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杰

近日,中辦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明確:切實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決不做自以為領導滿意卻讓群眾失望的蠢事。發人深思,引人警醒。反思有些地方出現的干群關系緊張、政府信任危機、基層風氣不純等問題,根子還在個別領導干部官本位思想嚴重,只唯上不唯下,只在崗不擔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各級領導干部來說,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從來都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對黨負責,就是對人民負責;對人民負責,就是對黨負責?!睂φ樟暱倳浀纳羁桃?,各級要強化政治意識,端正根本態度,在履職盡責中經常做到捫心“四問”,時刻拷問責任忠誠。
一問:能不能做到拍著胸脯說“我來負責”?不論是落實本職工作,還是執行急難險重任務,不論是做“好人好事”,還是接“燙手山芋”,領導干部關鍵時候一句“出了問題我負責”,就是最好的“動員令”,部屬、基層猶如吃了“定心丸”、有了“主心骨”,自然會輕裝上陣,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但現實情況是,工作任務來了,有的“左躲右閃”,使其成為“自由落體”,重力“加速度”越來越大,直接砸向基層末端;有的耍官僚作風,不僅沒有為基層、為下級“托一把”“擋一下”,反而層層加壓,好像不提幾條要求就是不重視,導致基層干部群眾壓力越來越大,不堪重負;更有甚者明哲保身、得過且過,即便是分內的職責都不愿意負責了,推到會議研究集體擔責,推給主官把關減責免責,讓責任掛了“空擋”。領導干部、領導機關就是負責的、就是擔責的,敢于擔當勇于作為,急難任務沖在一線,不僅不會壓制創造性、主動性,減損權威,而且更會激發向心力、戰斗力,凝聚人心。
二問:能不能做到調離崗位時群眾自發相送?政聲人去后??匆幻I導干部在任時是不是真心為人民服務,就看離開這個崗位時所在單位或地區群眾的反映與評價。俗話說,人心換人心。領導干部對人民群眾怎么樣,群眾就會對你怎么樣。然而,有的干部眼睛只朝上不朝下,只管上面注意不注意,不管下面滿意不滿意;有的甚至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對立起來,為贏得上級表揚,不惜勞民傷財搞形式主義,損害的是黨的形象,失去的是人民信任。難怪有段順口溜描述一些領導、機關作風,“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事情依然不好辦”“指揮多、指令多、指責多,指導幫帶卻不多”,聽了以后感觸很深、非常難受。其實,群眾很純樸,最懂得感恩。只要是真心實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員干部,人民群眾永遠不會忘記。百姓誰不愛好官?領導干部一定要時刻把群眾裝在心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發自肺腑愛人民、為人民,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爭當人民滿意的好黨員、好干部。
三問:能不能做到工作失誤受到處理時百姓為你“求情”?1991年,已經退下來的耿飚到曾經戰斗過的隴東某縣,遇到一群“告狀”的老百姓,訴說對一些縣鄉干部的不滿,耿飚感到非常震動、深為痛心。他對省地縣干部講了一件往事:50年前,八路軍385旅在這里駐扎,一個戰士嚴重損害了群眾利益,旅部決定按紀律槍斃。老百姓知道了,都來求情。時任副旅長的耿飚對鄉親們說,紀律必須堅決執行。但老百姓跪下,哭著請求讓這名戰士戴罪立功、上前線殺鬼子!耿飚反復說明八路軍的紀律,但老百姓就是跪著不起來,最后耿飚只得流淚接受了群眾的請求。故事說完了,耿飚激動地大聲問道:“在座的你們這些人,不管哪一個,如果犯了事,老百姓還會替你們求情嗎?”一問驚人,值得每一名黨員干部想一想。為什么有的干部工作中有點過錯能得到群眾諒解同情,而有的干部出現失誤群眾卻不依不饒呢?客觀上群眾對干部要求更高了,但主觀上還是領導干部對待工作、對待部屬、對待群眾的根本態度問題,是不是發自內心地為群眾著想。習近平在《知之深 愛之切》里講道,要帶著感情和責任做工作。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黨員干部是為民用權還是以權謀私,是滿懷深情還是虛情假意,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群眾也是最深明大義的,只要是對黨負責、對工作負責、對群眾負責,站立點和出發點是正確的,即便偶爾“好心辦了錯事”,群眾也能理解和容錯。
四問:能不能做到抓落實不單純把不挨批評、不被追責作為出發點?不挨批評、不被追責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的底線,但如果拿底線當準則,不怕事業受損、不怕群眾埋怨,就怕自己擔責受到影響,是典型的不敢擔當。比如,有的遇事瞻前顧后、縮手縮腳,不想著努力干事創業,反倒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生怕干多了紕漏多;有的以“按規定辦”而推諉不辦,以“屬地管理”搞“責任甩鍋”,怠政庸政懶政;有的單位出了問題,領導不是主動擔責、吸取教訓,而是首先把自己撇清楚、擇干凈、“洗白白”;個別年輕干部受此熏陶浸染,裝深沉老到、玩城府手腕,正道道沒學會、壞毛病染一身。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我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共產黨員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責任擔當的終極目標就是對事業的忠誠。各級領導干部要站在黨性原則、道德修養、思想覺悟、人品官德的高度,努力踐行“三嚴三實”要求,強化精品意識,提升工作標準,增強落實力度,真正把工作當事業干,用對事業的忠誠彰顯對黨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