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均和 口述 張冠生 采寫
我是袁世凱的孫女婿,姓柏名均和。我的曾祖輩與李鴻章一起做官,曾經到日本、俄國等地,簽那些條約。我的父親畢業于北京大學,母親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他們年輕時候同情革命,把自己的家產拿出來,包括金銀、首飾、金錢等等,資助中共地下工作者,幫助其中一些人去往延安。
按照國家的政策,我父親作為1945年參加革命的離休干部被安排。但實際上,他是黨外人士,做過國民黨的接收大員,曾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幫助共產黨做事情。1968年,我母親被“紅衛兵”和造反派批斗的時候,受了刺激,腦出血去世。
我太太叫袁家芯,她是袁世凱六公子袁克桓最小的女兒。在我們的共同生活中,或是親歷者講述,或是親朋間傳聞,或是閱讀一些史料,我漸漸知道了一些袁家的事情。我很希望有機會把自己知道的袁家的一些情況講出來,留下點史料。
袁世凱的原配夫人是于夫人。袁世凱的一生中還娶有九位如夫人。大姨太是沈氏,二姨太、三姨太和四姨太都是朝鮮的公主和貴族。我想重點說一下五夫人。
五夫人楊氏是我太太的親奶奶。有些歷史書上說,楊氏的老家在天津楊柳青,實際上,據我所知,她是天津宜興府人。她的家庭并不顯赫,是當地種花、賣花的一個平常人家。但是楊氏這個人很有頭腦,也有一定的現代思想。五夫人楊氏深得袁世凱信任,事實上,袁世凱把五夫人之后的幾位夫人的協調以及家族內部管理,都交給了五夫人。
五夫人有頭腦和現代思想,這一點從她對子女的教育上就可看出來。她生有四個兒子,從袁世凱共計十五個兒子的大排行看,她的這四個兒子分別是六公子袁克桓、八公子袁克珍、九公子袁克玖和十一公子袁克安。這四個兒子都是在很小的時候,被五夫人分別送到英國和美國去上學。其中六公子去英國學軍事。
我曾在岳父岳母家里看到過許多成套的相冊,其中有大量五夫人的照片,也有袁世凱在河南彰德府垂釣的照片。很可惜,1966年8月,這些相片都被“紅衛兵”付之一炬,燒光了,僥幸留下的極少。所幸的是,通常被我和太太稱呼為“十四姑”(袁世凱的十四女兒)的,早年去了美國,她身邊的照片還留存著。
五夫人楊氏的四個兒子中,大兒子袁克桓——也就是我的岳父——從英國回國后,就在三個弟弟的支持下,走了一條發展和振興民族工業的路。他做過開灤礦務局的董事。這家礦務局是中英合作的,有一位英方的董事長,一位中方的董事長,我岳父就是中方的董事長。他當年的辦公地點,就是現在中共天津市委的辦公大樓,那時叫開灤礦務局大樓。
我的岳父還做過多年的唐山企新洋灰公司的總經理,同時還擔任秦皇島耀華玻璃公司的董事長。在日本侵占時期,他作為董事長也好,總經理也好,都為中國民族實業的安全和發展出了力。1945年以后,他辭去企新洋灰公司總經理的職務,到南京棲霞山創辦江南水泥廠,做了董事長,同時還在上海創辦了耀華玻璃公司。
袁世凱的十五個兒子中,有成就的、名氣比較大的,分別是大公子袁克定,在政界非常活躍;二公子袁克文,在文學、戲劇等方面有名氣,號稱“民國四公子”之一;六公子袁克桓,在企業界很有作為;八公子袁克珍去世較早,主要是協助六公子做事,為樹立袁家在北方大企業中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九公子袁克玖年輕時從美國留學回來,一直做企新洋灰公司的董事,在振興民族工業方面做了些事情;十一公子袁克安是五夫人最小的兒子,受西方思想影響,娶了一位生長在美國的女士,名叫張美生。袁克安后來做過開灤礦務局的秘書長,到臺灣后做到了“民航總局局長”,還做過美國泛美航空公司的董事。
在袁世凱的十五個兒子中,唯有五夫人的這四個兒子都曾出國留學,接觸了西方思想文化,回國后在振興民族工業上有所作為。從這個角度看,五夫人確實超越了那個時代的一般婦人之見,從幫助袁世凱理家,到培養有作為的后代,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應該說,她是一位不平凡的女性。
五夫人去世之前有過交代,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參政,說袁世凱參政參到了頂點,做了民國大總統,后來又當了皇帝,高處不勝寒,非常之艱難。所以囑咐兒子們別再走政治這條路,好好發展自己的實業。袁克桓聽從了母親的教誨,沒有參政,繼續走發展民族工業的路。可惜他在1956年就去世了。
袁克桓的原配夫人叫陳征。陳征是晚清江蘇巡撫陳啟泰的獨生女,老家在湖南長沙,后舉家遷到了杭州。我的岳母嫁到袁家的時候,袁世凱已經去世一兩年了。
陳征頭腦很新,也很大度。她生有七個孩子,五女二男。大兒子叫袁家宸,從五夫人的角度講,袁家宸是長房長孫。袁家宸早年曾在燕京大學讀化學,到1947年或是1948年,袁家把他送到了美國,在紐約大學研究院主修經濟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從美國回來了一大批學者,他就是那一批回來的,大概是1950年。他回國之初并沒做什么事,后被在天津工商附中做數學教師的三妹夫陳伯勇介紹到天津工商附中做代課教師。做了一段時間這個中學的代課教師之后,他就喜歡上了這份工作,后來終生從事中學教育工作。
袁家宸的夫人叫王家榮。她是1953年參加工作的,從1953年到1966年,她擔任過天津十二中學的地理課教師、工會主席,還當過天津市和平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我進入這個家庭后,在日常生活中很突出的感受至少有兩點。一點就是袁家人說話注重來歷,喜歡引經據典,包括老祖宗的古訓。再一點就是漢語和英語交雜使用。他們的英語都很好,對東西方文化都有了解。
袁家宸有兩兒兩女。大女兒最后進了中醫學院,學了中醫,曾做過多年的天津市人大代表。袁家宸的小兒子叫袁紅宇,現在是天津一家企業駐紐約的業務代表。
袁克桓的二兒子叫袁家衛,也有留學美國的經歷。因為家產問題,他和他的母親陳征鬧得很不愉快。所以在袁克桓故去之后,我們極少來往。因家產分割矛盾而沖突乃至傷及親情,這是大家族中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
袁克桓的大女兒叫袁家英,嫁給了李國原。袁家英1949年以前就隨李國原去印度尼西亞創業了,后來李國原成為印尼一所大學的校長。再后來,他們又到了美國,李國原成為著名的華人牧師。他的鋼琴、手風琴都彈得很好。遺憾的是,他英年早逝,58歲就離開了人間。
袁家英是袁克桓最寵愛的女兒,是五姐妹中長得最漂亮的。我跟她接觸多年,覺得她身上的貴族氣息很重,雍容華貴。她生有四子一女,大兒子李立中生于1946年。解放前后,她準備出國時,母親陳征舍不得她走,她就說:我先把大兒子放在您這兒,等以后再回來接他。這話的意思,是給母親留個念想,可是1949年以后,她就再沒有回來過。李立中在國內和外婆生活在一起,一直到1973年。1973年,袁克文的兒子袁家騮與吳健雄夫婦首次回國到天津探親,特地拜訪了陳征。袁家騮夫婦回美國一個月后,陳征就帶著李立中也去了美國,并且拿到了美國簽證。李立中后來遭遇車禍,成了植物人,沒多久就故去了。
袁家英的二兒子叫李立林,學的繪畫,抽象派,很有成就,在瑞士等國舉辦過個人畫展,北京的榮寶齋也有他的作品。袁家英的三兒子叫李立揚,學的文學,后成為著名詩人,得過多項文學大獎,還是美國西北大學的教授。李立林和李立揚兩兄弟,都娶了美國妻子。袁家英的小兒子叫李立恩,是紐約一家廣告公司的廣告商。應當說,長期的美國生活,令袁家英的幾個兒子已很好地融入到當地社會。
袁家英的女兒叫李菲菲,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癥,后來也沒有治好。但她有很好的藝術天分,歌唱得非常好,大學數學系畢業。后來,她嫁給了美國第五任總統門羅的五代孫麥克,麥克是原子能發電廠的一位專家。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我的岳母陳征在美國看到電視報道。她的二女兒、三女兒、五女兒和大兒子當時都在天津,她以為這些孩子可能已經不在了,當晚便中了風,被李國原和袁家英送到醫院,美國的醫療條件很先進,加上搶救及時,命是保住了,但留下了后遺癥。我在地震當晚就寫了一封信寄往美國,報了平安。
陳征的二女兒叫袁家仙,一生沒有結婚,曾在天津航道局做財會工作,是天津的先進模范。后于1980年代初到美國定居,現已入了美國籍。
陳征的三女兒叫袁家蕖。去美國之前,她是天津市第三十四中學的數學教師。她的丈夫叫陳伯永,他們生有三個兒子,學業都不錯。后來,袁家蕖去了美國,把孩子們也帶了出去。
袁家菽是四女兒,當過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她在天津大學主修建筑專業, 1957年畢業后,被分配到北京管莊玻璃纖維研究院。她的丈夫也是學建筑的。1965年,研究院分出一部分,遷到了南京。袁家菽就和丈夫一起南下,到南京玻璃纖維研究院工作。
1980年,袁家菽希望回到天津,跟妹妹一起生活。我就幫她辦這個事。先是把事情報到天津市委統戰部,再報到中央統戰部。當時的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是童小鵬,曾當過周恩來總理的秘書。在這之前,袁家騮與吳健雄曾給當時主管科技工作的副總理谷牧寫過信,說到這件事情。兩方面的反應都很及時,也很一致,谷牧副總理和童小鵬副部長都批準了袁家的請求。
1981年,袁家菽全家從南京遷到天津,有關方面把袁家菽安排在天津建筑設計院,做主任設計師。她的丈夫被安排在天津規劃設計院,后來成為總工程師。他們的三個孩子也都到了天津。我們兩家一起住了三年,直到政府為他們安排了房子。后來,他們一家也去了美國。
1986年,袁家英陪著我的岳母陳征回到了天津,住到我們家。岳母1900年出生,回到天津時已經86歲了,因為中過風,加上年齡越來越大,老年癡呆的程度也在逐漸加重,需要照顧。我和太太袁家芯一直照顧她到1992年病故。
我的太太袁家芯,是五姐妹中最樸素的一個,沒有貴族氣。她在天津師范大學念數學,后來到天津一中當老師。我也在天津一中任教,和她教同一個年級,而且都是教數學的。她讀大學時,學校就在她家對面。在學校里,同學根據她的生活習慣和穿戴,認為她家的生活比較困難,討論是不是該給她發助學金。后來她的同學到她家里一看,住的小洋樓,家里光傭人就有十多個,不光不窮,還不是一般的富。她為什么給人那樣的感覺呢?我知道,這完全不是裝出來的,是她的本性所致。
我們結婚后,這種感受就更深了。直到老年,她也還是一如既往,樸素了一輩子。
(選自《歷史的縫隙處》/張冠生 采寫/東方出版社/ 2019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