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司金融業務是商業銀行以公司客戶為服務對象的銀行業務,是相對于個人零售業務而言的批發業務,主要包括資產、負債和中間業務。從中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全過程來看,公司金融業務一直是商業銀行開展業務的重心,與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
關鍵詞: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
引言
公司金融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日常經營的,以公司客戶為開展對象的業務。包負債業務、資產業務及中間業務。對于我國商業銀行來說,其利潤主要是由存貸款間產生的利息差所帶來的利息收入。而公司客戶是商業銀行存貸款業務的主要對象,在各類存款、貸款業務中,公司金融業務都占據了主要部分,然而,隨著國家對利率管制的放開、信息時代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傳統以依靠利息差為主要收入的經營模式受到了挑戰,公司金融業務利息收入占比也在逐年下降。在這種經濟形勢下,商業銀行試圖把握市場需求,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穩定甚至提高公司金融業務及整體收入,因此對公司金融業務進行了一些改變。但這一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公司金融業務更好的發展具有阻礙作用,從而不利于商業銀行收入的提高,因此對公司金融業務問題進行研究與分析顯得意義重大。
一、我國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問題分析
隨著互聯網、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率市場化的逐步實現,金融市場上各參與機構和組織的活躍,我國商業銀行的公司金融業務隨之不斷發展。但由于經濟形勢的變化及銀行內部的一些特征,我國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公司客戶維護成本增加
我國商業銀行與公司客戶的關系自市場經濟發展以來發生了本質性改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利率的市場化、金融市場上各類金融機構公司業務種類的增多,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壯大,使得公司客戶買方市場逐漸形成。公司的選擇更多,流動性也就更大,商業銀行為了穩定住較多的市場份額,使得公司客戶的維護成本上升。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客戶產品多樣化使得商業銀行客戶維護成本增加。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便利,我國金融創新浪潮興起,各種新型投融資平臺此起彼伏,創新型金融產品更是數不勝數,公司客戶投資的選擇和方向也變多了;金融市場上一些產品與銀行同期存款所獲得的收入相比,公司客戶能獲取更高的收益,商業銀行公司金融產品與其他產品存在替代關系,因此客戶產品的多樣化會使商業銀行的客戶數和存款量隨之減少。此外,央行宣布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浮動區間,利率市場化基本實現,著也意味著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公司金融存、貸款業務時擁有了自主定價的權利。因此在市場有著多樣化收益率產品和利率衍生品的競爭形勢下,公司客戶的議價能力大幅度提高,商業銀行要想爭取存款市場份額,就需為客戶提供相應滿意的較高一些的存款利率,從而使公司客戶維護成本增加。
(二)信用風險增加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中國銀行業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操作風險和市場風險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在商業銀行公司經營的過程中,信用風險一直是其普遍所面臨的主要風險。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公司金融業務信用風險不斷攀升,具體表現和原因如下:信用風險增長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公司貸款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呈現“雙升”勢頭。不良貸款占總貸款的比例稱之為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與信用風險呈正相關關系,但隨著近三年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銀監會對銀行資產監管的加強,商業銀行的經營形勢不佳,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甚至出現了“錢荒”現象。在宏觀經濟下滑這一大背景下,公司經營狀況也不盡如人意,公司貸信用風險上升,而商業銀行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因此為了資產的安全和貸款的按時收回,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增加不具規模效益但風險很低的個人貸款。
(三)沒有充分發揮公司金融在中間業務上的作用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是指銀行通過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并收取一定費用,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經營活動,而公司是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要對象。中間業務中的許多產品和服務都與公司密切相關,如結算、清算和現金管理業務、對公理財業務、等業務,這些業務的主要對象都為公司客戶。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在我國利率管制的放開和利率市場化的逐步實現下,傳統的以利息差收入為標志的存貸款業務盈利能力逐步下降,而以非利息收入為標志的中間業務會是商業銀行盈利的主要方向。
二、我國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發展建議
(一)調整優化公司業務結構
第一,通過一攬子綜合服務加強維護現有客戶。俗語說道“不賠即是賺”,維護好現有客戶不被搶走也是一項重要的經營目標。盡管隨著各種新型投融資平臺的興起,商業銀行的公司金融業務市場份額的減少,導致商業銀行客戶維護成本的上升;但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增強金融服務,針對其公司客戶的需求為其提供一攬子服務,最大限度地開發現有客戶的業務,以此達到“總有一套公司金融業務是該企業適合和需要的”的效果,從一系列綜合金融服務中獲取最大利潤,從而使公司客戶的維護成本在商業銀行中的投入產出比例下降。第二,加大對中小企業客戶的開發和支持力度。并不是說企業規模越大就能為銀行帶來越多的利潤,中小企業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比大企業能給銀行帶來更多的利潤。
(二)加強對信用風險的控制
信用風險對商業銀行的發展極為不利,不僅會直接帶來經濟損失,致使商業銀行收入的減少,還會影響其在金融市場上的信譽,易導致公司客戶產生不信任,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有所萎縮,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利潤。信用風險越來越嚴重,所以加強對信用風險的控制變得十分重要。
第一,完善國家信用管理體系。當前是一個市場經濟時代,也是信用經濟時代,建設一個健全、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對于控制信用風險意義重大。目前我國的個人征信系統正逐步完善,然而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還很不完善。政府部門要充分發揮在建立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設中的主導作用。首先從各個渠道盡可能多地收集企業相關經營信息,如銀行、工商、稅務、司法等;其次通過有關部門將掌握到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最后通過相關平臺對征信數據進行公開披露,從而推動信用管理的大環境不斷完善,從而使商業銀行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信息來開展經濟活動。
第二,誠信是企業之本,一個企業若是沒有好的信用在社會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上是難以立足的。因此加大對企業的信用管理教育,對不合法騙貸行為加強懲罰力度,以此引導企業重視信用,合理利用貸款。另一方面企業應立足于市場經濟形勢,做好市場定位,為其自身制定出科學的經營戰略、發展戰略,還要多多吸納和重用優秀的管理人才與經營銷售人才,組成自己強有力的經營團隊,同時要隨時關注宏觀經濟環境及市場走勢,審時度勢,依據不斷變化的市場,采取靈活多變的經驗策略與經驗戰略,主動出擊,做出積極應對,尋求有利于企業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與機會,從而為企業帶來穩定的盈利,降低違約可能,也很好地維護了自身的信用,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第三,商業銀行應建立動態信用風險管理過程。發放貸款前必須對客戶進行全方位的了解,例如搜集客戶資料和之前的征信狀況等等,同時,銀行工作人員還必須對客戶的企業進行實地考察,以保證客戶所經營企業的良好運營狀況;另一方面,對客戶所提供的抵押擔保物也必須要查看并且進行評估,全面整理劃分客戶的其他資產,了解客戶的實際還款能力,進而判斷該企業是否符合信貸要求以及具體的信貸資金,一經發現有不符合放貸標準的一律堅決不能放貸,做到嚴格把關,合規放貸。放貸后要及時跟進公司運營狀況及資金的流向,及時調整貸款投放規模,同步的跟進貸款的流向是否用于正確方向,對存在虛假借貸情況、未將貸款用于審批事項中的企業應及時中止并收回貸款,銀行應及時中止發放給企業的貸款并收回,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可能給銀行帶來的信用風險和損失。
(三)促進公司金融中間業務的開展
與存款業務、貸款業務相比而言,商業銀行經營中間業務主要體現的是服務,具有無須占用自己的資金靠收取手續費便可獲取相應較高收入的優點。又由于利率管制的放開及利率市場化的實現,商業銀行傳統存、貸款業務利潤受挫;企業融資渠道的多元化,分流了銀行的客戶,一定程度上對銀行存貸款業務造成擠出效應。因此中間業務的發展是是商業銀行重要的利潤增長點,也是商業銀行分散風險的有效方式。
三、結論
公司金融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收入構成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商業銀行只有正視這些問題才能更好的發展,因此對我國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問題進行了解和分析十分必要。
參考文獻:
[1]高亞平.淺議如何推進我國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的創新與轉型[J].經營管理者,2014(23):34
[2]李躍凱.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的創新與轉型[J]. 智富時代,2016(8):124
[3]何亭.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探析[J].中國市場,2015(21):211-212
[4]龐偉.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公司業務發展的創新渠道芻議[J].中國集體經濟 ,2015(4):78-80
[5]楊巍.中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發展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楊晨(1995--),男,漢族,江西宜春人,蘭州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