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專利 知識產權 發展 專利申請 發明
作者簡介:孫偉峰,深圳市銘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065
當今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持續更新,而科學技術正逐漸成為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具體表現,專利作為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外在表現,能夠對我國的知識產權及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推力。而隨著我國國家軟實力的逐步提升,我國已將由專利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上升到了戰略性的高度,但與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差距,怎樣才能更好的推動我國專利發展值得我們深思,本文根據我國專利發展情況,對專利發展戰略進行簡單探討。
專利作為科學技術創新的重要指標,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國家在專利范疇的發展水平在該國家的專利申請數量上有著直接的體現,誰先發明出來就可以先申請專利,這樣就可以在國際技術領域占有絕對優勢。專利申請是對發明者研究成果的一項基本法律保護,其具有一定的獨占排他優勢,專利發明也是國與國之間無硝煙的戰爭。因此,發達國家通過自己發達的技術與雄厚的經濟力量對專利技術進行層層保護,以期在世界市場經濟中占有絕對優勢。而發展中國家在加快提高自己專利技術的同時,同樣也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的軟實力競爭壓力及對先進科學技術的技術壁壘。因此對專利的發展與競爭對各國間的軟實力競賽來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代表著以科學技術為表象的國家經濟素質即國家綜合實力的強度,也從側面對國家的主權安全與經濟安全起到一定程度的維護作用。
1984年我國《專利法》通過全國人大舉手表決得以順利通過,自《專利法》實施以來,我國的專利制度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經歷了1992年、2000年和2008年的3次較大的修訂后,現已不斷完善成熟。從1987年至今,我國國內外專利申請受理量和授權量、國內專利申請量逐年增加(見表1),國內外專利的申請受理量由1987年的26078件增加到2018年的4323112件,增長了165.8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8.57%。專利授權量從1987年的6811件,增長至2018年的2447460件,與1987年相比增加了359.4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1.67%。國內專利申請量從2010年的1032859件增加至2018年的4146772件,與2010年增長4.02倍,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8.98%。
關于修改《專利法》的有關決定在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中順利通過,且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開啟了我國專利制度上新的里程碑。通過三次對專利法的修改不僅嚴格遵守了國際專利制度,更好的與國際進行對接,而且專利法的修改完全符合TRIPS協議中的有關規則,使得專利修正法既從我國本國實際國情出發,同時還提高我國自主創新的能力。從一定程度上來講,對于專利法的第三次修改具有更加靈活、針對性等特點,更好的結合我國的國情。新專利法的施行,為我國專利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并且使我國的專利市場更加規范,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知識產權行業的發展,并推動科學技術的更新。
在對國家軟實力進行戰略提升的諸多要素中,以專利為代表的知識產權型戰略是整體國家軟實力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以專利為代表的知識產權戰略,對國家的軟實力及核心競爭力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對專利相關的政策與制度進行完善與修改時,應與我國經濟及科技發展現狀進行充分結合。將法規和政策更加細致化、適用化,更好地推動科技經濟的發展;使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科學技術領域的差距逐漸縮小。并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浪潮中占得一線先機;同時積極沖破發達國家為我國所設置的科學技術壁壘。如何更好的發展民族高科技產業,提高民族工業核心競爭力;如何使我們的專利戰略既符合國際的相關規則又不失靈活,積極協調參與國際間合作,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要積極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方法,在利益上又應維護我國的利益,保持長期的競爭意識,爭取市場的最大份額,確保我國經濟安全,轉變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使我國的經濟增長點更加符合現行的科學技術創新模式,并適應科學技術及經濟增長的新常態,從而將我國建設成更加完善的創新型國家。將專利發展提升到提升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就必須使我國國民從意識上認識到專利的重要性。只有尊重科學發明者并尊重科學發明者的發明成果,才能使科學技術研究者具有更佳充足的發明創造熱情。同時也使我國真正成為以科學技術為國家實力代表的科技創新型大國。
目前我國正處于創新型科技發展與國民經濟相融合的關鍵過渡時期,此時應更加充分的發揮專利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所帶來的巨大科技產能。通過對科學技術與更加完善的專利領域支持,增加科學技術人員的研發激情與熱情,進而推動我國軟實力逐漸增強。并以此為契機,將創新型資源進行更加完善的資源匹配,從而使我國真正成為以創新技術引導科技及經濟發展的創新型國家。并從以上角度出發,對專利的數量及質量進行雙重的關注,對由專利產生的實際績效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對我國專利數量的增長趨勢進行密切的動態跟蹤,提升我國知識產權范疇中有效專利的占比。進而使我國專利的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以此對我國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起到有利的資源背書作用。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逐年增長并開始逐漸超越西方發達國家。而近十年,我國在邁入萬物智聯的智能時代過程中,專利申請量及有效專利的數量更是呈井噴式發展。不僅縮小了我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科學技術差距,在某些領域甚至反超發達國家并處于世界前列,極大的增加了我國的經濟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張明龍.我國專利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J].發展,2008(11):8-119.
[2]唐振鵬,張艷琳.我國專利發展現狀統計分析[J].東南學術,2010(9):118-125.
[3]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信息[EB/OL].http://www.cnipa.gov.cn/tjxx/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