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6月5日,奉賢區四團鎮人大代表之家、片區人大代表工作站、選區人大代表接待點“談詢坊”相繼揭牌,至此,四團鎮人大成為奉賢區首個實施人大代表“家、站、點”談詢坊機制的街鎮。
談詢=詢問和質詢
談詢坊就是用“詢問和質詢”的方式,緊扣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城鎮建設、社會治理、垃圾分類、公共衛生等重點,以及群眾反映的難點問題,針對在工作推進中速度緩慢、質量不高、群眾滿意度較低的政府及職能部門啟用的一種機制,旨在加強與政府間的協調溝通,嚴把詢問和質詢前的第一道關,切實增強監督工作實效。
早在去年6月,四團鎮人大就開始探索談詢方式,對鎮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通過看現場、驗實效、查問題、寫測評等方式開展視察談詢監督活動。人大代表從鎮105條消劣河道和472家環保違法違規企業分別隨機抽取7條河道和8家企業進行視察。在視察過程中,代表們針對發現的問題要求職能部門現場解答。如河道河坡雜草多,河面存有白色垃圾、綠萍等漂浮物,水體黑臭嚴重,人大代表要求職能部門追溯何人管理何時清理。又如環保違規企業停產車間存在生產痕跡或正在生產,廠房內臟亂差,安全隱患嚴重,人大代表要求職能部門回答何時查封了企業、何人負責、查封后企業檢查等問題。視察活動結束后,鎮人大形成《四團鎮人大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監督專報》,針對測評滿意度較低的點位提出14個問題建議。針對這些問題建議,鎮人大主席、副主席在人大代表之家開展談詢活動,由分管農業、經濟的副鎮長進行逐一回復,查找問題原因,列出整改計劃,規定時間節點,要求職能部門以點帶面,全面排查河道消劣和企業環保工作,明確責任到人、整改任務到人。談詢活動結束7日內,農業、經濟部門將問題處理的結果向鎮人大反饋,并形成下一步河道消劣、企業環保長效常態管理的工作方案。
今年,四團鎮人大推行人大代表“家、站、點”談詢坊全覆蓋,就是為了延續這一好舉措、好方法,讓代表全面了解生態環境治理等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及不足,積極建言獻策。6月5日當天,在鎮人大代表之家正式揭牌后,人大代表們就圍繞“‘廚余化春泥濕垃圾不出村(居)”主題向鎮有關職能部門展開談詢。有代表提出“作為職能部門,是通過哪些措施推動垃圾分類工作的” “針對個別群眾或企業對垃圾分類工作不配合的情況,政府職能部門是否有措施去制約”等多個問題,有關政府部門也當場給予了回應:第一,不希望一直動用城管執法等形式來解決此類問題,更多的是教育引導為主;第二,通過將垃圾分類寫入到“美麗約定”中,運用村規民約中的處罰與獎勵規定引導群眾參與垃圾分類;面對屢教不改的對象,也定會堅決使用處罰手段。
提升監督實效
在鎮人大代表之家談詢坊正式啟動后,片區人大代表工作站談詢坊和選區人大代表接待點談詢坊聯動開展談詢主題沙龍活動,助力推進政府工作,提升人大監督實效。
以前,五四村的玉米桿、稻稈等農作物秸稈以及盛夏時節的果蔬瓜皮亂扔問題是影響村容村貌的一個重要因素,給“和美宅基”創建和美麗鄉村的長效管理增加了難度,常常讓村里的保潔人員頭疼不已,也時常與村民發生口角、產生糾紛。人大代表在走訪中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在接待點談詢坊內問詢五四村村委會條線負責同志,督促其形成解決方案快速落實。現在,五四村采用統一收集二次分類的方法,將高純凈度的濕垃圾進行粉碎、發酵,用于公益林堆肥,每日可解決村民濕垃圾0.5噸,農作物秸稈和果蔬瓜皮再也不會被亂扔了。漁墩村機口年久失修,影響春耕夏種,談詢坊的人大代表就此事問詢村里的相關負責人,負責人向農業服務中心及時反映此事,農業服務中心派專人維修,在短短幾個工作日內就維修好了機口。
目前,四團鎮現有鎮人大代表之家1個、片區人大代表工作站3個、選區人大代表接待點41個。談詢坊成立后,可覆蓋全鎮24個行政村、10個居委會、661個機關企事業單位,由103名市、區、鎮人大代表牽頭運行,實現與群眾接觸“零”距離,擔負起“一網拉到底、一責擔到位”的職責,真正實現監督工作的有形、有力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