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東
青少年由于學習壓力大,為了考試、升學奮筆疾書,用眼過度的問題較為嚴重,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多去戶外運動,才能有效避免近視。然而對于預防近視的方法你真的掌握了嗎?
從孩子的視力發育規律來說,每個正常孩子出生時都自帶300~400度的高度遠視,隨著身體發育、眼軸變長,遠視逐漸消退,在5~6歲左右轉為正視眼,如果視力保護得不好則會發展為近視眼,到小學高年級正是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有時候近視一年可以增長75~100度。
近視的成因很復雜,目前公認的主要有遺傳和社會兩種因素。遺傳因素方面,研究認為父母雙方都是近視眼的孩子近視的發病率較高,父輩近視還可能會使孩子近視的發生提前。社會因素對近視發生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其中缺乏足夠的戶外運動是關鍵,而近幾年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如果孩子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眼球調節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加上戶外活動時間不足,導致遠視力儲備不足,便可更早地發展為近視。
青少年近視提前發生,預防近視的關口也應前移。家長應保護好青少年的遠視力儲備,讓他們多看遠處、少看近處,每看20分鐘近距離的東西,就需要看6米外的綠植20秒鐘或閉眼休息片刻。
讓眼睛經常沐浴在大自然的光線下,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因為在充足的自然光線下,瞳孔會變小,景深加深,模糊減少,從而抑制近視的發生。但盡管不少家長知道戶外活動是預防近視最有效的方法,卻不知道還有小竅門,即每天至少戶外活動2小時,分開多次比一次性的效果更好。眼睛的結構很簡單,只是起到“照相機”的功能,之所以看到生動的影像,是因為有大腦處理視覺信號。如果長期在室內,大腦會覺得人體不需要遠視力,所以室內外環境變化較大,有利于大腦的調節。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少看電子屏幕。另外,強烈推薦家長培養孩子打羽毛球、乒乓球的興趣。
進行羽毛球、足球、乒乓球、呼啦圈、跳繩等戶外運動時,眼睛更喜歡“遠距離”和“視覺追逐”,在焦點來回切換中,眼球的調節作用更好。此外,紫外線的照射會激發人體多巴胺分泌,而多巴胺在近視發生和發展上能起到預防作用。因此,少量多次地去戶外放松,不僅不會耽誤學習,反而能起到勞逸結合、預防近視的作用。
在家學習時,家長應該確保青少年學習的環境光線,學習時背景要亮,臺燈的光線也要足夠明亮,但不要太刺眼。要幫助青少年養成端正坐姿和每天做2次眼保健操的習慣,不要走路、坐車時看書或手機。
家長要經常帶青少年做眼部篩查。發現孩子視力不良時,及時到醫院進行散瞳驗光,10歲以下的孩子眼睛肌肉調節能力強,不散瞳難以驗出準確度數,驗光需用眼藥水或眼藥膏散瞳,瞳孔散大之后進行驗光。散瞳期間,自覺畏光,視近困難均屬正常現象,散瞳停藥之后,大約2個星期瞳孔才能恢復正常,即可配鏡。11~14周歲的青少年可使用快速散瞳驗光,散瞳只需半個小時左右。瞳孔可在4~5個小時之后恢復,恢復之后擇日進行驗光復查,便可進行配鏡。然而常有家長抗拒給近視的孩子配鏡,擔心“越戴近視越深,眼球也會變形”。其實眼球變形不是戴眼鏡引起的,而是部分近視患者的眼軸變長導致。如果不及時矯正,近視則會越來越嚴重。
青少年配戴眼鏡應有寬廣的視野,盡量不要選擇會產生陰影及視線死角的鏡框,鏡框應大小適中。配鏡最好選鼻托較高款式的鏡框架,或者鼻托可調的鏡框架。否則,鏡框架鼻托低,眼鏡易貼向眼球,甚至碰到睫毛,導致眼睛不適。在材質方面,最好選擇樹脂鏡框架,因為這種鏡框重量輕,鼻托也比較低,在配戴時不會影響鼻梁骨發育。鏡片的光學質量也會影響到視覺質量,因此青少年要選擇透光率好的鏡片,避免使用劣質鏡片導致近視程度加重。從安全的角度來說,應該選擇硬度高、不易碎的樹脂鏡片,而不用玻璃片,這樣可以避免由于鏡片破碎造成的眼外傷。
編輯 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