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馨

自始至終,我們都沒有聽到這首歌,但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都被這首歌深深打動。
要是你問我,電影《以帆船為名的少年》講的是什么,我可能用一兩句話就講明白了:一個男孩,受病重奶奶的囑托,寫了一首獻給奶奶的歌。
就這么簡單。如此簡單的電影,卻讓我看完后,至今還被橘黃色的溫暖包裹。
這部電影的色調,怎么會令我如此迷醉?暖黃色,和電影故事發生的背景相一致——荒蕪的沙漠小鎮。你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黃色沙土,稀稀疏疏的樹木,強烈的陽光讓干旱持久,甚至還能感受到天空中吹來炙熱的風。
“爸爸來到這里,是為了開始一段平靜的生活?!贝蠹s10歲的叫帆船的男孩,這樣講述。他們一家住在一座傾斜的木屋里,邊上用一根柱子支撐。當白天太陽照下來的時候,留下木屋寂寥的影子;而當夜晚降臨,木屋隱在黑暗中,天空還殘留晚霞的痕跡?!版偵系娜硕祭哿?,我喜歡這樣,因為很安靜。”帆船說。
沒有比這樣一部電影更安靜、更簡單的了,劇情是,人物也是。爸爸的樣子可怕,光頭、文身、壯實,開著沒有車門的車。他喜歡馬,沒有馬,就畫馬,并把畫掛滿墻壁。他思考最多的,就是那根支撐木屋的柱子,生怕屋子倒了。媽媽和善、老實、靦腆,喜歡做肉丸,肥胖是她的短板,有人嘲笑她以后,她就很少出來見人。皮蒂,帆船的同學,喜歡足球,因為眼疾,常常要滴眼藥水。學校戴假發的老師,上課總會夸張,最后出丑的也是他。還有一個賣汽車的,他的一艘真的木帆船吸引了小孩的目光。
這些人在小鎮上平平靜靜做著自己的事。要說有點戲劇性的東西,大概就是帆船的吉他琴弦被一個同學弄斷了,爸爸帶著帆船,脅迫性地讓對方的家長解決了問題。再一個就是,柱子被木蟻咬了,爸爸花大價錢買來螞蟻的對手蜥蜴,不料蜥蜴還沒有開始捉木蟻,就被從天而降的飛鳥給叼跑了。
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帆船。小時候,大人叫他畫一樣東西,在干旱的土地上,從來沒有見過船的小男孩,居然畫了一艘小帆船,他也因此得名。他喜歡安靜,可小腦袋一點也安靜不下來。奶奶曾經說過的話,總在他腦袋里盤桓,比如:“當你不去刻意尋找的時候,往往會發現重要的事情?!薄坝行┦虑榘l生了,其他的事情也會接連發生。”他在廢料堆里,撿到一把吉他,在病重的奶奶要求他為自己寫一首歌后,全部的思緒都集中在這件事情上?!霸诎察o的環境中,我可以為奶奶的歌想出一些東西。”通過播放機光盤的播放,他聆聽老師對音樂的講解。
電影不糾結帆船創作這首歌的過程,鏡頭在帆船的幾組彈吉他和奶奶的面容交替切換后,宣告:他寫成了這首奶奶的歌。而且,這首歌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
這部電影最特別的地方在于,電影里的人都被這首歌所感動,而我們觀眾卻聽不見,因為帆船每一次彈唱,導演都采用靜音或模糊測試音掩蓋,我們只能從聽者的反應來感知這首了不起的歌。帆船第一次彈唱給女同學聽,女同學陶醉得緊閉雙眼,搖頭晃腦;彈唱給爸媽聽,爸爸驚訝地睜大眼睛,從站著到坐下,媽媽眼里的淚水嘩嘩直淌;在和老師、同學去郊游的車上彈唱,老師不可思議地用雙手捂住嘴巴,眼里閃出激動的神情;當這首歌傳遍小鎮,人們紛紛來到木屋前聆聽,聽完,鼓掌、互相擁抱。
電影的高潮部分,更讓人震撼:帆船獨自上路,想去醫院唱歌給奶奶聽。載他的人聽到這首歌,帶他到廣播電臺去,主播開始還不情不愿,可當帆船一開口,主播便情不自禁地遞話筒、開啟播音設備;而另一邊,集聚在帆船木屋前的人們,原想聽歌,卻不見帆船,正感失望,忽然收音機里傳來了帆船唱給奶奶的歌。此時,很久沒下的大雨從天而降,俯拍鏡頭、慢鏡頭里,人們在雨中高舉手臂、齊聲歡呼……最后,昏迷中的奶奶,聽完這首歌后,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從始至終,我們并沒有聽到這首歌。它唱的是什么呢?也許是愛、是情、是回家、是思念、是希望……總之,他唱的一定是人間最美好、最暖心的歌。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