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凡, 王如萍, 周 萍
(安徽理工大學第一附屬淮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 安徽 淮南 232007)
異位妊娠是孕卵于宮腔外地方種植、發育的一種非正常妊娠,其中輸卵管妊娠占95%以上,患者主要表現為停經、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等,嚴重時可致內出血、休克,是造成孕婦早期妊娠死亡的重要原因[1]。當前異位妊娠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保守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中以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藥制劑等多見,手術治療包括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具體術式則根據患者病情、生育需求等決定,不同治療方法有各自的適用范圍且對患者影響不同[2,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三種不同治療方案在異位妊娠患者中的應用,旨在觀察不同治療方案對患者影響如何。
1.1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異位妊娠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保守治療組30例,開腹組30例,腹腔鏡組20例,三組年齡、停經時間、孕次、妊娠囊最大直徑、血清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β-hCG)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納入標準:①主訴停經、不規則陰道流血、腹痛等癥狀;②經超聲檢查、血清指標檢查等明確輸卵管異位妊娠;③年齡22~40歲;④孕周<9周;⑤無輸卵管破裂;⑥依從性好,能配合完成相關檢查;⑦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非輸卵管異位妊娠;②輸卵管妊娠破裂、生命體征不平穩;③妊娠囊直徑≥4cm;④子宮形態異常;⑤合并心、肝、腎等功能不全、凝血功能異常等;⑥精神病史;⑦臨床資料不全。
1.2方 法
1.2.1保守治療組:給予米非司酮(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51)300mg頓服,甲氨蝶呤(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20090206)50mg/m2單次肌肉注射,1周后,若β-hCG下降幅度<50%則重復給藥;并輔助中藥殺胚方劑治療,藥物組成:天花粉15g,三棱10g,莪術10g,黃芪15g,赤芍15g,茯苓10g,柴胡10g,丹皮10g,香附10g,川楝子10g,紅花10g,甘草6g,每日1劑,和水煎煮,每次取湯汁200mL口服,每日2次,以1周為1個療程。
1.2.2開腹組:接受開腹輸卵管切除術,行連續硬膜外麻醉,以下腹行長度5cm左右縱向切口,暴露患側輸卵管,進行妊娠部位探查,有粘連先分離粘連,采用鼠齒夾鉗將輸卵管傘端夾住并提起,夾住輸卵管系膜和輸卵管宮交,將患側輸卵管完整切除后,縫扎殘端兩道殘端,檢查殘端無出血后,行腹腔沖洗后,縫合手術切口。
1.2.3腹腔鏡組:接受腹腔鏡輸卵管切除,采用腰麻聯合靜脈麻醉,患者處臀高頭低位,臍孔氣腹針穿刺,建立CO2氣腹,經原穿刺部位注入10mm Trocar,將腹腔鏡置入,行盆腔探查;分別于左下腹行2個切口置入5mm Trocar和10mm Trocar;雙極電凝處理輸卵管系膜及峽部,將患側輸卵管切除后自取物袋取出;常規腹腔沖洗、排氣后,拔除套管,縫合切口。
1.3觀察指標:①血清指標:治療前、接受治療1周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抗凝、離心后留取血清待測,經化學發光法檢測血β-hCG、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采用ELISA法檢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②臨床療效:治療1周后,復查患者血清指標、B超等結果,評價患者治療效果,顯效: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完全消失,尿hCG轉陰、血β-hCG較治療前降低50%以上,B超提示輸卵管包塊消失或減小到30%以下;有效: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明顯緩解,血β-hCG降低到1000IU/L以下,B超提示輸卵管包塊減小到60%以下;無效:腹痛、陰道出血等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血β-hCG無明顯降低甚至升高,B超提示輸卵管包塊無明顯減小甚至增大,比較三組顯效率。③不良反應或并發癥:觀察三組接受治療1周內,與治療直接相關的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發生情況。④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三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⑤心理狀態及性功能:于治療前、接受治療后3個月,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價患者心理狀態;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數評估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評價患者治療前(未發病前)、治療后3個月性功能情況,該量表共19項內容,采用0~5分6級評分,得分越高,性功能越好。

2.1三組一般資料比較:三組一般資料中年齡、停經時間、孕次、妊娠囊最大徑、血β-hCG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一般資料比較
2.2三組治療前后血清β-hCG、P及VEGF水平比較:治療前,三組血清β-hCG、P及VEGF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1周后,三組血清β-hCG、P及VEGF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開腹組、腹腔鏡組血清β-hCG、P及VEGF水平均顯著低于保守治療組(P<0.05),但開腹組與腹腔鏡組血清β-hCG、P及VEGF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三組治療前后血清β-hCG P及VEGF水平比較
2.3三組顯效率比較:治療后1周,開腹組與腹腔鏡組顯效率均為100.00%,顯著高于保守治療組的63.33%(P<0.05),見表3。

表3 三組顯效率比較n(%)
2.4三組治療后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發生率比較:治療1周內,保守治療組出現3例胃腸道不適,1例肝腎功能異常,1例皮疹,與藥物不良反應有關,1例發生妊娠包塊破裂,與治療效果不佳、妊娠包塊繼續生長有關,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0.00%;開腹組術后出現2例傷口感染,1例腸梗阻,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腹腔鏡組出現1例傷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5.00%;三組不良反應或并發癥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χ2=2.743,P>0.05)。
2.5三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住院時間上,保守治療組>開腹組>腹腔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住院費用上,保守治療組<開腹組<腹腔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三組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2.6三組治療前后心理狀態及性功能指數比較:治療前,三組SAS、SDS及FSFI評分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3個月,三組及FSFI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保守治療組SAS、SDS評分降低幅度大于開腹組(P<0.05),FSFI評分降低幅度小于開腹組(P<0.05),但與腹腔鏡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5。

表5 三組治療前后SAS SDS及FSFI評分比較分)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增強及醫療診斷水平提高,異位妊娠早期診斷率得到很大提升,據相關數據指出,80%左右異位妊娠能于破裂前明確診斷[4]。臨床對異位妊娠的處理無非期待療法、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其中期待療法僅適用一些評估風險很低的患者,臨床應用極為有限,對于輸卵管破裂、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患者,選擇手術治療毋庸置疑,但對于未破裂型異位妊娠患者而言,如何選擇一種效果好、損傷小、安全性高并同時能滿足患者保留輸卵管、生育功能等意愿的治療方式,是臨床關注重點[5]。
對未破裂型異位妊娠且有明確生育要求者,臨床采取藥物保守治療并不少見,甲氨蝶呤是當前用于異位妊娠治療最常見且安全性較好的藥物,其對滋養細胞具高度敏感性,可通過阻斷四氫葉酸合成來干擾DNA合成及細胞增殖,促進絨毛壞死、溶解,且對輸卵管組織無明顯破壞,因此甲氨蝶呤長期以來在異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療中有重要應用[6]。米非司酮作為一種孕酮受體拮抗劑,能發揮抗孕激素效應,可促進滋養細胞凋亡,加速絨毛組織、蛻膜缺血、壞死、脫落,是常用的終止妊娠藥物[7]。甲氨蝶呤與米非司酮聯用治療異位妊娠在臨床較為常見,且被認為較單藥治療效果更好[9],但二者對促進盆腔包塊吸收、消散方面效果不佳,而包塊長期存在容易引起盆腔粘連,對輸卵管形態、功能恢復不利,甚至導致一系列婦科疾病。目前,中藥治療在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多,中醫認為氣滯、血瘀在異位妊娠發生、發展中占重要地位,既是其致病要因,又是病理產物,臨床治療應益氣活血、殺胚散結。本研究所用殺胚方劑中,天花粉有殺胚作用,三棱、莪術可破血行氣、消積止痛,黃芪能補氣固表,赤芍能清熱涼血、散瘀止痛,茯苓能利水滲濕、健脾和胃,柴胡可和表解里、疏肝升陽,丹皮能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香附有行氣解郁、調經止痛之效,川楝子能疏泄肝熱、行氣止痛,紅花可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甘草能清熱解毒、調和諸藥,諸藥并用,能共奏殺胚、行氣、散瘀、活血、止痛之功,利于盆腔瘀血塊及胚胎組織吸收、消散。手術原則上是通過輸卵管處理去除妊娠物,常見有切開取胚或輸卵管切除,其中切開取胚更適合有生育要求患者,但術中應保證絨毛等清理干凈[8]。傳統開腹手術效果明確、手術效率高,但存在創傷大、術后并發癥風險高、美觀差等缺點,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且難以滿足女性患者美容需求,其本身更適用于急癥處理;腹腔鏡手術相較開腹手術有以下優勢,其術野清楚,利于絨毛、血塊清理,可減少輸卵管意外損傷風險;術中還可探查盆腔情況,了解患者有無其他疾病,利于指導后續治療;且腹腔鏡手術能避免腹腔暴露于污染環境及紗布直接接觸組織器官,減少輸卵管周圍組織損傷及粘連風險;同時腹腔鏡手術切口小、創傷小,能減少術后感染風險,利于早期恢復,且較開腹手術術后疤痕小,美觀度更好,基于以上優勢,目前腹腔鏡手術在非急癥異位妊娠處理中,有替代傳統開腹手術趨勢[9]。
β-hCG、P是常見妊娠標志物,對異位妊娠患者而言,β-hCG、P要顯著高于非妊娠人群,但明顯低于正常宮內妊娠孕婦,VEGF主要來源于滋養細胞,異位妊娠胚胎發育處于相對缺氧狀態,可刺激滋養細胞表達VEGF,因此其水平要高于正常宮內妊娠孕婦。本研究經回顧性分析,對比藥物保守治療、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三種治療方案對異位妊娠患者影響發現,治療后1周,開腹組、腹腔鏡組血清β-hCG、P及VEGF水平均顯著低于保守治療組,但開腹組與腹腔鏡組比較無顯著差異,從血清水平上反映出手術治療清除患者妊娠包塊效果更好;開腹組與腹腔鏡組痊愈率均為100.00%,顯著高于保守治療組的63.33%,說明手術早期療效較保守治療更佳,與既往研究一致[10]。在安全性觀察中,本研究結果顯示,保守治療組藥物不良反應較輕微,1例因療效不佳發生妊娠包塊破裂,但處理及時未造成嚴重后果,開腹組并發癥主要為切口感染和腸梗阻,經對癥處理可好轉,腹腔鏡組僅發生1例切口輕微感染,經換藥后傷口愈合,此結果提示三種治療方案均有較好的安全性。此外,本研究顯示,保守治療組住院時間要長于開腹組、腹腔鏡組,但住院費用顯著低于開腹組、腹腔鏡組,提示保守治療能減少患者治療費用,但恢復較慢。治療后3個月,保守治療組SAS、SDS評分降低幅度大于開腹組,FSFI評分降低幅度小于開腹組,但同腹腔鏡組比較無顯著差異,提示保守治療對患者身心影響更小,利于患者心理改善及性功能恢復,可能與保守治療對患者生理創傷小、不破壞女性輸卵管等有關,與張芬等[11]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手術治療異位妊娠早期效果較保守治療更好,但保守治療在經濟方面、對患者身心健康影響方面更具優勢,臨床應根據患者情況及需求,合理選擇治療方案,在保障患者療效同時,盡可能滿足患者身心需求,最大程度促進患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