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摘要]:目的:探討對帶狀疤疹患者施以中西醫治療過程中給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帶狀疤疹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隨機分組,臨床在中西醫治療過程中研究護理方式期間,對照組選擇基礎護理;觀察組選擇綜合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止皰時間、止痛時間以及結痂時間。結果:同對照組帶狀疤疹比疤時間、比痛時間以及結癡時問對比,觀察組明顯縮短(P<0.05)結論:帶狀疤疹患者在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期問,護理人員對其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于比疤時問、比痛時問以及結癡時問縮短可以做出充分保證,從而促進康復。
[關鍵詞]:帶狀疽疹;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0)04-174-01
帶狀疤疹作為發生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主要因為病毒使得患者呈現皮膚炎癥的現象,在病癥逐漸發展后,于全身延伸,癥狀主要集中于水疤癥狀以及丘疹癥狀,在患病過程中,患者會呈現程度有所小同的疼痛感。臨床對于此病在治療期間,以中西醫療法的應用最為普遍,為了使得疾病療效獲得顯著提升,期問配合給予護理干預表現出顯著價值。本次研究將確定最佳方法對帶狀疤疹患者進行護理,以此說明綜合護理應用的可行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帶狀疤疹患者作為實驗對象,采用抽簽法分組,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齡59-85歲,平均年齡(77.25±3.19)歲;屬于軀干部、頭面部以及肢端部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2例、10例以及9例;病程28天,平均病程(4.25±1.25)天;觀察組中男性22例,女性9例;年齡60-86歲,平均年齡(77.29±3.22)歲;屬于軀干部、頭面部以及肢端部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3例、11例以及7例;病程29天,平均病程(4.29±1.26)天;此次研究均獲得倫理委員會同意,對于知情同意書,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完成簽署;對兩組性別、年齡、患病位置以及病程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在進人醫院后,臨床均選擇中西醫結合療法進行治療;在此過程中,臨床研究護理方式期間,對照組選擇基礎護理方法;觀察組選擇基礎護理加綜合護理。
1.2.1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患者在患帶狀疤疹后,會呈現劇烈疼痛感,從而呈現情緒惡劣以及脾氣暴躁的現象,因為表現出低落情緒,生活質量以及社交能力嚴重下降。此類患者會呈現沉重心理負擔,甚至萌生自殺想法。對此護理人員需要給予心理治療以及護理干預,以將疾病恐懼感以及憂慮感顯著消徐。護理人員選擇鼓勵、解釋以及安慰等系列方法,將患者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將機體抗病痛能力增強。此外,對于患者的自尊需要充分維護,諸多患者害怕疤疹對容貌造成損害,對此護理人員需要進行耐心解釋,將患者內心恐懼感充分消除,使得患者急躁以及焦慮情緒消除,使得痛感注意力分散,心理抗病痛能力顯著增強,疼痛感顯著緩解,疼痛閾值顯著提高。
1.2.2給予皮膚護理干預
護理人員要求患者所穿衣服材質為棉質,保證寬松,避免呈現衣物摩擦的現象。此外,需要將衣服換洗頻率提升,對指甲進行修剪,防止將皮膚抓破后呈現感染的現象。患者表現出水疤以及分泌物后,需要對水疤完整性做出保證,將感染顯著減少,將皮膚暴露,確保能夠自然晾干。
1.2.3給予眼部護理干預
病毒在對三叉神經眼支造成侵犯后,會呈現眼結膜脹痛以及紅腫癥狀,需要展開抗病毒治療,如果需要,安排眼科醫生會診,避免呈現眼底損傷的現象吼
1.2.4給予飲食護理干預
因為患者表現較低抵抗力,需要確保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以及高維生素,對于刺激性食物禁比進食。
1.2.5給子半導體激光照射干預
半導體激光表現出較強的穿透力,針對機體刺激作用極為強烈,使得神經末梢興奮性顯著降低,確保肌張力保持松弛,以對局部血液循環加以促進,將疼痛感顯著緩解,避免呈現感染現象。對于每部位進行10分鐘照射,照射頻率為每天一次;如果呈現眼帶狀疤疹現象,則照射過程中,需要對雙眼進行遮擋,將眼部刺激顯著減少。
1.2.6給予中醫護理干預
①在針刺過程中,需要根據醫囑認真展開,施針期間,需要對患者反應認真觀察,明確是否呈現彎針、暈針以及斷針的現象,完成后,對針刺時間、穴位以及感受加以記錄;②在刺血拔罐過程中,需要按照醫囑進行,合理進行體位選擇,將拔罐位置充分暴露,做好保暖措施,對隱私進行保護。對拔罐時間、位置以及皮膚表現等加以認真觀察。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止皰時間、比痛時間、結癡時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對護理結果展開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同對照組止疤時間、止痛時間以及結癡時間對比,觀察組時間明顯縮短(P<0.05)。見表1
3討論
帶狀疤疹于各個年齡段均會出現,老年患者在患此病后,呈現出疼痛癥狀顯著、病程長以及后遺神經痛發生率高的特點。個別患者表現出較大的發病面積以及較差的機體免疫功能,皮損無法做到快速愈合,日常生活受到極為嚴重影響。
臨床醫師選擇中西醫結合方法對帶狀疤疹進行治療,針對體表現出的刺激作用較為強烈,對細胞膜通透性會產生影響,針對系列酶能夠有效刺激,將其活性顯著增加,針對神經體液系統以及神經末梢可以顯著刺激,從而使得神經末梢興奮性顯著降低。為了使得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提高,對患者配合給予護理干預意義顯著。
護理人員針對帶狀疤疹患者在護理期問,需要依據發病特點,在對基礎疾病觀察的過程中,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預,對疼痛閉值.以及皮損癥狀進行全面評估,避免呈現創面感染現象,并且確保疼痛感可以獲得緩解以及消除,從而使得疾病痛苦感顯著緩解,對于康復顯著促進,使得生活質量明顯提升。
綜上所述,帶狀疤疹患者在接受中西醫結合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給予綜合護理,對于止皰時間、止痛時間可顯著促進,從而證明綜合護理干預應用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陳花,洪小萍.中醫護理對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康復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33):112-113.
[2]馮智華,陳琳疼痛護理干預在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3):4781-4782
[3]蔡桂麗.護理干預對帶狀皰疹伴周圍神經疼痛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6(09);1279-1280.
[4]鄧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的治療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38):19+25.
[5]馮娓娓.老年帶狀皰疹的護理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