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一
新國風是一個磁場,一極傳承,一極新生。
當“賣萌的雍正”在網絡上橫空出世時,中國傳統歷史與文化的這般“嚴肅”一面竟展現出國風的新生之氣,傳統與現代的羅盤在這里強烈感應。或許,“新國風”一詞在大眾眼里,早已掙脫了傳統的枷鎖,進而衍生出新的定義。
尤其是近幾年,傳統文化的風潮勢力未減,什么是古風,什么是中國風,什么是新國風成為人們的席間談資。
我們可以用幾個簡單的法則來定義:中國傳統文化+古典+唯美=古風;中國傳統文化+古典+輸出=中國風;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大氣=新國風。
無疑,幾波風潮的漩渦中心,是中國傳統文化。
潮流逐年改變,唯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磁極恒久不變。當中國風烙上時代的印記成為“新國風”后,城市新貴們對新國風的態度大多是兩個字:“愛了”。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帶“新國風”標簽的商品搜索量較往年增加24.73%。特別是對于80、90后來說,“新國風”不僅是一種審美意趣,更是當下最潮的生活方式。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與“新國風”相關的商品,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爆款。即使這些爆款的等待時間為幾個月甚至更長,年輕人們也甘之如飴。可見,新國風已不再是小眾領域的狂歡,而成為了新時代大眾的偏愛。從一種符號,形成了一種經濟消費現象。在常年追逐西方理念的時代里,不得不說這是一種新的風潮。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樣的“新”?
就好比,用玻璃模仿變幻多彩的犀皮漆,用設計讓學院派介入大山里的手藝,用時尚配飾演繹宮廷花絲……微妙處的時代烙印,或許就是新。
新與舊,從來都是并行不悖的兩個詞;傳承與新生,一直都是續寫民族文化的兩個內核。新國風,新在時代環境與技術媒介,更新在思維觀念與表達方式。它是傳統保留和當代啟迪的雙重縮影,它也像一粒種子,在某個未來環境中驟然蘇醒,直擊人們內心探尋已久的傳統秘密,進而對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
或許,這就是新國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