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苗

6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出席參議院衛生、教育、勞工與養老金委員會聽證會。(新華社發,凱文·迪奇 攝)
隨著美國各州陸續開始經濟重啟進程,多地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再次出現明顯增長。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美國最近6天的新增確診病例均超過4萬例。截至北京時間7月6日9時,美國確診病例總數已超287萬,死亡人數超過12.9萬。
這意味著美國是目前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根據世衛組織最新數據,目前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103萬例,美國的確診病例總數約占全球確診病例總數的1/4左右。
該數字還只是通過檢測確診的數字。據美國福布斯新聞報道,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前局長戈特利布近日表示,美國每天新增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可能已經達到了40萬至50萬,比現在公布的數據要高出很多,只是美國沒有能力檢測出來這么多確診病例,所以就沒有發現。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近日說,不能保證明年初美國能拿出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這位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的重要成員認為,美國沒有完全控制住疫情,其發展趨勢“非常令人憂慮”,如果形勢無法得到扭轉,單日新增病例可能會高達10萬例。
美國疫情為何反彈如此劇烈?問題出在哪里?
首先,美國聯邦和地方政府重啟經濟心太急。
在聯邦層面,正在尋求連任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因美國疫情連日來加速惡化,其選情開始遭受沖擊。
這在民調上表現最為明顯,根據7月1日發布的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民調結果顯示,僅有12%的美國人對國家的現狀感到滿意,有87%的人表示不滿意。
從籌款看,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兩黨總統候選人于7月1日各自公布了6月的競選籌款數額。拜登籌集了1.41億美元,特朗普籌集了1.31億美元,二者籌款額相差1000萬美元。此前,拜登5月籌款數額首次超過特朗普,共多出600萬美元。這也是拜登連續第二個月超過特朗普。
而迫于以上壓力,為競選連任創造條件,包括總統特朗普在內的一些聯邦政府官員此前鼓勵各州盡快“解封”和“重啟”,這獲得了一些共和黨人執政州的積極響應,而如今這些州疫情反彈尤為嚴重。
例如,共和黨籍得克薩斯州州長阿伯特早在4月中旬就宣布該州第一批恢復運行的企業、機構名單。他當時表示,該州將從此逐步恢復經濟運轉。如今,得州州長阿伯特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流露悔意:“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改變一件事的話,那就是放慢開放酒吧的速度。”
不少美國民眾也批評說,正是政府此前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就著急“重啟”,留下巨大隱患,才招致疫情迅速反彈,害得此前付出的抗疫努力也都白費。
近期一段佛羅里達州棕櫚灘關于是否應該下令佩戴口罩的視頻,火爆全美社交網絡。聽證會上,人們給出拒絕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的各種“奇葩”理由:口罩會殺人、背叛了上帝、灌輸政治教條等。聽證會現場的政府官員都無奈了。
為了不戴口罩,美國人總是能有各種理由。造成這樣的現象,原因之一是特朗普不重視。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4月開始建議人們在公共場所戴口罩或者遮蓋面部,以幫助防止病毒擴散。當時特朗普向媒體表示,他不會遵從這一做法。白宮此前也為特朗普不戴口罩的做法辯護,稱每一個與他接觸的人都是經常接受新冠病毒檢測的,特朗普本人也是。

7月4日,人們戴著口罩走在美國紐約第五大道。(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可以這樣說,很多美國民眾選擇不戴口罩,與特朗普的“示范”作用不無關系。但隨著美國疫情反彈,越來越多公共衛生專家及兩黨議員呼吁民眾戴口罩。在7月1日的采訪中,特朗普改口稱“我完全贊成戴口罩。我認為戴口罩非常好”,戴口罩的自己看上去像“獨行俠”。
原因之二是普通美國民眾不上心。特別是很多美國年輕人依然我行我素,因為擔心會失去朋友而繼續像以往一樣搞聚會、下酒吧,因此年輕人確診比例在近期呈現快速上升態勢。這可把美國的主流媒體急壞了。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不斷采訪確診的年輕人現身說法,告誡同齡人一定要戴口罩,不要下酒吧,不要搞聚會。一些美國州長更是直接下令公共場合一定要戴口罩,否則就會予以懲戒。
目前,蔓延全美的種族歧視抗議、騷亂和暴力沖突已經持續一月有余,仍未平息。持續的抗議示威已經影響美國新冠疫情防控,雖然抗議者們大多數都戴口罩,但由于人數眾多、地方有限,他們幾乎是人擠人,根本無法維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參與者離得很近,如有病毒攜帶者在場,那么即便是在戶外,其他人也會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大聲說話、唱歌、喊口號都會向空氣中釋放更多飛沫,而催淚瓦斯和胡椒噴霧會讓人流鼻涕和咳嗽,這些都有利于病毒傳播。
此前,已有多位官員及專家憂慮大規模人群聚集會毀掉此前的抗疫成果,導致疫情二次暴發。
美國新冠疫情發展到這般田地,抗疫不力已是美國大部分人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正如美國輿論認為的那樣,無論有多少理由,美國抗疫之所以走到如今窘境,與政府應對遲緩、政策錯亂關系最為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