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純瑞
摘要:隨著餐飲業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的增加,餐飲企業成為第三產業中的重要支柱。但我國餐飲企業上市融資面臨很大的困難。
關鍵詞:餐飲;上市;新三板
上市基本是每個公司的目標,餐飲業也不例外。然而,與餐飲企業積極籌劃上市的熱情相比,它們的上市之路卻走得異常艱難。我國餐飲企業上市融資面臨以下制約因素:
一、餐飲企業上市的制約因素
1.1 餐企上市門檻的提高
由于對餐飲企業持續盈利能力的質疑,證監會提高了餐企的上市門檻,擬將上市餐飲企業的年利潤表由3000萬元人民幣提高至5000萬元, 并對上市餐飲企業增長率、凈資產、盈利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食品安全的基本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是復雜的 ,其問題主要發生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食品源頭控制不嚴,二是生產者缺乏社會責任感。餐飲企業的擴張之路太迅猛,在飲食的供應鏈上充滿了食品安全的隱患。要嚴格控制食品安全問題,因為飲食業是責任工程,更是良心工程!頻頻曝出的食品安全事故,不僅使證監會提高了餐企上市的門檻,也讓資本市場不再看好中國的餐飲業,嚴重影響了餐企的上市之路。
1.3傳統的餐飲企業難以實現標準化
中國的餐飲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包含八大菜系,廚房技藝工序極其復雜。而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工序復雜的廚房技藝卻使得餐飲企業很難像肯德基,麥當勞那樣達到標準化。從菜品看,快餐最多十幾種,但餐飲企業菜品擁有四百多道;從供應鏈角度看,也至少需要上萬種食材。因此標準化經營是制約餐飲企業上市的關鍵因素。
1.4財務無法進行有效可靠的統計
餐飲企業不同其他行業,其經營中的營業收入一般都是現金,而且不能保證定時定點。再加上,是否開具發票也沒有強制性。此外,在日常的食材采購時,也不能保證每一家供應商都能提供正規的發票。或許這種情況在證監會看來,根本就是無法監管。這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卻是致命的。因為IPO的目的是獲得較高的市盈率,而計算的基礎數據就來自于公司的各項票據。
二、解決餐飲企業上市制約因素的對策
2.1企業經營達到標準化水平
企業可以通過建立中央廚房,對菜品的原材料進行標準化,工業化生產。一是可以集中批量生產,充分保障各家門店的出品品質和口味一致;二是生產出半成品,降低了一線廚房里廚師的工作難度,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三是方便集中采購和配送,加強對各個門店的統一把控。企業還要有一套完整的作業手冊,將所有涉及到的業務、動作、行為,都通過作業手冊明確規范下來。所有門店要按照運營手冊的標準來烹飪菜品和提供服務,從而就可以加強各門店各崗位標準化的執行。
2.2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
餐飲企業應嚴把原材料采購質量關,確保食材符合采購標準。根據國家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對原材料進行驗收、登記,當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時可以追究到責任方,使各方的安全責任意識得到提升。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改進廚房的加工環境。餐企除了要嚴把食材采購關外,在烹飪方法上也將更加重視綠色烹飪,重視烹飪的口味源生性,即指的是烹調菜品時不用過多的復合型調味料,選用傳統調味料烹制天然菜肴,突出菜品的本味。真正做到從田間到餐桌,每一個生產和服務環節都是真正綠色安全的。
2.3正確看待IPO ,理性引入風投
上市不是唯一的路徑,餐飲企業未必要快速發展,有的企業適合高速,有的不適合。企業做得好一定有人愿意來買,一定要有長期的競爭力。上市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階段性的事情,也是退出的方式之一。不應只盲目的關注上市帶來的好處,也應該充分考慮上市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在引入風投的時候,應在充分考慮企業目前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的基礎上,合理確定企業估值,避免由于低估或高估企業價值所帶來的經營風險。
2.4掛牌新三板,曲線上市
由于新三板對掛牌企業沒有硬性的財務要求,使得經營狀況不斷下滑的餐飲企業有了接觸資本市場的機會。一是該系統進入門檻低;二是該系統融資成本低。三是靈活、便捷的融資機制可以解決特別是處于擴張、轉型期的餐飲企業的燃眉之急。當企業達到主板上市條件可轉至主板上市發行股票。
參考文獻:
[1]陳官,湯谷良.餐飲企業終止IPO的財務啟示.[J]財務與會計.2012(6):24-26
[2]李妍.投資人解析餐飲企業上市難 ?風雨“餐飲企業”《中國經濟周刊》2011(9)
[3]董一寒.餐飲企業IPO未過,餐企上市變數叢生.《經濟視野》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