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變革時代,現代企業財務人員必須要向業財融合方向轉型。近些年由于持續升溫的數字經濟和大放異彩的管理會計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業財融合。但就目前現代企業業財融合管理現狀來看,尚有諸多問題存在其中,限制了業財融合作用的發揮。本文從ERP系統與業財融合的相關概述入手,基于現代企業業財融合現狀探討如何在ERP系統中實現業財融合管理,為現代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ERP系統;業財融合;信息傳遞;建議
在一個現代企業內,其管理的核心部分就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對于現代企業的發展有著戰略支撐和基礎支持的作用。但是在我國很多企業里,不重視財務部門的現象普遍存在。就當前現代企業在互聯網經濟下逐漸延長的產業鏈、日益復雜的組織、不斷擴大的企業規模實際上都要求現代企業的財務部門轉型。目前,實現財務與業務融合的大型企業不在少數,取得的成效值得肯定,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嘗試進行業財融合管理,但是不可否認依然有一些問題存在其中。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選擇探究如何在ERP系統內實現業財融合管理。
一、ERP系統與業財融合的相關概述
(一)ERP系統
企業資源技術是ERP的又稱,美國的Garter Group Inc在上個世紀的九十年代首次提出,可以從管理系統、軟件產品和管理思想這三個層次來理解ERP。從管理系統層次理解ERP時,其指的是企業資源管理系統,集軟件、計算機硬件、人力物力、基礎數據、業務流程和企業管理理念于一體;從軟件層次理解ERP時,其指的是綜合應用信息產業成果如網絡通訊、第四代語言、圖形用戶界面 技術、面向對象技術、關系數據庫、服務器、客戶機等的軟件產品,其依據為ERP管理思想;從管理思想層次理解ERP時,其指的是一種管理思想,主要以供應鏈為導向。本文研究的ERP系統實際上就是管理系統層次的ERP,即企業資源管理系統。
(二)業財融合定義
財務管理與業務經驗結合起來可簡稱為業財融合,在互聯網經濟背景下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必然要向業財融合轉型。對于每一個企業來講,其都只有非常有限的企業資源,企業的財務人員想要有效地配置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就必須要充分地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對企業的財務目標把握。當業務被財務部門控制時,財務人員就需要對業務活動進行預測,對各項業務的業績進行精確的計算,他們除了需要監督、核算業務產生的財務數據之外,還需要將相關的信息反饋給有關人員。可見,在現代企業內一旦實現業財融合,財務部門就需要為業務提供相關服務。
二、現代企業業財融合現狀
(一)業務部門參與融合缺乏主動性
就目前現代企業的業財融合情況來看,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業務部門參與業財融合的主動性較為欠缺。在大多數企業內業財融合的牽頭部門都是財務部門,通過業財融合財務部門的價值和能力都能夠得到較為有效的提升,但是大部分企業的業務部門卻表示業財融合很難直接促進他們的工作,業務部門的工作成效提升并不明顯。也正是因此,在很多企業內,業務部門都沒有熱情參與業財融合,這對企業的業財融合管理造成了一定限制。
(二)財務深入業務的管理視野有待提高
目前在我國大部分企業內,ERP系統的應用確實幫助財務部門更好地開展了相關工作,業務信息、財務信息的交流、傳遞更加方便。但是不可否認在諸多企業內,財務人員滯后的管理意識并未得到有效地改善,財務人員的視野和思維停滯不前,以至于他們很少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和戰略規劃,與業務人員的協調、溝通都是被動進行,無法有效地利用ERP系統整合利用內外部信息,很大程度地削弱了財務工作的規劃前瞻性和價值創造力。
(三)資金配置不合理
在現代企業內如果財務活動和業務活動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那么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傳遞市場變化、風險、成本等相關信息的及時性將大幅度降低,這也就意味著企業無法高效地運用和配置企業資源,企業很難實現企業價值提升這一目標。在部分企業內盡管其財務活動和業務活動通過ERP系統的應用有了聯系,但是尚未實現業財融合。就目前多數企業業務部門開展的具體投資活動來看,都沒有實現最優化的資源匹配,不合理的資金配置限制了業財融合。
三、在ERP系統實現業財融合管理的關鍵點
(一)對業務進行類型劃分是基礎。
ERP系統是財務與業務相結合的橋梁,但是由于每個公司的業務具有多樣性和多變性,并且會計準則又具有固定性,再加上ERP系統具有技術的局限性。所以要在ERP系統實現財務與業務相融合,必須根據會計準則要求,選定符合企業經營情況的收入成本確認方法,然后對企業具體業務劃分不同類型,從而為ERP系統的流程模塊奠定基礎。
(二)業務流程設計是關鍵。
根據不同業務類型設計不同流程是給予業財融合運作動力。只有在ERP系統里設定好業務流程,業務活動才能在流轉的過程中得到相關人員的檢查與修正,最終生成符合業務實際的財務數據,從而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管理依據。
業務流程的設計必須全面反映業務的發展過程,并最終形成閉環管理。業務流程只有準確的記錄業務產生、發展過程,業務結束,才杜絕業務脫落監控,從而為財務提供完整的業務流程資料,以保證財務數據的完整性。比如設備采購的業務流程,必須包括業務需求提出-需求合理性的審批-簽訂采購合同-設備的到貨簽收入庫-發票的錄入-款項支付。
業務流程的設計要注意不同流程之間的相接問題。在業務發展過程中,往往一個環節流轉的結束點就是下一個業務流轉的開始。比如系統集成項目的設備采購,設備入庫就是銷售業務的基礎。只有設備采購入庫后,方能辦理銷售出庫,因此購銷活動的連接點就是設備的到貨入庫。所以在購銷流程中,購銷合同中,同樣設備的存貨代碼要做到一致,否者購銷就脫節。
(三)制度建設是保障。
在業務流程設置完善后,必須建立相關制度來保障相關業務流程運轉。由于一切系統流程的操作都必須由人來完成,而人是有惰性,只有用制度把相關流程操作約定起來,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與操作規范,業務流程才能高質量運轉起來。比如采購管理規定對應明確了采購的流程;出入庫的管理規定就必須明確出入庫的流程及崗位設置。此外,在搭建制度時,需注意制度間的聯系與制衡,比如出入庫相關制度在采購、銷售管理制度中起著橋梁作用。
(四)建立業務財務團隊更有效促進ERP系統的運轉。
在企業內業財融合的實現,直接意味著在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中都有財務人員的參與,同時,各業務人員更要了解財務的規章流程,并在開展業務時為財務提供數據材料。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存在專業技術知識不同,業務人員不可能做到完全認知財務專業知識,財務人員也不可能深入到業務一線中。因此必須要將業務財務團隊建立,確保在開展業務活動時業務人員、財務人員能夠一起溝通、策劃,財務人員和財務部門的保障作用得到切實地發揮。
經過實踐檢驗,財務人員加業務部門助理組建的業財團隊,能夠有效促進ERP系統的運轉。因為業務部門的助理與實際業務更近,同時又有更多時間與財務相接觸。此外部門助理往往具有文檔處理業務經驗,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財務規則流程。更重要的是,財務人員直接面對部門的助理比面對各業務人員更能節省溝通成本。
四、在ERP系統中實現業財融合管理的配套措施
(一)完善對業務部門的效益評估
就當前現代企業的具體發展情況來看,想要在ERP系統中實現業財融合管理,就必須要對業務部門的效益評估完善。首先,現代企業的財務部門需要深入地了解企業的業務流程,尤其是了解基層業務單位,以便在與業務部門開展溝通交流時更加便利,將更有價值的建議提供給業務部門提高業務活動的質量。其次,現代企業可以將業務因素引入到效益評估體系內,以此來將評估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提高,為業財融合的實現提供保障。
(二)改進ERP系統促進信息傳遞
ERP系統在企業內的構建為企業內業務信息、財務信息的順暢傳遞提供了切實保障,但是仍然不可否認大部分企業的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仍需加強交流。值得注意的是,在現代企業內必須要持續改進ERP系統,確保在現代企業業務活動、財務活動發生變化的同時ERP系統也在持續升級,為財務部門、業務部門之間有效地傳遞信息提供保障,避免企業的業財融合實現受到ERP系統的阻礙。
五、結語
在新時代,業財融合有了新的內涵,在不確定的環境中企業如何實現業財融合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目前,在現代企業內業務部門參與融合缺乏主動性、財務深入業務的管理視野有待提高、資金配置不合理等問題阻礙了業財融合。企業可以通過采取完善對業務部門的效益評估、改進ERP系統促進信息傳遞、建立業務財務團隊等措施來達到在ERP系統中實現業財融合管理的目的,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切實保障。
參考文獻:
[1]郭永清. 中國企業業財融合問題研究[J]. ?會計之友. 2017(15)
[2]高磊. 通信運營企業基于客戶效益的業財融合研究及應用[J]. ?時代金融. 2016(23)
[3]劉嘉宏. 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業財融合問題探析[J]. ?財經界(學術版). 2016(15)
作者簡介:
羅廷輝(1985,10-),籍貫:廣東廣州,單位:廣州交信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學歷:本科,職稱: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