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夏日炎炎,偶然讀到楊萬里的“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我仿佛置身于詩人所描繪的環境,一句“時有微涼不是風”讓人覺得微涼襲來,心神安寧,燥熱的感覺一掃而光。
如此看來,古詩詞里也可以乘涼。我忍不住從書架上抽出經常讀的唐詩和宋詞,細細品讀起來。我讀到王維的“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讀到蘇舜欽的“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還讀到白居易的“何以銷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蘇軾的“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夏意濃濃,心境悠然。
沉浸在古詩詞里,人就像一尾魚沉在水中,暢快淋漓。循著平平仄仄的韻律,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簡潔的文字中慢慢暈染開來。眼前仿佛出現了意境深遠的圖畫,濃濃淡淡之間全都是悠然自在而意蘊豐富的情懷。古人的生活場景又一次通過文字再現,我仿佛回到了“從前慢”的時代——竹林、清風、涼席、樹陰、微雨,這些被我們忽略的景物,重新煥發出活力和詩意。
沉浸在古詩詞里,我的心隨著古詩詞穿越了古今,穿越了天南地北,抵達了海角天涯。詩人對季節的變化極為敏感,每一個細微的時令特征都會被他們捕捉到。春風又綠江南岸,綠樹濃蔭夏日長,無邊落木蕭蕭下,北風吹雁雪紛紛……優美的詞句把季節的變遷展現出來,詩人的各種微妙情感也得以展現。讀到關于冬天的古詩詞時,我像是突然間置身天寒地凍之中,涼意襲來,暑氣頓消。我忽然頓悟,應該在夏日里讀些與寒冷有關的詩詞,待到冬天時,再讀些有關溫暖的詩詞。這一點頗為耐人揣摩,正如我們的生活,陷入低谷要心懷光明和憧憬,而身在高處卻要保持冷靜和警醒。換句話說,任何事物都應該在矛盾中達到某種平衡。
沉浸在古詩詞里,游走在古典的畫面中,時光如詩,雅韻流長。我想古詩詞之所以能給人帶來清涼之意,是因為這些美麗而優雅的句子能夠讓人安靜下來。一顆心安靜下來,自然就能感受到涼爽。如今更多的人習慣在網上走馬觀花地閱讀碎片信息,那些浮光掠影會讓心越發浮躁;還有一些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網上的喧囂之音中。但無論怎樣,應該留一段時間給自己的心靈,在某一段安靜的時間里,靜靜地讀讀古詩詞。
夏夜暑退,清風蕩漾,明月皎皎,疏星點點。讓我們捧起古詩詞,在古老的旋律中品讀經典,感受絲絲清涼吧!
編輯 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