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凡
這個時代的青少年,他們在想什么?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又是什么樣子的?是從父母的視角來看?以社會的眼光來對待?還是以某些影視劇的符號化表達?題材的碰撞和創新,當網球運動熱遇到青春校園,體育競技校園劇《奮斗吧,少年!》,聚焦網球運動,圍繞網球競技講述一代年輕人追逐夢想、奮力前行的青春故事,通過體育精神來表述青春,傳遞拼搏、勵志的正能量,在養眼之外讓屏幕前的年輕人有所受益,并給了我們一個認識當代青少年的獨特視角:不再是無病呻吟,更不是所謂的傷痛青春,而是充滿熱血、滿懷激情、積極向上,為夢想努力拼搏的青少年的群像。
隨著冬奧會、亞洲杯等一系列重大賽事的臨近,中國的體育產業早已經駛入快車道,網球運動也隨著這些年的普及逐漸成為大眾喜愛的運動形式之一,尤其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據統計,國內青少年網球賽事快速增長,A級賽事在2018年就有超過200場,而這背后是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學習網球以及青少年網球培訓活動的火爆:根據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中國網球協會少兒網球發展聯盟的個人注冊會員已達2萬余人,較3年前增加了6倍。
網球運動是一種球類運動,通常在兩個單打球員或兩對組合之間進行,球員在網球場上隔著球網用網球拍擊打網球。網球運動的由來和發展可以用4句話來概括:孕育在法國,誕生在英國,開始普及和形成高潮在美國,盛行全世界,被稱為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現代網球運動誕生于19世紀的英國伯明翰,最初被稱為是“草地網球”,此后網球運動得到了飛速的發展,1877年首個大滿貫賽溫布爾登錦標賽創立,隨后是1881年的美網、1891年的法網以及1905年的澳網,即網球四大滿貫賽事。
網球是由比賽、賽局和搭檔組成的。傳統規則是,參賽者必須贏6盤比賽(或者在特殊情況下是7盤)來贏得一局,為贏得比賽必須贏2到3局。每次比賽開始前雙方都是0分,球員的第一次得分記15分,第二次記30分,第三次記40分。如果第一個球員贏得了40分,而他的對手只有30或更低,那么他可以通過贏得下一球來贏得這盤比賽。如果兩名球員都得了40分,比分就會被稱為“平分”,他們必須一直打到其中一個選手贏過對手兩個球。

1.握球拍。基本握網球拍的方式是“歐洲式握拍”,就像你握一個錘子那樣握住球拍,食指的關節放在球拍上,由拇指和食指頂構成“V”字型。對于左撇子來說,關節應該形成四個角。這種握法在發球和打球時是最理想的,對于初學者來說,學習握球拍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2.調整自己的位置來擊球。站位在打低球和截球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很輕松地左右移動和擊球。如果你伸手去截球或者在球場上全無準備,當球從你面前飛過的時候你是不會及時擊到球的
3.使用正手拍。先使用你的慣用手擊球,就像你在與它握手一樣,然后將你的腳從主導側邁出一步。把你的慣用手放在身后,這樣可以隨時擊球,你需要這個動作使正手產生沖量。轉向側面,這樣肩指向的方向就是你想要球飛出的方向。
4.利用反拍打球。用兩只手打反拍是最容易掌握的,用慣用手握球拍,就像你握著一把錘子一樣,手應該握在球拍手柄的底部,用非慣用手握球拍時,將另一只慣用手也放在球拍上。扭腰,將球拍移到你的非慣用側,慣用手應該正對球網,肩應該面向你希望球飛去的方向,彎曲膝蓋可以產生更多的力量。
5.完美的發球。在底線后面、球場靠中間的位置發球,此時你的非慣用腳需要擺在前面,將網拍握在慣用手上,肩膀面向你希望球飛向的方向,你可以在地上拍幾次球,來讓球的彈跳逐漸穩定。
6.回到發球區。回到發球區,站在對手對角線一邊的球場,第一次發球時,你可以站在底線,第二次發球時,站在底線稍靠內一些的位置。使用兩只手握住球拍,你的慣用手應該放在球拍把手的底部,用雙手握住球拍會使你在對方發球的情況下迅速回擊。
1.在過頭頂的位置擊球。頭頂擊球是當其他選手將球打得高過頭部時你需要使用的打法,你的目標是讓球落在對方一邊。打一個完美的頭頂球單單移動步法是不夠的,球飛到了你的眼前,它飛過來的樣子就像一個發球一樣,那就把它當做一個發球來處理
2.掌握上旋球打法。掌握上旋球的打法可以幫助球彈跳得更高、更快。使用上旋球打法,不要正面擊中球的中心,使用球拍擊打球的側面或頂端,使球有旋轉向上的弧度,而不是朝著一個方向直線前進。你應該學會正手拍和反拍上旋球,但不可在接球時使用。
3.學會切球的技能。切球是一種可以改變球的方向使其倒旋的技巧,也會減小球在運動路徑上的速度,使其失去足夠的動力。這樣它就會“死”在對手的球場內,使你有機會得分,如果你和你的對手一直在底線內,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擊一個對方打過來的切球時,這是特別有效的。
4.打其他形式的網球——雙打。雙打是每隊里有兩個球員,不同于單打比賽必須擊球到單打線內,雙打中除了單打線和雙打線之間的細長地帶也被認為是界內之外,計分規則和球場與單打都是相同的。雙打中每個球員仍然有發球到對方發球區的權利,以及在底線內或外緣打球的權利。
編輯 趙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