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若水
在日常心理咨詢實踐中,很多青少年是經過心理咨詢才走出了手淫的陰影。時至今日,不知還有多少年輕人蒙受“手淫危害論”之苦,但愿這個故事可以幫助更多年輕人擺脫手淫的陰影。
心理咨詢室里,一個男孩坐在我的對面,幾次欲言又止,似乎有難言之隱。我努力平和著他的心態,排解他的顧慮。經過較長時間的溝通,他才初步消除了心理壓力,并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我今年上初三,有一個羞于啟齒的‘心病。我對性方面的知識莫名其妙地好奇,剛知道一點就想入非非。上初二后的一天晚上,我第一次遺精了,那種特別的感覺讓我沉迷,后來才知道那叫手淫。我內心非常自責,感到自己墮落了,并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后來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都說手淫是有害身心健康的行為,有時我也會出現書中描寫的癥狀,比如頭昏、眼花、耳鳴、失眠、萎靡不振,我就更加擔心自己發育不正常,會給以后的生活增添煩惱。請您告訴我,手淫的人到底是不是道德敗壞?是否有害健康?我怎樣才能戒除手淫?”男孩說完抬頭看我一眼,長出一口氣。
“很感謝你的信任。”我微笑說,“你是個好孩子,你的恐懼和痛苦有點‘自作多情!”男孩的眼睛一亮,隨后又露出疑惑的目光。
我首先介紹了性科學方面的相關知識,使他確信不會有發育不正常的問題,今后的性生活和生育問題均不會受到影響。男孩松了一口氣,急切地等待我繼續說下去,于是,我較全面地談了關于手淫的問題。
“手淫是對性沖動的發泄,是解決性欲的一種方式,是沒有異性參與的自發性行為。男生手淫往往開始于無意中玩弄生殖器,或衣褲太緊刺激生殖器后,發現這樣可以帶來性快感,又加上生殖器官和性腺發育成熟,性沖動強度增加,因而情不自禁地產生自慰行為。據波蘭性學家伊莫林斯基調查,93.6%的男孩和44.8%的女孩都有過手淫行為。另外,科學家對有無手淫習慣的人進行大量對比研究后證實,是否手淫與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精神發育不全等心理疾患,與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哮喘等心身疾病均毫無聯系。因此,作為一種伴隨正常的性發育而產生的性活動,手淫只要是適度的,可以認為是一種合理的解除性緊張的方式。”
“但是,由于心理衛生學知識的普及不夠,社會上至今還流行著一些聳人聽聞的‘手淫危害論,這就使許多有手淫行為的青少年陷入了恐懼、驚慌的境地,并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學習與工作。其實,手淫的害處不在于手淫本身,而在于從小受到‘手淫危害論的嚴重影響,即認為手淫是‘犯罪與‘墮落的,是‘不可饒恕的惡習,更是引起各種嚴重疾病的‘罪魁禍首。正是由于這種錯誤認識,一些有手淫行為的青少年往往陷入自責、恐懼和犯罪感的心理深淵而不能自拔。”
聽到這里,男孩深有感觸地點了點頭,臉上漸漸舒展開來,沒有了開始的羞怯和難為情,而是一種自然專注地探求科學知識的神態。我繼續著這個話題——
“手淫不僅不會影響性發育,還是性心理和性生理成熟的一個標志。不少青少年常常談到手淫給他們帶來的各種‘癥狀,但那絕不是手淫造成的,而是他們對手淫‘危害的恐懼帶來的焦慮,繼而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于是便有了頭昏眼花、耳鳴、心慌、失眠等一系列癥狀。而那些視手淫為正常行為者,則不會出現諸如此類的‘癥狀。他們會十分坦然地面對自己的生理需求,把它掌握在一個恰當的頻率之下,作為充分休息和放松的一種手段。比如有人把它作為催眠的手段,因為手淫之后是很容易入睡的。但是如果心態不平和的話,就會導致‘心病。
“‘手淫危害論的偽宣傳,是使成千上萬青少年陷于痛苦的真實原因,也是使手淫變得難以節制的心理原因。禁果永遠分外甜,但越害怕,越遭禁,吸引力也就越大。英國教育家尼耳就一針見血地說過:‘手淫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禁止手淫。”
“那么,究竟頻繁手淫是否有害呢?”男孩問道。“實際上,早在19世紀中葉,德國著名醫生葛里就曾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提出了如下看法:手淫所致的害處,并非是由于手淫本身所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于一部分意志薄弱、心理狀態不穩定且敏感的人,在手淫后所產生的一種恐懼心理反應。因為社會上對手淫看法的誤解,以及種種邪惡流傳的影響,這種人首先在內心埋下了陰影,一旦發生手淫后,便會導致自我譴責和自我貶抑的‘內疚感出現,雖然當時決心改正,但由于心理上的自發沖動,又可能再犯。于是,‘從善的心愿又遭到挫折。就是由于這種反復出現的矛盾心理狀態,最后可導致心理上的損害,進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性心理異常癥狀。
“可見,所謂頻繁手淫的危害實質上是一個心理問題,同樣是‘手淫危害論的影響給青少年帶來的沉重心理負擔所至。所以,應該徹底破除‘手淫危害論。這是從根本上消除所謂手淫危害和節制手淫的對策。”
男孩再一次長長地松了一口氣:“我再也不會相信‘手淫危害論了。”他又轉而問道,“不過,我還是想戒除手淫,我該怎么做呢?”
“不錯,手淫無害,當然不等于必須手淫,更不等于過度手淫。不過,手淫根本是無需戒除或禁止的自慰行為。一旦你把手淫當成一件平常事,你的心病也就沒有了。在心理咨詢實踐中,凡是破除了‘手淫危害論,消除了心理壓力的同學,都很快地走出了手淫的陰影。”
“我會努力的,謝謝您幫我走出手淫的陰影!”男孩笑得非常燦爛。
和他告別之后,我的思緒難平。在我的心理咨詢實踐中,很多青少年是經過心理咨詢才走出了手淫的陰影。時至今日,不知還有多少年輕人蒙受“手淫危害論”之苦,但愿這個故事可以幫助更多的年輕人擺脫手淫的陰影。
編輯 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