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升
摘 要:隨著經濟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近幾年,得益于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日趨成熟,金融業與互聯網慢慢開始融合,并造就了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這一新興產物,并逐步發展起來。當前,國內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生態體系也在逐漸形成。但是,需要關注的是,國內大多數機構對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風險沒有清晰地認識,導致對其評估和監管沒有應對措施,其對國家金融體系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導致諸多社會不和諧因素。于是,亟待增強對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風險的剖析,采取一系列措施對風險加以應對,對于國家金融體系的安全有重要意義。各個地區的村鎮經濟發展繁榮狀況已然比較集中體現在現代化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上。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發展;對策
引言
互聯網的發展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提供了環境,在互聯網技術與互聯網平臺的助力下,互聯網金融經歷了從無到有又到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則為社會生產與社會生活帶來了深刻影響,為此,關注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于完善我國金融體系具有重要意義。聯網金融是在特殊環境下產生的新型金融生態,對社會的各個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在給現代經濟帶來利益的同時,也相應的帶有著巨大的風險。因此,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成為現下討論的熱門話題。本文針對互聯網金融模式分析其特有風險,然后對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進行探索研究。
1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目前面臨的主要風險
1.1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下的數據風險
在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的創新發展中,企業與消費者所面臨的風險問題也是難以避免的。數據的安全性以及真實性受到大眾的持續關注。在大數據時代,由于數據爆炸式增長,對于數據的管理措施一直難以有個穩定管理方法,導致歷年來數據泄露事件屢有發生。數據信息的泄露挑戰的是客戶與企業之間的信任,造成企業的信譽風險,以及傷害的是雙方的利益。而這樣的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風險是雙方被動承擔的。此外,某些不良商家通過“刷單”、“刷好評”等惡劣行為制造虛假數據,或通過“預期高收益”等誘惑欺騙消費者,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等行為極易造成風險事件。
1.2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與現代通信技術相互融合,其所依托的信息技術也比較復雜。首先主要是與技術層面多出狀況,開發難度較大,并且開發之后的維護成本較大,維護比較耗費時間,并且技術更新換代較快,若選擇了不恰當的方案,則較容易引起開發風險,若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企業選擇了相對陳舊的技術方案,可能會導致業務不通暢,業務成本增加,最終被淘汰;如果出現企業技術支持與客戶選擇終端無法兼容,便會影響業務的開展和推進。其次,安全對于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及其重要,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依靠加密手段確保數據完整和準確,如果技術遭到泄密,便會造成巨大損失。最后,互聯網本身是在網絡端運行,其自身復雜程度較高,如果遇到病毒侵入事件,可能會致使網絡崩潰,嚴重者會造成體系崩潰;當數據流較大時,系統需要對多單密集的交易數據進行處理,可能會導致服務器過載,導致宕機,影響平臺穩定性;在傳輸數據過程中,一旦數據被窺探,便會影響交易的安全。
1.3金融風險管控能力較低
目前大多數網貸公司運營的都是些傳統商業銀行不愿做的業務,例如小額信貸、保證擔保和抵押質押貸款等,這些業務壞賬率極高,風險較大。另外很多平臺資金管理能力低下,資金管理不善,平臺跑路現象較為嚴重;另外,由于網貸公司數量井噴,而大多公司做的業務也都趨近相同,不可避免地導致了惡性競爭,使風險系數進一步升高,著名的團貸網的崩潰就是突出的一例。
1.4運營風險
互聯網金融運營較為復雜,所面臨的風險繁多,涉及面廣。常見如流動性風險、市場選擇的風險、資金平衡的風險、利益協調機制缺失帶來的風險。首先提及的是流動性風險,不管是傳統金融或是互聯網金融,保持適當的流動性都是必須的,但由于監管缺乏,互聯網金融企業并不會準備充足的存款準備金,風險資產撥備制度,如果互聯網金融企業突發現金流缺乏和短期負債增加,則很大可能會導致流動性風險,之前許多平臺跑路的事情,諸多原因就是流動性風險導致的。其次,是由于互聯網金融企業和客戶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相互作出的選擇,由于信息不對稱,平臺運營方難以對客戶資信程度作出判斷,另外由于互聯網金融平臺信息披露機制不完善加上渠道不通暢,客戶對于平臺的信用缺乏了解,也會加大市場選擇的風險。資金平衡風險也常發生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中,對于互聯網金融運營企業來說,和傳統金融業一樣,既要保證對匯集的資金進行高效產出,也要留存一定量的資金進行資金應急,進而保證資金合理周轉變得復雜,由此引發的資金平衡風險則會給企業帶來風險。互聯網金融企業在業務開展中,為了吸納投資者存款,互聯網金融企業常
2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2.1建立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風險管理體系
信用風險也是所面臨的風險之一,尤其是在征信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構建信用風險管理體系迫在眉睫。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相關企業應增強內控,建立風控機制和團隊,從源頭上減少風險的發證;另外,提高個人信用,完善國內個人征信體系建設,利用大數據等技術將個人信用評級機制引入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相關企業,促使其發展穩中向好;同時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企業及平臺應當與傳統金融機構數據共享,傳統金融機構的數據庫中有個人征信記錄,資源互通,以便更好服務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平臺和客戶自身。
2.2加強監管模式的制定以及體系的完善
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監管的漏洞與不成熟需通過政府有關部門制定詳細有序的條規,在法律方面應盡快完善相關的法條。例如,對于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行業入門要求低的問題,有關部門應當實施行業準入制度,完善退出機制;針對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模式的復雜性及其覆蓋廣的特點,提出適合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運營的特別執行模式,實施通過設立審批、備案制、資本金、風險控制能力、人員資格等準入條件。監管層應堅持原則,要求互聯網金融對證券業企業端正經營態度,堅持純平臺模式,不觸碰非法集資紅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