容、形式較為固定,難以對青年觀眾形成長久吸引力,使收視率受到一定影響,同時,由于電視、電臺媒體受到節目播出時長的限制,報紙、期刊等紙質媒體受到篇幅限制,使傳統媒體單篇報道所包含的內容信息量較少,且表現形式單一,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新媒體短視頻對傳統媒體轉型的具體影響
(一)媒體特點轉型
新媒體的特點能夠為傳統媒體帶來較強的發展活力,使所報導內容對廣大群眾重新產生強大吸引力,促進傳統媒體發展,所以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務必要融合新媒體短視頻,塑造出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媒體新特點。其具體特點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是即時性增強,在信息化時代下,通信技術空前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對接受資訊信息的時效性要求不斷加強,已難以適應傳統電視媒體的定點播出形式以及報紙期刊的定期出版模式,使部分原有受眾不得不放棄傳統媒體的傳播形式,轉向新媒體短視頻,所以傳統媒體務必要重視內容傳播即時性的增強,在轉型過程中充分融合短視頻發展模式,利用互聯網開發網絡傳播平臺,使用戶隨時隨地接收最新傳媒資訊,提升用戶粘性。
其次是交互性增強,由于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平臺陸續出現,并且在媒體市場中的影響力日漸增長,使得新聞信息的傳播門檻逐漸降低,人們參與新聞話題互動的意愿隨之增長,因此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務必要注重欄目設置的交互性,如在新聞報道節目的屏幕下方設置評論欄,滾動播出網友的實時新聞評論,或直接設置讀評論環節,篩選出質量較高、見解獨特的新聞評論與觀眾分享,增強觀眾參與的評論積極性。
再次是碎片化趨向,在新媒體短視頻中,雖每段視頻的時長較短,但所包含的信息較為完整,是公眾最關心信息的濃縮體現,且存在多期短視頻共同構成主題系列的傳播形式,所以傳統媒體在此模式的引導下,要將新聞內容進行濃縮,摒棄以往冗長的資訊傳播形式,以短小、精悍的文字、音視頻內容進行資訊傳播,并且要保證每篇內容的完整性,滿足當前閱讀群體碎片化的閱讀模式[1]。
最后是市場定位轉變,對傳統媒體而言,進行市場細分所帶來的實際價值并不明顯,而新媒體短視頻能夠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具備準確的市場細分和用戶定位,所以傳統媒體在借鑒新媒體短視頻的發展模式進行轉型甚至是在轉型中與短視頻相融合時也同樣具備了精準的市場細分與用戶定位,使傳統媒體的發展向前跨出一大步。即依照網絡用戶基礎信息中的性別、年齡等內容對用戶群體進行大致區分,并利用大數據技術收集用戶的興趣傾向,不斷增強信息推送的個性化屬性,提升用戶的閱讀與觀看體驗。
(二)內容編輯轉型
媒體傳播的內容質量是吸引用戶閱讀觀看的另一重要因素,也是傳統媒體賴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即使是在新媒體短視頻環境下,即注重流量的傳播環境下進行轉型也同樣要注重傳播內容的質量,保障傳統媒體的生存根本,否則將會造成傳統媒體的虛假繁榮,并不利于長期健康發展。
對此,第一要注重選題的新穎性與生活化。新穎的題材內容能夠激起受眾的興趣,而生活化的內容則可以引起共鳴,在此方面傳統媒體可將二者融合,利用成熟的拍攝技巧使生活化的視頻內容更具新意,激發受眾對視頻內容的認可與共鳴,從而使該視頻在海量同類視頻中脫穎而出。
第二要創新封面與標題設計。在短視頻模式中,新穎的封面與標題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吸引住用戶。據有關統計,同樣的短視頻內容,若配以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標題與封面,大概率能夠使視頻傳播量增長數倍,所以傳統媒體為增強其傳播內容的傳播度,應當適當增強話題制造能力與標題、封面的設計制作能力,爭取領域內更多粉絲青睞,擴大媒體影響力,但需要注意封面、標題與內容的契合度,切不可做“標題黨”,否則可能會造成受眾群體的反感,逐漸喪失傳統媒體的權威性。
第三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當前的媒體傳播領域中各類媒體魚龍混雜,信息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在此形勢下的傳統媒體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輿論導向作用,利用正能量的價值觀念引領受眾免受錯誤思想、偏激思想的影響,幫助受眾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為營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第四要改變傳統語態。新媒體短視頻中頻繁使用的各類新鮮網絡詞匯也是其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傳統媒體在此啟發下要逐漸開始合理使用網絡用語以豐富新聞內容的表現形式,提升新聞傳播趣味性,使傳播氣氛更加輕松和諧,更貼合時下年輕人的閱讀取向[2]。
第五要創新制作過程及后期。新媒體短視頻具有畫面感強、代入感強的特點,所以傳統媒體在制作節目時,可以借鑒新媒體短視頻的制作方式與后期剪輯手段,對常規節目的構圖進行創新,在剪輯的過程中采用新穎且合適的剪輯手段,將更多的青年受眾引流回傳統媒體。
(三)運行模式轉型
所謂運行模式實際上是指傳統媒體的發展模式,即在何種框架、體系下以何種方式進行發展。成熟的媒體運行模式能夠保障媒體的長遠健康發展,但對當前時代而言,新媒體短視頻等新型信息傳播手段的出現使原本已成體系的傳統媒體發展模式急需轉型。
一方面是加強短視頻平臺建設,并非是指各傳統媒體自行開發短視頻平臺進行傳播,而是要參與到當前市場上發展較好的短視頻平臺中,如“抖音”“快手”“秒拍”等,以各大短視頻平臺原有用戶為基礎進行傳統媒體的宣傳,而且為保證短視頻質量與媒體影響力。各傳統媒體還應組織編輯團隊積極參與有關短視頻運營的培訓班,提升傳統媒體在短視頻平臺的建設質量。以全國媒體短視頻運營培訓班第四期為例,該培訓班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短視頻事業中心承辦,共有來自全國各地的30多家媒體、50余人參與培訓,在培訓過程中進行諸如“高流量短視頻選題、創意、標題創作規矩解析”“短視頻融媒合作的空間和路徑”的短視頻運營教學,使參與培訓的各家媒體的短視頻平臺運營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另一方面是開發“短視頻+”運行模式,從媒介形態角度分析,短視頻只是一種“容器”,傳統媒體可以此為基礎探索全新商業模式,即“短視頻+”,參考抖音以“短視頻+社交”為理念推出的多閃APP以及淘寶開始嘗試的“短視頻+電商”,傳統媒體也可以探索全新運營模式,如電視旅游頻道可以嘗試“短視頻+旅游”,從旅游景點宣傳、線上門票銷售以及線下活動等多方面實現營收[3]。
此外還要塑造品牌優勢,傳統媒體要在新聞短視頻領域汲取充沛的轉型動能,就必須多元發力,塑造強勢的新聞短視頻產品品牌,以人民日報社為例,該傳統媒體基于打造品牌優勢的目的創建了“人民V視”,其標志中的“人民”二字與人民日報的手寫體一致,具有極高的辨識度,且充分發揮其政論特長,推出了《習近平用典》《人民代表習近平》《習主席來了》等一批時政類新聞短視頻,而在主題架構方面則打造出若干品牌子欄目,形成龐大的品牌力量,增強了媒體影響力。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明晰傳統媒體的轉型優劣勢,并分析新媒體短視頻對傳統媒體的媒體特點轉型、內容編輯轉型、運行模式轉型等方面的具體影響,能夠有效幫助當前部分傳統媒體實現與新媒體短視頻的融合,滿足快節奏生活下的群眾需求,完成傳統媒體的創新變革,從而促進傳統媒體的長遠、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莉.資訊短視頻對電視新聞的影響探究[J].傳媒論壇,2019(01):91-92.
[2]張夢蝶.資訊短視頻對電視新聞媒體融合發展的影響[J].西部廣播電視,2018(12):102.
[3]萬勇,論短視頻對傳統媒體轉型的促進作用[J].中國報業,2019(24):51-52.
【作者簡介】李學志,濱州市沾化區融媒體中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