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函藝
水富市文化館
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群眾文化藝術自古以來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原始社會以來,在當時人們的生產勞動中,群眾文化藝術就開始誕生了。當時的人們通過文化藝術活動來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景。因此,群眾文化藝術具備了非常鮮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并靠著娛樂與文化交流功能一直傳承下來,呈現出不同的文化內核。
所謂群眾文化藝術,是指不屬于職業內的社會性文化,它帶有自我娛樂、參與和開發的特征。它的活動主體是人民群眾,主要是以陶冶情操和滿足自身精神生活為目的,它所反映的是當地的社會生活,是一種文化形態或者意識形態。在現代社會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之下,群眾文化藝術顯得尤為重要。它是人們自娛自樂、表達感情的重要方式,在人們生活或者工作之余,都能常常見到群眾文化藝術的表現。例如,在文化廣場進行的健身活動、老年活動室或者社區活動等等。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人們能從中獲得陶冶情操和審美享受,甚至能實現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審美享受。
群眾文化藝術作為一種可以給群眾帶來娛樂和精神享受的文化形態,在促進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等方面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群眾文化藝術的宣傳教化功能、精神調劑作用和普及知識作用等三大功能,決定了群眾文化藝術可以促進社會發展。通過這三大功能的發揮,可以達到促進社會發展的目的。因此,群眾文化藝術假如能夠體現出健康、科學、先進的特點,那么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在新形勢下,發展和繁榮群眾文化藝術是一項特殊的任務。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大特征是要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先進文化的引導和整合有助于樹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因此,通過積極地傳播和弘揚優秀的群眾文化藝術作品,讓群眾參與進來,可以達到宣傳社會發展的目的。群眾可以利用文化與藝術活動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表達對和諧社會的渴求,這種活動可以讓社會發展的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在中國傳統的群眾文化藝術中,一直以來都潛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文以載道”、“寓德于樂”等等,都屬于群眾文化一直流傳下來的傳統。由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需要多人參加,有兼顧了娛樂性和教育性,因此,自古以來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發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可以進一步深化宣傳教化的功能,幫助提升人的文化精神,塑造人的靈魂和品質,能夠使人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和精神狀態。
時代在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在日益增長。群眾文化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知識經驗承載體,由于其具備普及知識的作用,可以幫助人們擴大知識本領,提升生活能力。因此,在社會發展當中,通過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豐富其形式,讓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更加新聞樂見,可以使人們在活動中增長見識和經驗。由于這種活動具有廣泛性,同時很方便普及,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活動,可以為人們提供非常廣闊的學習空間,提升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社會朝著更加文明、和諧的方向發展。由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具有寓教于樂的功能,可以讓參與者從輕松活潑的氛圍當中獲得知識和材質。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為社會提供了新鮮的活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由于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具有精神調劑功能,可以讓人們在思維活動和心理意識等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作用,能讓人們放松喜慶,娛樂自己,讓人們在工作之余能夠充分享受精神上的放松。因此,在社會發展當中,廣泛地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可以讓人們從緊張的工作中掙脫出來,獲得暫時的休息。假如人們在工作中不得不處理各種復雜的關系,面對著職場帶來的疲勞,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可以達到調和矛盾、消除隔閡的目的,營造融洽和諧的社會環境。此外,假如能讓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下到鄉村,還可以達到讓村民獲得文化撫慰、釋放情緒的目的,從而促使整個社會都能都形成和諧、文明的氛圍。
歷史上每一個經濟發展鼎盛的時期,都會帶來文化上的繁榮,因此文化的繁榮可以反過來促進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當今世界也是如此。因此,一定要認識到文化事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引導和鼓勵人們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讓他們能夠在活動中享受著心情的放松,憧憬著美好的生活。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得越多,形式越豐富,效果就會越好,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也就越大。所以,必須要重視和采取有力措施經常性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
各級政府必須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公共責任,保障廣大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當中,必須充分認識到發展群眾文化藝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特別要明確群眾文化藝術事業屬于公益性事業。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增強文化藝術競爭力是政府的應有的責任。因此,要把發展群眾文化藝術納入到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計劃當中,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確保群眾文化藝術的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
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本質上屬于公共文化。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初步的群眾文化藝術網絡,但是這個藝術網絡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覆蓋面不夠廣等等方面的不足,這種不足嚴重制約了群眾文化藝術功能的發揮,影響了群眾的文化權益。因此,要發展群眾文化藝術,必須要以服務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根本目的,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服務。要以合理的結構、平衡的發展、共享的資源和優良的服務為目標,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優質高效的文化服務。
要利用有利的時機,大力開展和普及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將社會主義文藝事業推向前進、可以利用多樣形式的活動方式,堅持雙百方針,弘揚主旋律,提供多樣化和多元化以及群眾喜歡樂見的文化活動方式,增強文化活動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只有這樣,才能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在和諧的氣氛中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工作。
總而言之,社會的發展需要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群眾文化的藝術蓬勃發展,一定能夠促進社會的進步。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繁榮向前發展,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要采取各種有利措施,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讓它能夠更好地服務人們,服務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