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燕
摘 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許多生產過程在大數據的影響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必須緊跟大數據時代的潮流,利用數據信息的優勢對教學進行改革,推動教學效率、效果的提高。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引言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收集和分析,利用有用的數據信息來開展教學工作,并且可以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記錄和分析,發現潛在的思想問題,最終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一、大數據時代概述
(一)大數據時代分析
大數據也被稱為是巨量資料,指的是海量的、必須依靠有效處理才能發揮作用的數據信息。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數據信息在人們生產、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并且隨著互聯網技術、計算機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信息的獲取、傳遞也在變得越來越容易,這也極大推動了數據信息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人類社會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下數據信息的形式是非常多樣的,并且相同類型的數據信息其來源也可能是不同的,但是這些數據信息都有著實時性極高的特點。對于企業來說,可以通過社交網絡、企業網站訪問記錄等途徑得到顧客的購買偏好、購買能力等數據信息,能夠明確后續的生產、發展方向,對自身的經營、銷售、生產模式進行改進,讓后續的產品在效果、價格上能夠更符合顧客的心理,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大數據時代下數據信息是非常多的,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才能得到真正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并且僅僅依靠一臺計算機是無法有效處理的。因此為了提高對數據信息的處理效率,必須將大數據和云計算結合起來,利用云計算的分布式數據庫、分布式計算架構對數據信息進行處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海量的數據信息中真正有用的數據信息較少,但是也不能采取抽樣調查這種隨機分析法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必須迅速、有效的對所有的數據信息進行處理,避免出現遺漏。
(二)大數據的特點
大數據主要有以下幾點特點:第一,數據信息的種類非常多。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信息的種類是十分多樣的,并不是某一特定的類型,圖片、視頻、日志等都是數據信息,甚至社交網絡中的地理位置信息也屬于數據信息,都有著收集和分析的價值。第二,數據信息的容量非常大。大數據時代下互聯網中的數據信息非常多,TB這種計量單位已經無法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計量,數據信息的容量已經達到了PB的等級。第三,數據信息的價值密度非常低。雖然互聯網中充斥著大量的數據信息,但是實際有用的數據信息卻非常少,并且有用的數據信息往往是夾雜在大量的無用數據信息當中,比如某一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對收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乍一看這些數據信息和生產過程沒有聯系,但是可能會包含著一些對生產過程有用的數據信息。第四,數據信息的處理速度非常快。過去數據信息比較少,在處理起來相對比較容易,但是隨著數據信息在大數據時代下的飛速增加,過去的技術架構已經無法對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處理,這迫使各行業去對技術架構進行更新,去不斷提高對數據信息的處理效率。目前大數據已經和云計算進行了有效結合,原有的路線、技術架構都得到了一定的更新,能夠迅速、有效的對海量數據信息進行處理。目前各個國家、各個行業都意識到了數據信息的價值,意識到了數據信息時效性的重要性,相關的技術、設備正在得到不斷改進,以后對海量數據信息的處理速度還會變得更快。
二、大數據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臨的挑戰
(一)思想政治教師的主導地位受到沖擊
以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依靠教師進行的,教師負責選擇具體的知識內容,并在思想政治課堂上將選擇的內容灌輸給大學生,大學生一直處在一種被動的地位,無法自己選擇學習的思想政治內容。這種“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很容易讓大學生感覺到枯燥、厭煩,大學生長時間在課堂上接受教師灌輸而來的知識,久而久之會產生厭煩心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變得十分抵觸,最終思想政治學習的效果會大大降低。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數據的獲取變得十分容易,大學生可以依靠互聯網來尋找各種和思想政治有關的信息,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并且互聯網相對也是比較平等、開放的,在互聯網中思想政治教師的話語權會受到削弱,主導地位受到沖擊,不能再選擇具體的知識內容,也無法繼續利用“灌輸式”模式進行思想政治教學。
(二)大學生的價值觀受到動搖
在大數據時代下開放的互聯網成為了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平臺,互聯網中的各種信息數據有著明顯的共享性、開放性特點,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迅速獲得大量的信息、知識。但是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爆炸”也帶來了一定負面的影響,互聯網中并不全是有用的信息,也存在著大量消極、負面的信息,大學生很容易受到這些消極、負面信息的影響,變得不愿接受主流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西方敵對勢力也會抓住機會來在互聯網中大力宣傳西方的價值觀,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來改變中國大學生的思想,吸引中國大學生接受西方極端自由主義、民主主義的思想。大學生正處在一個形成文化意識、民族意識、價值觀的關鍵階段,自身對信息的分辨能力也比較差,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沖擊和誤導,文化意識、民族意識、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很容易發生變化。
(三)沒有建立跨學科的交叉研究
目前大多數思想政治教師沒有將思想政治這門學科和計算機、心理學等學科融合起來,沒有及時建立跨學科的交叉研究,這些學科無法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論和技術上的支持。大多數思想政治教師只是對思想政治課程進行單一、淺層次的研究,實際的教學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下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三、在大數據時代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水平
在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必須意識到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的重要性,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來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對“大數據”這一概念進行深入的了解,對大數據時代可能會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改變進行分析,不斷提高自身的數據意識,充分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各種數據信息,確保能夠有效利用數據信息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思想政治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水平,能夠有效收集、分析互聯網中的各種信息,從中篩選出對教學有用的信息加以利用,讓思想政治教育獲得數據上的支持。
(二)構建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云課堂”
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意識到在大數據時代下依靠互聯網進行教學存在的弊端,必須引導大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習,避免大學生在互聯網中接受到各種消極、負面的信息,避免大學生受到西方敵對勢力惡意傳播的信息影響。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構建大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云課堂”,利用“云課堂”這個平臺來進行在線教學,讓大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隨時隨地向教師進行請教。同時在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教師更加容易掌握大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可以從各種社交軟件中發現大學生當前的心理狀況,比如大學生失戀、掛科后會選擇在社交軟件上傾訴,思想政治教師就可以及時掌握大學生具體的心理狀況,及時進行教育和輔導。
(三)建立跨學科的交叉研究
大數據時代下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戰,思想政治教師不能僅靠課本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綜合利用心理學、統計學、計算機等多門學科的知識來為教學提供理論上的支持,并將這些學科融合起來構建一種跨學科的交叉研究。
總結: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來說,必須對大數據有著一個深入的了解,積極采取措施順應當今大數據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水平,構建思想政治教學“云課堂”并建立跨學科的交叉研究,推動思想政治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錢云光,駱睿,張鳳寒.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2):66-67+80.
[2]賈若雨.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智庫時代,2019(41):37+46.
[3]張衛紅.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