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逐漸進入了新常態的時期,原本的鐵路運輸面臨著轉型與發展的契機。本文簡要闡述了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發展現狀,分析了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必要性,對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具體路徑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新常態:鐵路運輸;現代物流;轉型發展
在我國各個行業大力改革的條件下,鐵路運輸在新常態下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在2009-2019年的10年時間,我國的GDP總值不斷增長,且年增長率高達15.14%,這一期間我國的鐵路運輸貨運量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其產生的經濟效益有所提升,從原本的24.90億元增長至39.67億元,年增長率高達5.31%,由此可見,現代物流轉型發展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要想進一步推動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的轉型發展,就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時代優勢、政策優勢及組織結構優勢,構建現代物流體系,以此實現轉型發展。
一、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發展現狀
新常態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興詞語,其主要體現為經濟發展速度由原本的“快速發展”逐漸轉變為“穩定發展”,經濟發展目標由原本的“關注發展速度”轉變為“關注發展質量與發展效率”。新常態下,鐵路運輸逐漸開始進入轉型發展過程中,且其中大部分向現代化的物流方向轉型,但是由于鐵路運輸缺乏靈活性,轉型發展速度較慢。此外,鐵路運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鐵路運輸貨物需要辦理較多的物流托運手續,且運輸費用較高,整體速度較慢,容易出現丟失或者損壞的情況,此時的鐵路運輸發展水平無法滿足時代發展需求。
其次,現階段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缺乏完善的組織管理機制與物流運輸流程。在貨物的實際運輸過程中,貨物運輸、卸貨、行包等工作依然是一種較為隨意的工作狀態,缺乏專門的負責部門及工作人員,且鐵路運輸系統中的組織機構較多,需要管理的工作內容較為分散,呈現出一種集約化的工作特征,無法適應現代物流中的多元化需求。
最后,由于鐵路運輸企業在長期以來一直處于行業壟斷的位置,導致這一行業市場中缺乏競爭機制,而鐵路運輸的服務意識較為薄弱,這也直接導致了行業的整體服務水平較低,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與服務意識、職業道德素養較低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鐵路運輸的形象,導致鐵路運輸的發展進程較慢。
二、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必要性
1.鐵路運輸存在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優勢與基礎
隨著現代社會鐵路路網的建設與發展,路網覆蓋范圍不斷擴大,鐵路運輸的服務范圍也不斷擴大,同時有效弱化了不同地區之間的時間差異性,提高了鐵路運輸效率,為鐵路運輸的轉型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現階段的鐵路運輸過程中,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第一種是大宗物流運輸,第二種是長距離的運輸;在其他運輸形式的長距離運輸的過程中,受到不同地區的社會整體發展水平的影響,會產生一定的區域差異,促使貨物運輸花費較多的時間,而鐵路運輸由于其具備完善的交通網絡,則不會產生這一問題,能夠順利、按時完成運輸,這也為我國鐵路運輸的現代化物流轉型發展奠定基礎[1]。
2.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是市場發展必然趨勢
在我國經濟新常態的發展背景下,原本的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向穩定發展方向轉變,且經濟發展規模逐漸由粗放增長型向質量增長型轉變,此時的物流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如今,由于社會市場經濟發展影響,各個地區的物流運輸需求總量不斷提高,尤其是社會消費品與中高端工業制品的物流運輸需求,且不同的物品具有不同的運輸需求,物流運輸需求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這些情況均對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提出了更加急切的要求。
3.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是企業長久發展必經之路
在《國家中長期鐵路路網規劃》中,提出了“中國鐵路要以發展為引領,實現‘由線成網的發展目標”,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鐵路無論是路網結構還是運營水平,均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形式之一,具有良好的轉型發展基礎。此外,我國政府在“十三五”期間,曾經多次提出要“繼續加大鐵路的投資規模”、“提高鐵路路網運輸效率”、“創新鐵路運輸運營機制”的戰略思想。因此,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是我國鐵路企業長久發展的必經之路[2]。
三、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具體路徑
1.完善組織結構,適應現代物流轉型發展需求
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就要優化組織結構,全面考慮鐵路運輸模式的發展需求,調整現有的較為成熟的鐵路運輸體系,創新鐵路運輸組織結構,以此適應向現代物流方向的轉型發展需求。鐵路運輸要認識到現有組織結構中的不足與缺陷,進一步強調“服務理念”,調整現有的物流組織人員構成,將提高服務質量與服務效率作為核心目標,以此滿足客戶需求,強化客戶的體驗感。其次,要根據組織結構,調整鐵路運輸的規章制度與工作流程,制定明確為的鐵路運輸章程,提出“三級運輸網絡”機制,以此縮短運輸距離;在運輸的過程中,要根據客戶的取貨送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結合實際情況,優化物流運輸方案,提高物流運輸方案的科學性。此外,還可以引進“集裝箱”模式,通過這種方法提高一次性運輸的總數量,減低運輸成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2.引進大量科學技術,提高整體現代物流網絡技術水平
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就要充分運用現代社會優勢,引進大量的科學技術、設備,構建現代化的物流網絡結構,促進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方向的轉型與發展。在這一過程中,鐵路運輸可以將數據處理技術作為基礎依托,靈活運用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構建一套能夠支持物流服務與管理的信息系統;還要建設電子數據交換平臺,實現物流信息的共享,在海關碼頭聯合有關部門,溝通設置EDI系統、鐵路TMIS系統,共享貨物運輸的實時數據,提高鐵路運輸的現代物流轉型發展水平[3]。
3.大力建設基礎設施,為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新常態下的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要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為我國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的轉型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鐵路運輸工作人員要在現有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引進人工智能設備,構建人工智能處理系統,以此降低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信息處理效率,規避處理失誤;還可以優化鐵路運輸路網,開展三級路網建設,提高鐵路運輸的目的性,提高貨物運輸速度,彰顯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前提優勢。此外,還可以不斷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購置機械設備,開展貨物運輸的機械化作業,避免人工搬運導致的貨物破損情況,以此實現向現代物流的轉型與發展。
四、結論
新常態下,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的轉型發展是其現代化發展的必經之路,能夠促進我國現代社會鐵路運輸行業的發展。在實際轉型的過程中,首先就要完善現有鐵路運輸的組織結構,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為鐵路運輸的轉型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要積極引進科學技術形式,加強鐵路運輸與客運等其他行業的聯系,形成轉型發展合力,構建良好發展平臺。最后,要充分發揮國家政策優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培養人才,以此促進鐵路運輸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岳湘.試分析現代經濟視角下鐵路運輸企業發展向現代物流的轉型[J].納稅,2019,13(14):205-206.
[2]劉風義.新常態下鐵路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的路徑[J].中國新通信,2019,21(0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