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茹 巫英慧
摘要: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更多的人渴望更加休閑放松的旅行方式。鄉村建設與發展是國家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是快速增長鄉村經濟創收的重要方式之一,以達到讓多數農村人口脫貧的目的。旅游業是多元化產業,可帶動多個服務行業共同發展,同時也大大增加就業崗位,對減少失業人數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針對濟南市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發展的現實情況,分析了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問題,提出一系列問題及對策,旨在解決南部山區發展緩慢的問題,同時也希望為其他景區提供借鑒和經驗。
關鍵詞: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生態旅游
一、引言
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迅速,擁有優越鄉村條件的南部山區也逐步將鄉村旅游發展起來。濟南市周圍有著廣闊的鄉村地帶,自從推出了“泉城鄉村游”的主題和鼓勵“農家樂”建設的方針后,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業,南部山區鄉村旅游呈現出了跨越式的發展姿態。對目前我國鄉村旅游市場的發展分析來看,鄉村旅游目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和規模,是由于我國發展鄉村旅游的時間不長,經驗不足以及對于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深度也不夠,因此鄉村旅游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體現在景區相對單一無特色、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等方面導致景區發展滯后。因此,鄉村旅游想要走得更遠,就要不斷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自身優勢,突出地方特色。
二、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文旅游資源被忽視
目前,濟南市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對于“鄉村旅游”的認識還停留在較淺薄的層面上,只看到了旅游產品表面淺層次的娛樂性,忽略掉了旅游產品的文化性,未形成旅游精品線路,使得絕大多數鄉村旅游產品仍然以鄉村觀光和農家樂等為主,導致人文旅游資源被忽視,旅游產品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對于游客也失去了持續的吸引力,其實這也是國內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較普遍的問題。
(二)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
南部山區的旅游產品仍然是以休閑觀光為主,而缺乏體驗和參與型產品,不能滿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旅游需求。例如各類農家樂和采摘園,重復建設過于明顯,旅游開發廣度和深度遠遠不夠,游和農家樂為主,產品之間缺少緊密的關聯性,產品結構較為單一,農家樂、采摘園等重復建設明顯,旅游開發廣度和深度不夠,尚未充分挖掘當地鄉村文化傳統和民風民俗資源文化內涵與文化價值,形成集田園觀光、農事體驗、文化娛樂、民俗風情展示、休閑游憩、創意旅游商品銷售、特色餐飲服務等于一體的,反映不同村鎮文化特點的鄉村旅游產品和旅游精品線路。此外,伴隨農家樂產品的迅速盲目開發以及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原真性鄉土文化受到沖擊,當地村民中非農家樂經營者受到排斥,生活受到邊緣化影響。
(三) 景點較分散,缺乏系統性布局
由于南部山區地域范圍分布范圍較廣,其所跨越的村鎮街道也較多,加上由于自然環境的因素,使南部山區的旅游資源呈現出分布廣泛且規模小的特點。南部山區旅游資源的整合、旅游產業分布、旅游企業組織形式、經濟-生態-社會系統協調發展等進行統籌規劃與系統性的整合及管理,使得各區域鄉村旅游開發缺少區域聯合協作,導致產品的開發參差不齊,不利于濟南市南部山區鄉村旅游整體品牌化的形象構建以及市場宣傳,影響南部山區鄉村旅游市場的規范化建設。
三、針對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問題提出的對策
(一)深度挖掘南部山區人文旅游資源
南部山區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有多處級別較高的宗教類的文物景觀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旅游景區(景點)近20余處,多以佛塔、佛像和寺院為主,頗具文物價值、觀賞價值和宗教價值,如果能好好開發利用,南部山區的旅游產品必將獲得質的飛躍旅游的靈魂是文化。充分發揮南部山區人文旅游資源豐富而又獨特的優勢,本著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結合鄉村旅游資源,挖掘南部山區社會環境、歷史文化遺跡、文化藝術、民俗風情等富含文化價值和資源內涵。打造高質量、高吸引力的濟南當地特色鄉村旅游品牌。
(二)優化旅游產品
充分利用創新思維,以市場為導向,充分了解市場的狀況需求,并結合村鎮的生態環境因地制宜,開發“同景不同質”的景區。在開發旅游產品時,注重豐富產品的系列,讓產品之間有層次性的聯系,做到開發與整合并舉,重點在于堅持本地特色,才能保持景點獨一無二的吸引力,如水產山珍、工藝制品以及藥材補品等的特色產品。依托南部山區鄉村特色民間文化、傳統手工藝、農耕文化、特色鄉土風情等,開發有地方特色或是有紀念意義的旅游產品,豐富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紀念品與旅游品牌商品。重點開發四門塔和龍虎塔等景觀建筑類的旅游精品,提高游客參與度,避免大力建設游樂設施,以減緩“城市化”的步伐保留自身的鄉村味道。
(三)科學規劃布局,實施整體開發策略
可以借助九如山瀑布群風景區、紅葉谷景區等國家級生態旅游示范區,將周邊鄉村旅游產品開發與森林旅游、中醫療養旅游、養老度假、健康養生等特色旅游項目相結合,打造南部山區高端生態鄉村旅游度假區。另一方面對其農家樂進行優化管理,規范化農家樂建設,實現其集聚規模實現集聚規模化發展,打造知名“泉城農家樂”品牌。
總結
本文以濟南市南部山區鄉村旅游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南部山區鄉村旅游景區發展的現狀及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南部山區在開發旅游產品的過程中,必須結合自身的特色,了解市場需求,因地制宜開發出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并做到不過度破壞環境,保護南部山區原生態的環境。鄉村旅游產品的開發和發展需要有更多的時間和經驗的累積,也希望在國家大力鼓勵發展全域旅游的指導理念下,南部山區鄉村旅游能夠朝著更完善、更高質高效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佳悅,劉威菡,向子琦,王增雨,成燕.發展鄉村旅游的路徑分析[J].中外企業家,2020(02):38-41.
[2]胡柳.鄉村旅游發展對中國農村貧困治理具有戰略意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07-12(007).
[3]閆淑玲.鄉村旅游與農村生態環境互動協調發展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7(09):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