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兵
摘要:電力作為日常生活主要的能源已經覆蓋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是我國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現階段普遍的電器企業針對線路損壞,設備老化等問題的解決方法仍存在不足,本文針對電路線損的原因進行探討,通過降低線損的技術創新探討總結出新技術對于線損的影響。
關鍵詞:輸配電技術;電路線損;電力負荷
電力的輸配是每個電力企業的日常工作,只有將電力更加科學、合理的輸配到每一個地區才能保證用戶的正常用電,電力的輸配是否合理是決定社會經濟的綜合發展的核心因素,所以電力企業針對線損、設備等問題需要秉著結合實際、勇于創新的中心思想進行技術的探索。
一、電路線損的原因
電力系統在正常供電時線路的損壞程度比較大促使電力的總體使用率有所下降,造成整體電力系統很難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同時線損的增加也造成運輸成本的提高,最終導致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遭到破壞。
(一)沒有采用科學的方式
為了使得電力的電能資源更好的服務大眾從而適應社會的發展進度,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一些小型的電氣企業會建立規模較小的發電站以供電力的正常運轉,并且發電站一般會選擇鄉村或者人員密集程度較小的地區,然而電力方面的技術人員在具體的設備施工時并沒有按照規定的標準進行合理的設備配置,這造成運行的電力設備在日常工作中出現嚴重的線損并且常規的線路鋪設距離較長,如果線路一旦損壞需要全部更換,促使線路產生了許多浪費情況,增加了電力的成本。
(二)電力負荷無法均衡
我國的占地面積十分廣泛,對于電力來說每個地區的需求和實際的電力情況均不相同,在電力建設時需要技術人員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電力需求,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技術人員對于這些問題并不重視,遇到一些電力需求較小的地區也不會進行電壓以及其他方面的調整,這促使電力資源被浪費,而急需電力的地區卻得不到電力保障,導致電力負荷不平衡情況出現[1]。
(三)電力基礎設施相對落后
我國現階段的電力系統在建設過程中,許多電路的建設準則相對落后,其主要的原因是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達不到統一,在落后的地區無法大規模的針對電力系統進行資金投入,因此在安裝設備和鋪設電路時通常會采取規模與標準較低的材質,這些低標準的材質經過額定電壓時,自身的電阻會瞬間增大,長期以往非常容易形成線損,造成電路損壞嚴重會導致事故的發生。
二、降低線損的技術創新探討
當下減少線損是電力企業探索的重要內容,除了已存在的電路和電氣設備的理論知識,還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實際的操作進行輔助驗證。
(一)建立完善的電力制度
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除了強大的資金作為基礎還需要制定一個完善的企業制度保證平穩的運行,電力企業亦是如此只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得企業員工更好的完成工作做到勞有所依、工有所得。電力企業作為重要能源企業之一在企業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對于能源的管理,對于現階段的難點制定針對線損的相關政策。在電力輸配上企業需要做到階段分明,把電力輸配的整體過程進行分解并且落實在每一位員工身上做到責任明確,責任到人以實現針對電力輸配的實施監控,避免電力輸配的過程模糊不清造成企業損失。在線路政策的制定上還需要制度的綜合指引力量,促使員工在工作中更有條理性、方向性,除了了解自身的職責意外還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對于工作的積極性,以此增加企業內部的粘合力和凝聚力[2]。
(二)宣傳柔和性輸電方式
柔和性輸電指的是輸電的整體過程中使用柔和性質的輸電系統,應用柔和性可以更好的針對電阻的電流變化進行控制,從而降低電流通過的阻力并且柔和性輸電還可以增加輸電時電流的變化減少其對于電流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電流輸配過程中對于自身電流的把控,以此減少線損的可能性。
(三)合理安排變電站結構
對于變電站來說,科學、合理的機構布局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線損的發生機率,因為在電流日常輸電的過程中如果經過結構不合理的變電站會使得電流的電阻增大并且形成電流磁場,在磁場中電流自身的損耗也會增大,所以設計人員在針對變電站的結構設計時需要針對實際的建筑場地與周圍環境進行不斷的實驗和調整,直至找到最適合變電站的結構設計方案,合理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的降低線損現象的出現[3]。
(四)大力發展電力自動化技術
電氣自動化技術是實現電網運行時的實時監控和運行控制自動化的重要技術手段,是電氣自動化的核心技術。電氣自動化的優勢明顯自身具有針對運行時配電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自動化性質的饋線、電網在運行時的數據應用分析以及電網內部設備的互聯網連接等功用。電氣自動化的構成比較簡單主要由配電主站、配電的終端設備、配電的子站以及通訊互聯網等結構組成。電氣自動化技術在設計時需要充分的利用主要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自愈能力,如果電力發生突發情況和故障自動化技術需要及時進行鼓脹的排查和監測,并且快速的作出反應及時糾正,保障故障對于用戶正常用電的影響降到最低。
結束語
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腳步不斷加快,這些都離不開能源的支持,所以電力企業對于輸配電技術與供電能力的提升需要堅持不懈的探索和研究,這也為電力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巨大的技術支持,輸配電系統作為電力企業的基礎系統企業只有不斷的進行技術提升才能保證電力能夠高校、安全、平穩的輸配到每一個地區。
參考文獻:
[1]楊婧, 辛明勇, 歐家祥,等. 基于大數據的配電網線損定位與評估方法研究[J]. 中國測試, 2019, 045(007):19-24.
[2]鄭玲. 基于節能減排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規劃研究[D].湖南大學,2017.
[3]楊秀峰. 減少線損條件下的輸配電技術創新探討[J]. 電子制作,2016(15):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