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雨欣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大智移云物”等新興技術給財務專業以及財務工作者帶來了很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企業也對優秀會計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更歡迎能夠進行財務分析、善于進行財務管理、熟悉財務戰略的復合創新型會計人才。因此,高校加強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建設刻不容緩,對此提出了一些有關方略以培養出滿足企業需求、適應社會發展的會計人才。
一、智能化時代對會計行業的影響
在智能化時代,會計行業的未來發展已經成為目前會計人員必須正視和思考的問題之一。隨著人工智能在會計行業開始運用,大數據、區域鏈、云計算等新興技術也隨之不斷發展,這給財務專業以及財務工作者帶來了很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目前,會計電算化的普及已經基本實現。會計工作從一開始的手工操作核算轉為計算機作業,改變了傳統會計工作的操作方式;隨著互聯網技術持續升級,企業財務又開始將互聯網作為財務工作的工具,利用互聯網資源與技術去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例如云報銷、云計算、云存貨管理等新興方式陸續出現,都意味著會計行業進入到了”互聯網+”的階段。
自進入到智能化時代以來,人工智能技術開始普及,財務共享、人工智能在財務領域的運用使會計工作發生了巨大變化。據調查,絕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技術發展會嚴重影響會計人的工作。財務智能機器人被愈來愈多的企業、金融機構所廣泛使用,它可以幫助完成很多相對簡單的、重復的、缺乏技術含量的基礎財務工作。還有各種財務軟件、電子發票管理制度陸續出現,能進行財務信息語音錄入、自動掃描、自動核算全套證賬表的工作,大量減輕了會計工作人員的負擔。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曾經從事基礎性會計工作的員工會面臨失業的風險。因此,企業更需要管理型會計人才,對其要求也更加嚴格。
二、智能化時代對會計人才的要求
雖然現在人工智能還處于發展的階段,但它對會計行業的巨大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許多財務基礎工作借助智能化軟件,財務機器人來完成,導致企業對從事基礎財務工作的工作人員的需求減少,這直接影響了各個企業對于財會人員的需求數量和人才種類,因此企業也提出了對會計人才的新要求,能夠進行財務分析、善于進行財務管理、熟悉財務戰略的復合創新型財務人才更加受企業歡迎。因此,在智能化時代下,優秀的會計人才需要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一)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當前,人工智能還沒有實現真正的智能化,進行財務管理決策等主觀的工作行為還無法通過智能財務系統來完成,需要依靠財務人員的主觀判斷。因此,具備專業的職業判斷能力就十分重要。例如,當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等,會計人員應當依據自身豐富的社會經驗進行預判,并對財務工作的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
(二)較強的信息管理、智能運用能力和大數據分析能力。作為智能化時代下的會計人才,除了應當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外,還應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學會在互聯網大數據中進行會計信息的篩選、分析、預測,才能更好的為公司創造價值。
(三)戰略分析與決策能力。管理型會計人才要將業務與財務充分融合,利用會計信息評估、判斷、建議甚至決策。同時,應用新技術提高企業的管理質效和智能化水平,才能充分發揮他們在決策時的敏銳性、準確性和前瞻性,真正意義上起到戰略引領的作用,促進企業的未來發展。因此,戰略分析和決策能力已成為智能時代會計人員需要具備的重要能力。
三、智能化時代會計人才建設的有關策略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信息技術的出現不僅推動著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加快了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升級。因此,培養優秀的財務人才,加強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建設刻不容緩,對此提出了以下有關方略:
(一)修訂滿足企業需求的會計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及方案。在智能化時代的大環境下,由于傳統會計職能的轉變,企業需要的優秀會計人才也面臨轉型。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增加了我國各個企業對新型智能財務人才的需求,培養能夠進行財務分析、善于進行財務管理、熟悉財務戰略的復合創新型財務人才是必然的趨勢。因此,高校應該調整會計專業學生人才培養的方案,重新定位財務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針對學校專業建設以及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程度的變革。例如,在調整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方案時,適當調整財務專業課程,提高財務管理、企業戰略決策、風險防控有關課程的比重,同時增添“大智移云物”新技術等相關知識的理論學習。把培養以財會專業技能為基礎,掌握先進財務管理模式、理論、工具和方法,并能將財會知識與智能信息系統相融合應用的復合型會計人才為培養目標。不是僅僅注重讓學生學會基礎的會計業務處理,而是更多讓他們掌握財務預測、分析、決策的能力,讓學生們進一步認識到財務管理、決策的重要性。這些改變有助于高校構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
(二)注重培養會計專業學生智能財務人才的核心素質能力。高校應當不僅僅要求他們具備會計專業知識,還需要他們能夠勝任智能化的財務交易處理、熟悉“大智移云物”等信息技術與財務的結合運用以及企業智能會計核算等技能。讓學生在具備會計核算能力的同時,進一步發展對于財務管理、控制的能力。當他們兼備各種智能化的財務分析技能,了解如何使用團隊管理、預測決策分析工具,會計專業學生就能夠學著運用財務的數學思維去進行財務規劃,例如對企業的經營發展進行預測,對風險進行管理。因此,高校應將會計專業學生智能化核心素質能力的培養放在突出位置,增加這方面課程教育的比重,加以智能化財務軟件的實踐輔助,才能為學生們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成為財務管理團隊的領軍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校企智能財務的合作教育。對于高校的會計專業學生能力建設,可以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與財會專業教育教學進行一定深度的融合,利用協同育人的機制對高校的會計課程做適當的調整。例如高校可以同智能財務軟件的企業進行合作,共建“智能財務人才培養基地”;開設有關智能財務、財務信息大數據有關的課程;讓學生學習使用智能財務軟件。通過接觸真實的企業案例與財務數據,會計學生才會真正了解智能化時代下的財務實務工作環境,對智能化的會計業務流程與原理有一定的認知。這給財會專業學生的課程提供了有力的實踐保障,也有助于校企聯合共同培養智能化時代所需要的新型財務人才。(作者單位:西安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