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卿,賈力莉,牛艷艷,楊 鈐,賴永健,馮瑪莉
(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山西 太原030012)
失眠癥通常指睡眠時間和/或質量不能滿足患者身體需求而使其日間生活和工作受到影響的一種病證,以經常出現睡眠障礙為主要特征。西醫治療失眠主要以西藥為主,存在遠期療效不佳、不良反應大、易反復發作等缺點。中醫治療失眠具有獨特優勢,通過內服中藥或復方有效改善失眠癥狀,不良反應少,遠期療效好。中藥藥理學研究表明,五味子木脂素類化合物具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1]。本研究探究連翹、牛蒡子、五味子、細辛、厚樸、梔子、黨參、杜仲8種木脂素類中藥的鎮靜催眠作用,以期為中藥治療失眠的新藥研發提供基礎理論參考。
1.1 藥物與試劑 連翹、牛蒡子、五味子、細辛、厚樸、梔子、黨參片、杜仲均取自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草藥房,且經山西省藥品檢驗所標本室鑒定。地西泮片(上海上藥信誼藥廠有限公司,批號14161201T);戊巴比妥鈉(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 WS20050411);吐溫-80(上海國藥試劑集團,批號20160623);95%乙醇分析純AR(國家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批號20170323)。
1.2 儀器 ZZ-6小鼠自主活動儀(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BP-310S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HX-200型高速中藥粉碎機(浙江省永康市溪岸五金藥具廠);HH數顯三用恒溫水箱(江蘇金壇市金城國勝實驗儀器廠)。
1.3 動物 SPF級KM種小鼠140只,雌雄各半,體質量18~22 g,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繁育場提供,許可證號為SCXK(京)2004-0001,編號0089322。
2.1 中藥提取物制備 上述8種中藥飲片各30 g,分別用粉碎機粉碎成粗粉,每組中藥粗粉加95%乙醇溶液120 mL,加熱、回流、過濾2次,每次1.5 h,合并濾液,蒸發濃縮至稠膏且無醇味,稱膏重,計算出膏率。各中藥出膏率:連翹34.9%,牛蒡子17.4%,五味子32.5%,細辛8.3%,厚樸16.2%,梔子24.1%,黨參片38.4%,杜仲11.6%。
2.2 動物分組及給藥 將140只小鼠隨機分為10組(空白對照組、地西泮片組、連翹組、牛蒡子組、五味子組、細辛組、厚樸組、梔子組、黨參片組、杜仲組),每組14只,空白對照組給予2%吐溫-80。各組給藥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生藥人均最大用量的20倍取膏,用2%吐溫-80充分溶解后備用。各組小鼠給藥劑量:空白對照組0.003 g/kg,地西泮片組0.003 g/kg,連翹組1.746 g/kg,牛蒡子組0.696 g/kg,五味子組0.650 g/kg,細辛組0.088 g/kg,厚樸組0.538 g/kg,梔子組0.802 g/kg,黨參片組3.838 g/kg,杜仲組0.386 g/kg。每日1次,連續3 d,灌胃容積20 mL/kg。
3.1 檢測指標 ①小鼠自主活動。第2次給藥1 h后,采用小鼠自主活動儀記錄小鼠放入儀器暗箱后5 min內的站立次數和活動次數[2-3]。②戊巴比妥鈉催眠后的入睡潛伏期和持續睡眠時間。第3次給藥1 h后,每組小鼠給予戊巴比妥鈉50 mg/kg腹腔注射,以小鼠背向下姿勢保持30 s以上,判斷為翻正反射消失,記錄入睡潛伏期(從注射戊巴比妥鈉后至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時間),并記錄持續睡眠時間(翻正反射消失至覺醒的時間)[2-3]。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數據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LSD-t檢驗;方差不齊采用數據轉換形式,轉換后的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1)小鼠站立、活動次數比較 第2次給藥1 h后小鼠站立次數比較,地西泮片組、細辛組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牛蒡子組、厚樸組、黨參片組、杜仲組明顯高于地西泮片組(P<0.05);第2次給藥1 h后小鼠活動次數比較,黨參片組、杜仲組明顯多于空白對照組(P<0.05);連翹、梔子組活動次數明顯低于地西泮片組(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10組KM小鼠第2次給藥1 h后站立、活動次數比較(次,±s)
表1 10組KM小鼠第2次給藥1 h后站立、活動次數比較(次,±s)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與地西泮片組比較,△P<0.05。
組別 只數 站立次數(次) 活動次數(次)連翹組 14 31.70±16.90 5.50±3.85△牛蒡子組 14 44.20±19.60△ 9.00±6.90細辛組 14 25.70±21.90▲ 10.30±5.71厚樸組 14 44.00±19.10△ 10.20±4.57黨參片組 14 53.20±14.00△ 13.00±4.75▲杜仲組 14 45.50±20.60△ 12.50±4.54▲梔子組 14 37.30±23.80 5.00±3.85△五味子組 14 32.20±28.40 7.00±3.94地西泮片組 14 26.00±14.70▲ 11.30±4.03空白對照組 14 44.20±18.30 7.50±4.62
(2)小鼠入睡潛伏期、持續睡眠時間比較 第3次給藥1 h后小鼠入睡潛伏期比較,地西泮片組短于空白對照組(P<0.05),連翹組、細辛組、黨參片組、杜仲組、梔子組、五味子組均長于地西泮片組(P<0.05);第3次給藥1 h后小鼠持續睡眠時間比較,地西泮片組、五味子組、梔子組、厚樸組、細辛組均長于空白對照組(P<0.05),連翹組短于空白對照組(P<0.05),連翹組、牛蒡子組、細辛組、厚樸組、黨參片組、杜仲組、梔子組均短于地西泮片組(P<0.0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10組KM小鼠第3次給藥1 h后小鼠入睡潛伏期、持續睡眠時間比較(min,±s)
表2 10組KM小鼠第3次給藥1 h后小鼠入睡潛伏期、持續睡眠時間比較(min,±s)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與地西泮片組比較,△P<0.05。
組別 只數 入睡潛伏期(min) 持續睡眠時間(min)連翹組 14 4.89±0.63△ 14±10△▲牛蒡子組 14 3.72±1.17 89±56△細辛組 14 6.67±8.81△ 193±135△▲厚樸組 14 3.79±1.35 179±129△▲黨參片組 14 6.19±3.06△ 76±90△杜仲組 14 4.09±0.71△ 148±105△梔子組 14 5.33±1.78△ 169±103△▲五味子組 14 4.93±3.77△ 286±129▲地西泮片組 14 2.88±1.38▲ 382±84▲空白對照組 14 4.91±1.21 78±49
失眠是一種常見病,長期失眠不僅損害人的思維活動,甚至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西醫常用鎮靜催眠藥物治療失眠。研究表明,約44%的失眠患者有長期服用苯二氮類和巴比妥類藥物史,此類藥物具有不良反應大、成癮性等問題[4]。五味子具有鎮靜催眠和抗驚厥作用,其作用除與木脂素有關,還與五仁醇、五味子醇甲、醇乙等成分有關[5]。木脂素為脂溶性,可用親脂性有機溶劑提取。因親脂性、極性小的藥物易由血液進入血腦屏障發揮藥理作用[6],本研究根據藥物“相似相溶”原理選用極性小的95%乙醇溶液對含木脂素類中藥進行回流提取,對提取物進行鎮靜催眠實驗研究。
本研究結果表明,8種含木脂素類中藥鎮靜催眠作用不同,五味子鎮靜催眠作用最強,其次為細辛、厚樸、梔子,但細辛、厚樸、梔子等中藥具有催眠作用的活性成分尚待進一步研究。相關研究表明,細辛主要成分為細辛揮發油,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作用,而木脂素類化合物含量較少[7];梔子中含有大量環烯醚萜類化合物和少量香豆素、木脂素、揮發油等,超臨界CO2萃取的梔子油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及促學習記憶的作用[8]。厚樸主要成分為新木脂素,包括厚樸酚與和厚樸酚,具有抗炎、抗菌、抗腫瘤、抗凝血、抗潰瘍、對心腦系統有保護等作用[9],其催眠作用多是與其他藥物配合產生的,單味藥的催眠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