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于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人們向往的美好生活是怎樣的,《民法典》就是怎樣的”,民法典與每個人的一生都關系密切。是調整民事關系的基本法,是完善我國民事立法、健全經濟法制、建立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步驟。《民法典》既是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也為民事和經濟審判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對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我國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的世界“重災區”到現在被稱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在果斷采取措施、快速查找傳染源、迅速隔離救治感染者等方面向世界詮釋了“中國速度”。在采取了“封城”、分區分級精準防控措施之后,牢牢把握社區防控與患者救治兩個關鍵,在各地快速發現、隔離感染者并迅速追蹤出密切接觸者,快速救治感染者。釋放醫治壓力,快速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兩座應急醫院、15家方艙醫院并迅速集結醫護人員,緩解醫護壓力。全面消除疫情,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快速研發疫苗,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說,在中國共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僅僅60天之后,第一個疫苗試驗已經開始,“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成就”。譚德塞總結中國抗疫經驗時說,中國發現疫情、分離病毒、測序基因組并與世衛組織和世界分享的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無法用語言形容。
沒有一座山不能一心一意翻過,沒有一座山脊不能跨過。在全國抗擊新冠狀病毒的斗爭中,有人頂風前進,有人堅守崗位,有人堅守家園。我們堅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打贏防疫攻堅戰!
編輯 趙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