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志紅

年初我曾帶隊赴基層抗疫,此次因代表聯系社區活動,我再次來到了奉賢區四團鎮大橋村。這也是我聯系大橋村的第三個年頭。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位老伯激動地說,疫情防控措施力度大,讓人放心安心。一位阿婆高興地說,村里行動不便的老人都享受著送餐、洗衣服務,還有42戶人家輪到了集中居住。一位村干部說,小蕩中心路終于納入由區財政出資的“四好農村路”建設,高標準農田項目也已得到市級批復和市、區兩級資金支持。聽到這些消息,我打心眼兒里為他們高興。百姓事無小事,政府做的每一件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作為一名財政干部,更要保證財政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為民謀福祉。
持續關注呼吁解決。有村民反映農保退休人員住不起養老機構問題,建議能不能給老人一定補貼。之后,我進一步走訪了解情況并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對接,經過溝通,目前已與主管部門達成共識,接下去,擬直接補貼給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有幾位老黨員代表針對鄉村醫生老齡化、自貿區新片區軌道交通欠缺等方面提出了許多新的期待。我逐一記錄,告訴他們將協調區級部門共同解決;對區級層面無法解決的問題,將通過市人大代表建議及向市級部門溝通反饋等方式向上呼吁;短期內無法解決后續有可能解決的難題,我也持續關注并呼吁。
我是從農村走出去的,對農村有一種特殊的情結。目前為止,我圍繞加大農村養老服務、幫助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大社區市民綜合幫扶市級補助力度等提出16個建議,有的在區級層面即得到了解決,有的得到了市人社、民政、財政等部門的大力支持與采納解決,令我倍感欣慰。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奉賢區財政局局長、黨組書記,區金融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