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圓圓
四川輕化工大學
扎染隨著歷史及地域的發展,將其分成漢族扎染、現代扎染、白族扎染、彝族扎染、日本扎染、印度扎染六大類別,自貢扎染作為漢族扎染的一部分,多次被評選為四川省優秀工藝品。自貢扎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傳承之一,它的發展有著其悠久的歷史,自貢扎染從簡單的傳統手工扎染發展到今天復雜多樣的機器扎染,自貢扎染在不斷地尋求傳承和創新。而近幾年來,漢服文化的興起,將漢服配飾的設計理念同當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相互融合,讓扎染的表現技法同當下漢服配飾流行元素相互融合,讓扎染技藝在漢服配飾中設計中體現其應用價值,讓扎染漢服配飾在設計中既有其實用價值,無形之中傳播其地域文化特色。
扎染是自貢市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品,古城“蜀頡”,同自貢的龔扇和剪紙合稱為“自貢小三絕”,自貢扎染產生于秦朝時期,藍印花布是自貢市享譽中外的品種之一,發展到現代社會,已擴展至棉麻、絲綢、皮革等10 余種面料皆可成染織品,人物、動物、花卉、書法以及幾何圖案、寫意圖案等皆可成紋樣。
自貢扎染的技藝獨樹一幟,舊籍曾描述了古人制作扎染的工藝過程:"'擷'撮采線結之,而后染色。染色技藝分單色染、同浴多色染、多浴多色染、點染、潑染、提染、筒染等,能染出赤橙黃綠青藍紫等各色調。扎染的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絞扎、浸泡、染布、蒸煮、曬干、拆線、漂洗、碾布等,其中核心工序是扎花、浸染兩道,技術關鍵是絞扎手法和染色技藝。染缸、染棒、曬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圖1 扎染荷包
自貢扎染的技法分為撮、串、疊、塔、絞五大類,百余種扎花技法。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以針代筆,勾勒出線條流暢、隨意而精細、精美的圖案造型,既潑墨寫意,又精琢細節。其工藝以針代筆,勾勒出流暢自然的線條之美。三分扎七分染,染色在自貢扎染技藝中甚為關鍵,對染液的濃度配比、浸染的時間與溫度都有嚴格的要求,只有掌握好染色,才能讓扎好的圖案呈現預期效果。
傳統的自貢扎染手工藝品,主要應用以生活用品,如桌布、床單、頭帕、包包、窗簾等,還有部分色彩斑斕和構圖新穎的扎染手工藝品,用來裝飾和壁掛。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民族文化的復興支持和對傳統文化的大力弘揚以及新時代人們欣賞水平和物質需求的不斷提升,對傳統手工藝品的創新和審美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扎染作為傳統文藝手工藝品,在繼承中不斷發展,在發展中逐步創新,不斷地同流行元素相結合,生產出更符合當代人審美要求和物質需求的作品。
在自貢扎染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無論是在構圖紋飾、染色、扎染方式、表現方式上面都有其自身的特點,特別是構圖上面的歷史傳承和地域文化特點在發展中有其獨特的魅力。
自貢扎染的題材側重于民族、民間風格,圖案設計吸收中國畫、裝飾畫、油畫,以及現代一些流派的表現手法,使作品既保持濃郁的民族特色,又不乏時代氣息。例如張曉平老師的《敦煌壁畫》、《天音系列壁掛》、《千年鹽都自流井》等作品,都具有較強的歷史故事敘述行和濃郁的民族特色。
自貢獨特的扎染技藝,以及獨特的構圖方式和扎花方式,讓自貢扎染呈現出了多樣性和復雜性,將花紋按照構圖要求,在布料上面分別使用撮皺、折疊、翻卷、擠揪等方法,使之成為一定形狀。
人們根據不同的扎染藝品需求可扎出不同花樣的圖案,例如:花朵、蟲獸、人物、景色等各種紋樣,設計者在繪制中可對其進行變形等,讓其扎染出來的手工藝品具有一定的觀賞和審美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傳統簡單的手工扎染文創產品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需求,創新傳承已然成為傳統傳手工扎染藝術品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配飾是漢服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漢服文化復興的熱潮中,從扎染漢服配飾入手來達到傳承傳統手工扎染文化的目的,將扎染技藝運用到漢服配飾上面,推動漢服配飾文化與扎染文化結合,從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市場的發展。創新漢服配飾扎染設計時,應在表達傳統手工扎染技藝的基礎之上,從扎染的顏色、技法、構圖紋飾等方面進行多元設計。
漢服配飾對于色彩的需求是多樣的,例如,據根古代佩戴人身份的不同,荷包的顏色也具有差異性,貴族官宦子弟大多佩戴黃色、紫色顏色的荷包,而平民百姓大多佩戴褐色、青色等暗色系荷包。
自貢早期的扎染以藍印花布為主,隨著時代的進步,自貢扎染對色彩元素進行了大幅度創新,不在以簡單的藍色為主,而是將多種絢麗顏色運用到手工藝品上面,扎染豐富多彩的顏色正好滿足漢服配飾對于色彩的需求,從而通過扎染色彩來突出配飾的特色。
漢服配飾多以花、鳥、蟲、獸圖案為主,而自貢扎染構圖紋飾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滿足了配飾對于圖形元素的需求,扎染通過扎花與染色形成各種各樣具象或者意象的圖案,成為配飾文化的主要裝飾手段之一。通過在在染布上面秀梅蘭竹菊、鴛鴦等紋樣來制作配飾,但是時代在變,人們的審美也在改變,扎染技藝在圖文配飾中的應用也應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進行創新。
圖2 扎染扇子
傳統的漢服配飾多以刺繡為主,通過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而自貢扎染通過自貢扎染的技法撮、串、疊、塔、絞五大類,百余種扎花技法,讓構圖紋樣顯現在需要扎染的布料上面,讓配飾的圖案元素更加豐富多彩,讓圖案更加生動多元。
圖3 扎染耳飾和扇子
在一個多元化發展的社會中,單一的扎染手工藝品已經不能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理應開拓思路尋找創新之路,將當下的流行元素與傳統的地域文化相結合,將創新與傳承相融合,讓扎染從色彩、構圖紋飾、技法等方面給扎染漢服配飾提供一種全新的創新設計理念,讓扎染技藝在漢服配飾設計中得到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