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凡

習主席多次強調黨員干部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意識形態領域交鋒異常激烈,黨員干部能不能在錯綜復雜的挑戰考驗面前立得住,關鍵要不斷強化保持初心、抵制誘惑、勇毅攻堅的政治定力。
大是大非經得住。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的是堅守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定力。1935年6月,黨中央率紅一方面軍歷經千難萬苦,終于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這本該是合力揮師北上、扭轉革命局面的一次絕佳機會,卻因為張國燾向黨要地位、鬧獨立,而演變成分裂黨、分裂軍隊的一場重大危機。在張國燾宣布另立中央時,要朱德表態,朱德義正詞嚴地講,“要我這個‘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反觀我們一些黨員干部在考驗面前丟分失節,在原則面前搖擺不定,在是非面前態度曖昧,根子都是政治定力不夠。要看到,忠誠度欠缺百分之一,就可能成為信念滑坡的第一塊“石子”、成為政治變質的第一個“分子”、成為敵人撕開的第一道“口子”,必須始終與黨“一條心”、同黨“一條道”、對黨“一根筋”,自覺做到政治上清醒而徹底、立場上堅定而自覺、精神上無畏而忠貞、行動上自信而篤定。
誘惑欲望守得住。“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黨員干部一旦有了“心中賊”,自我革命的意志就會衰退,就會違背初心、忘記使命。《醒世恒言》中有一個寓言故事:有一個姓薛的錄事,于高燒昏迷中化為鯉魚,躍入湖中,恰遇漁夫垂釣,他明知餌在鉤上吞之必禍其身,但終因耐不住餌香撲鼻而被漁夫釣去。作者馮夢龍一針見血地點評道:“眼里識得破,肚里忍不過。”反觀現實生活中,眼力有余、定力不足的又何止“薛錄事”一個呢?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反腐形成高壓態勢,被查處的黨員干部并不是不了解政策、不懂得后果,而是缺乏控制力,在“圍獵”中把初心和使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最終走進違法犯罪的深淵。因此,“忍得過”與“忍不過”,不僅是廉與貪、好與壞、美與丑的分水嶺,更是檢驗黨員干部政治定力的“試金石”。
困難挫折頂得住。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講過:“困難,對于弱者來說是一個萬丈深淵,對于強者來說卻是一筆巨大財富。”人的一生不可能波瀾不驚、一馬平川,磕磕絆絆在所難免,關鍵是以什么樣的態度去看待、去處理。樂觀的人,往往把困難當機遇,把挫折當磨練;悲觀的人,常常把困難無限放大,把挫折看得太重,遇到一點不順就怨天尤人、消極悲觀。對待困難挫折的態度,反映的是氣度,體現的是胸懷,展示的是勇氣。每臨困難復雜形勢,是微笑面對、迎難而上,還是悲觀失望、消極逃避,檢驗的是胸懷和膽識。歷練是一個艱苦磨礪的過程,需要我們有一種勇于擔當的精神。只有把生命中的每一個挫折、每一點傷痛、每一次打擊,都變成我們的人生財富,才能在千錘百煉中煉就“金剛不壞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