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希 游慧玲 阮一芳


摘要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腦外傷并發失眠患者睡眠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收治的腦外傷并發失眠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住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比較2組的睡眠質量[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及護理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緒評分。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PSQI評分、焦慮和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理護理可有效改善腦外傷并發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
關鍵詞 腦外傷;失眠;心理護理;睡眠狀況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sleeping state of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insomnia.Methods: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insomnia in Ningd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May 2018 to Ma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1 cases in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control group were with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with observation group.The scores of sleep quality[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ventory(PSQI)]and anxiety and depress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PSQI scores,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and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insomnia.
Keywords Brain trauma;Insomnia;Psychological nursing;Sleep status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5.042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進步,交通意外的發生概率相對較高,加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加,患有腦外傷并發失眠的患者越來越多[1]。腦外傷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外界沖擊力直接或者間接所致,具體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損傷2種類型,包括血腫、頭皮裂傷、顱骨骨折等,主要表現出惡心、頭痛、頭昏、意識模糊等癥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體健康[2]。目前臨床對本類患者大多采取手術進行治療,但極易引發一系列并發癥,其中失眠最為常見,不僅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同時對于患者的預后恢復極為不利[3]。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給予心理護理,對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收治的腦外傷并發失眠患者8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住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20例,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7.52±2.88)歲;致病原因:車禍12例,墜落20例,打擊9例;GCS(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類型:重型3例,中型25例,輕型13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8例,年齡38~64歲,平均年齡(47.97±3.15)歲;致病原因:車禍13例,墜落21例,打擊7例;GCS(格拉斯哥昏迷評分)類型:重型4例,中型23例,輕型14例。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 1)自愿參與本研究者;2)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臨床資料不全者;2)不配合本研究者;3)存在重要器官疾病,如心、肝、腎等疾病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1)睡眠干預:護理人員應加強對失眠者的睡眠管理,首先為其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進而減少對于患者的影響。與此同時,還需協助患者形成正確的睡眠習慣,使其恢復至最佳睡眠模式,必要時可以按照醫囑給予安眠藥物進行治療,進而促進患者順利入睡。2)心理護理:需加強對患者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對于存在顧慮的患者來說,切勿當面低聲細語,以免引起患者懷疑和疑慮。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并且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不良情緒,使其能夠減輕自身的焦慮、抑郁情緒。與此同時,積極鼓勵患者參與到娛樂活動當中,增加與他人的交流和接觸,更加利于緩解負面情緒。
1.5 觀察指標 1)統計2組患者的睡眠情況,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入睡時間、睡眠質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礙、睡眠時間、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7個維度,分值越低表示睡眠單項質量越高。2)統計2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采用SAS焦慮自評量表和SDS抑郁自評量表,50分為臨界值,得分越高表示焦慮或抑郁狀態越嚴重。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PSQI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外傷患者受到外力的撞擊,將會出現腦功能或者器質性障礙。腦外傷患者在患病期間,并發失眠癥狀和不良情緒的情況十分普遍,發生失眠概率可達30%左右,發生不良情緒的概率可達10%左右,主要是受到個體以及社會方面因素的影響[4]。伴隨腦外傷患者的病情加重,發生失眠的概率相對升高,癥狀所持續的時間相對較長。因此臨床上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心理疏導,進而促進患者的預后康復[5]。護理人員在不斷提升自我專業素養的同時,還需時刻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原則,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進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與此同時,為患者構建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和睡眠習慣,進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更加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腦外傷并發失眠癥狀患者的睡眠質量,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模式可顯著改善腦外傷合并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和不良心理情緒,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關敏.心理護理對腦外傷并發失眠患者睡眠及負性情緒的影響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連續型電子期刊),2018,6(26):68-69.
[2]趙廣英.情緒護理在腦外傷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礙康復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9,26(15):200-202.
[3]李湘軍.亞低溫護理在重癥顱腦外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8):1251-1252.
[4]余慧蘭,李友仙,彭夏,等.心理護理對腦外傷并發失眠患者睡眠及焦慮情緒的療效[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7,44(1):158-161.
[5]鮑萍.蕭氏雙C護理模式在重型顱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6(5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