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養老院 供稿

孫兆元(左)與老人在一起
越是急難險重,越能體現擔當。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如何面對疫情防控這張“考卷”,天津市養老院院長孫兆元用一位養老人的責任和使命進行了完美作答。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他迅速布控、勇于擔當,隔離不隔愛,為在院老人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
今年是孫兆元職業生涯的最后一個春節,他本計劃安排讓老人們過一個不一樣的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老人們歡度春節的家園變成為了疫情防控的陣地,也打亂了孫兆元原有的計劃。疫情發展比想象中更迅猛,1月24日,天津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孫兆元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性,一張天津市養老院疫情防控“作戰圖”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天津市養老院第一時間成立了院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孫兆元掛帥指揮,院屬15個科室全面實行在崗24小時值班值守和“零報告、日報告”制度。同時,孫兆元要求所有行政領導積極配合院黨支部的決定,提出“黨旗插在哪里,黨員就要將群防群治的疫情嚴密網布局到哪里”。自大年三十起,孫兆元幾乎沒有回過家,日夜堅守在工作崗位。他說:“以院為家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
孫兆元既是天津市養老院的院長,也是一名醫生,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生的天職,盡管疫情防控任務繁忙,但醫院兩個臨床科室的會診他從未缺席。孫兆元在崗帶班的一天夜里,突然接到醫院臨床科室上報有一名老人出現了發熱癥狀。他隨即趕到現場了解具體情況,在場醫護人員眾說紛紜。雖然發熱老人經過初步診斷和相關檢驗確定為一般發熱,但由于天津市養老院醫養結合的特殊性,又沒有相應的規定政策來指導和借鑒,在此危急關頭,孫兆元當機立斷:“不能簡單采取把老人送院外就醫!”他一方面向上級部門和南開衛生健康委匯報、溝通此特殊情況,另一方面,再三強調要以老人為中心,決定先要建立發熱病房來安置老人,統籌做好人員調度,給予老人常規治療并隨時觀測體溫,直至病情穩定。由于他的勇于擔當,后期出現的發熱老人得到了在院治療的處理,避免了老人出現發熱時轉送發熱門診導致交叉感染的概率和老人轉院后不能再回院的情況發生,也減輕了老人家屬、社會護理的難度,孫兆元此舉得到社會各界和老人家屬的高度評價。
2月20日,是天津市養老院的一個傳統活動——老人生日會,受疫情影響,老人集體生日會無法如期舉行。孫兆元未雨綢繆,先期安排膳食科為過生日的老人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 、生日套餐和壽面。生辰是幸福生活的期許,亦是對美好未來的暢望。對于疫情期間的留院老人,度過這個特殊日子的最好方式,便是陪伴。他在生日會當天到現場為老人們一一送上生日祝福,用真誠的陪伴撫慰老人們的心靈,希望自己像清泉般的暖流,滋潤老人們的心田。
1月25日,全院實施封閉管理,禁止一切外來人員進入和老人家屬探視。孫兆元一方面安排院辦公室利用“一網兩個平臺”及時發布公告,取得老人及家屬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他提出“隔離不隔愛,防疫不防愛”,以服務需求為導向,將醫院門診和住院處兩個窗口前移,規定每日上午十點半至十一點,安排專人在門衛處理接收老人家屬送來的物品、收繳住院費、開藥等相應事宜。

孫兆元查房
孫兆元還參與了民政部《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的編制工作,同時,民政部準備拍攝《新冠肺炎疫情高風險地區及被感染養老機構防控指南》培訓視頻,特意找到他。為此,他立即在養老院成立“指南攝影組”,針對民政部發過來的防控措施拍攝腳本進行拍攝。早上,他聯系各科室配合攝影組拍攝;下午,為了保證拍攝質量,他上陣指點拍攝角度和如何體現培訓內容。在他的嚴格督導下,拍攝組終于拍攝出了質量上乘的素材,并得到了部里好評。
孫兆元非常重視科學防控,他明白最關鍵的在于如何提高認識和防控措施,為此,他憂心忡忡寢食難安。當民政部下發的文件《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擺在他案頭的時候,他馬上召開會議,確立以辦公室為首、各科室為輔的臨時團隊小組,編寫適合本院的疫情防控手冊。為了保證手冊的合理性,他召集院領導和院內專業人士,針對防控手冊中一條條措施,逐個研究,經過幾輪的探討和研究,終于形成了《天津市養老院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手冊(第一版)》。
職工們看著防控手冊,激動地說:“網上相關的手冊有很多,但是細節處都不適合我們的實際情況;我院的防控手冊,才是我們想要的。孫院長,給您點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抗擊疫情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有人逆行而上,有人負重前行。孫兆元帶領天津市養老院全體養老人凝心聚力,為在院老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疫情防控取得決定性勝利后,孫兆元又帶領天津市養老院全體干部職工,在對疫情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時,又投入到為老人提供更好、更優質的養老服務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