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
從目前現狀分析,由于很多外來音樂的加入和融合,我國的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已經受到了一定的阻礙,這就導致了具體的教育工作面臨了重大的挑戰。而相關教育部門也是充分的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了相關的有效措施,以此來捍衛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命運。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還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標準和目標,這就要求我國音樂教育機構和傳播者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力量,來為我國的本土音樂文化進行“保駕護航”。基于此本文以下內容主要針對本土音樂文化的概念和傳承價值以及具體的實踐策略進行詳細分析。
(一)有助于保護本土音樂文化
在當今,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視本土音樂的發展前途。其主要原因在于,高校不僅僅是起到教育的作用,更是肩負著音樂傳承的使命和責任。而從現階段來看,大部分高校已經都著重以本土音樂為中心,并通過具體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和當代青年學習我國的傳統音樂文化。其主要表現為,高校教師通常會對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材料和資源,并通過針對性的音樂實踐活動,來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的積累音樂知識和文化內涵,同時在提高學生對本土音樂的保護意識和重視程度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總的來說,本土音樂在高校教育中的傳承不僅能為其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還能極大的推動我國對本土音樂文化的保護力度和愛護程度。
(二)有助于傳承本土音樂文化
對于高校而言,是本土音樂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本土音樂文化的發展前途和命運,但從實際情況分析,部分高校只是單純的側重于外來音樂的融合和發展,進而忽略了對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這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一代年輕人甚至音樂人,都對本土音樂喪失了足夠的興趣和熱情。因此高校應該把教育的重心放在本土音樂上面,讓其充分的發揮固有的優勢和特點以及影響力,并利用有效的策略對本土的音樂資源進行整理和重現,來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本土音樂豐富的文化精髓和審美價值。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意識,這就非常符合現代化音樂教育的理念,同時也能為我國音樂領域輸送更多的人才。
(一)樹立多元化音樂教育理念
在如今的大市場音樂環境下,越來越注重音樂的多元化方向發展,而且也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究根結底這是音樂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導致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傳統的音樂理念和教育模式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當今的社會需要,因此就要求我們能夠深刻的認識到問題的所在,然后采取相應的策略和實踐,來保證本土音樂文化的順利傳承。以高校音樂教育為例,應該以多元化的音樂理念為基礎,并對現有音樂課程和教材進行重新的修訂和編纂。一方面要體現外來音樂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時也要重點突出本土音樂文化的特點和內涵,這樣才能有效的實現本土音樂與外來音樂的完美融合目標,同時也能進一步體現本土音樂的價值和精神。這對學生向著全面性的方向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除此之外,要加大對本土音樂的投入力度和重視程度,讓學生通過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徹底的明確本土音樂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意義,進而才能保證我國的本土音樂傳承長久不衰。
(二)推動本土音樂課程體系構建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具體表現為:課程側重點存在偏差;課時量嚴重不足,課程教材內容老舊,課程體系不連貫等等。這一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和學生只認定專業課和必修課,而通常把音樂課當成是選修課,并且課時節數也嚴重不足,同時上課時間也不規律,另外音樂教材也沒有及時的更新以及教材存在脫節現象等等。這就給我國的本土音樂文化傳承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同時也加大了社會各方面對本土音樂的誤解,因此高校首先應該從本土音樂的課程體系構建入手。具體有如下措施:(1)重點突出本土音樂的地位和重要性,并區別于其它課程,比如:加大學分制,將其劃定為必修課等等。(2)課時方面,要增加本土音樂的課時安排,同時要保證課程的規律性,這樣才能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完整的音樂知識體系。(3)及時對音樂教材內容進行更新,可以與社會時代進行接軌,要充分的體現出本土音樂的發展趨勢和現狀,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了解音樂的時政動態。(4)優化課程體系,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國家、地方以及學校三方面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然后來制定完整的音樂課程體系,從而保證音樂知識的整體性。
(三)強化本土音樂師資隊伍建設
對于促進本土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除了以上兩種方法。還應該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這在高校的音樂教育當中,是整個工作的核心部分。也是所有策略能夠順利實施的有效基礎和前提,倘若師資力量配備不足,那么一切工作都只是“紙上談兵”,因此要加強相應的師資隊伍力量。以高校音樂教育為例,應該對教師提出更加嚴格的標準,教師不僅對本土音樂文化發展背景要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對其重要性和影響以及意義也要有著深刻的認識,這樣才能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為學生優秀的示范本土音樂的魅力。具體有如下措施:(1)加強本土音樂教師進入門檻,高校應該選拔資歷和教學經驗豐厚的教師來補充師資隊伍的建設。(2)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在高校對本土音樂進行教育和傳承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挑戰,這就要求相關教師要具備強大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良好的完成使命和任務。(3)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這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者而言,能夠起到良好的約束作用。只有存在硬性的規范和標準,才能對實際行動起到良好的促進效果。
(四)加強本土音樂與社區合作關系
從目前的教育改革和發展形勢來看,國家非常注重外來先進理念的引入和本土思想文化走出去的原則,這就為我國的高校教育和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以本土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為例,其目的不僅僅是使本土音樂文化得到有效的傳承和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將本土音樂與社區共建達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從而才能充分的體現本土音樂傳承的價值和意義以及目的,并且也能進一步的豐富本土音樂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具體可以有如下措施:(1)提高社區對本土音樂的認識程度。首先高校可以在社區中定期的組織本土音樂文化的交流活動,比如:專題講座和社會實踐等等。這就能極大的提升社區人民對本土音樂文化的了解和重視程度。(2)提高本土音樂在社區中的影響力。高校可以在重大節日或者假期,在社區中舉辦本土音樂文化的商演活動,以此來傳播本土音樂的魅力和影響力。(3)加強本土音樂與社區協會的交流。高校可以與社區音樂協會和相關組織進行相互的學習和交流,從而讓社區融入到本土音樂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隊伍中來。
通過本文分析,能夠充分的了解到本土音樂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因此就對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只有充分的認識到外來音樂和本土音樂發展的重要性,然后制定合適的實施策略,才能讓二者進行完美的融合和發展。這對于我國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