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景靜

堅持集體備課,把好思政課堂源頭關 ;理論與實踐教學聯動,加強建設意識形態凝聚力;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動,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力;教學與職能部門聯動,構建大思政格局;跟上新時代步伐,積極提升教師自身素質。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過程中,構建思政協同聯動育人機制,增強主流意識形態工作的針對性,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關鍵課程。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中,要把好思政課堂源頭關,構建協同育人大思政機制,堅持理論與實踐教學聯動,加強建設意識形態凝聚力和引領力,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增強傳導主流意識形態針對性,提升思政課的實效性和思政課教師素質,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
一、堅持集體備課制度,把好思政課堂源頭關
課堂本質上是教師、學生情感交流、思維碰撞、知識授受之所。提升思政課堂授課效果,不應“唯新是瞻”,而應堅持“內容為王”。思政課堂是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把好課堂源頭關,壘起防范教師不當言論侵蝕意識形態的屏障。
目前,在互聯網的大潮中浸淫成長大學生的思維習慣,呈現出活躍度高、知識面廣、思維深度低等鮮明特性。作為價值與知識提供方的思政課教師,要想“站穩”講臺,讓學生口服、心更服,實現價值引領,就要在理論素養上做足功夫,要堅持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傳導主流意識形態,直面各種錯誤觀點和思潮。加強集體備課,圍繞“遵循教材體系,抓緊抓牢教改,一章一章的過,一位老師一位老師的過”的要求,堅持不懈,不斷建設。首先由老師認領章節建設任務,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個人的思考和認識,教學的智慧參與集體備課;其次,集體備課會上認領任務的教師先試講,再通過開展主題式研討,讓每個教師參與集體備課,貢獻自己的智慧,把備課由“獨奏”變成“合奏”,共同把好課堂源頭關,進而整體推進課堂教學質量。集體備課推動教師互換知識儲備,用教師的共同責任意識純凈課堂這個意識形態的前沿陣地。
二、理論與實踐教學聯動,加強建設意識形態凝聚力
人的正確認識來自社會實踐,離開感性實踐體驗,意識形態難以入腦入心。理論與實踐聯動,讓課堂內外生動起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需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創新性開展思政課“一體兩翼”的實踐教學改革,即“一門課程+兩個實踐教學活動系列”。除課堂理論教學外,開展兩個系列的實踐活動,即以“愛黨”和“愛國”為主題的賽事或系列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內容系列化,讓思政課活起來。一是圍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開展“美麗家鄉 可愛祖國”愛國主義課件制作展示暨講演大賽,“一封感恩的家書”的活動,激勵教育大學生牢固樹立感恩意識和責任意識,將感恩教育融入實踐教學活動中,很多學生是第一次給父母、親人寫信,紛紛表示要多理解父母、多感恩親人,為社會、為家庭樂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活動讓感恩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憲法宣傳活動、校園文明調查等系列活動,也促進了學生熱愛校園、熱愛柳州、自覺遵守法紀法規的意識與行為;二是圍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理論課,開展“學黨史 知黨情 感黨恩”黨史知識競賽活動和“廣西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調研、“一分鐘微新聞”、校外參觀、觀看紅色影視系列活動等。實踐活動結合了學院專業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獲得感,讓思政課活起來,達到了讓學生自主參與、入腦入心的教學效果。黨史國史、黨情國情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傳導大學生的主流意識形態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實踐教學活動走出去,讓思政課動起來。實踐教學活動經過四年的不斷改進,已基本成型。為更好的推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部門制定《2017—2020年實踐教學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建設校內—市內—市外三級實踐教學活動基地。成功簽約第一個思政實踐教學基地,思政實踐教學體系得到不斷完善;第三屆“學黨史 知黨情 感黨恩”黨史知識競賽的決賽在軍事博物園以新穎的方式開展;組織思政課教師、優秀輔導員和思政課優秀學生代表奔赴百色、興安等地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主題始終貫穿其中。不忘革命先輩殷切囑托,誓將革命精神傳承下去!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師生紛紛表示,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理想信念,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投入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事業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三、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聯動,加強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事,提高思政課實效性,必須打破思政課教師“單兵作戰”、大學思政課“孤島化”窘境。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力推動“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使課程思政理念深入人心,充分發揮各類課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協同效應,增強主流意識形態針對性。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把思政課和專業課割裂開來,不能讓思政課脫離學生具體的成長環境和過程拔高起來,也不能讓思政課脫離廣大老師,特別是同思政課老師的育人過程、育人實踐孤立起來,要作為一個有機系統來對待。思政老師主動與各系專業教研室聯系,分批到各系部專業教研室參與課程思政建設的研討,一同梳理專業課中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點,協同系部在1-2個試點專業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貫徹于授課計劃、教案、課程標準,將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推出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探索構建全員、全課程的大思政教育體系。在公共基礎課中選擇2-3門課程進行示范建設。在課程標準、教學設計上深入挖掘課程的德育元素和德育功能,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學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而行。通過示范課堂,充分調動教師在教學改革中的積極性,引導所有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的理念,以專業技能知識為載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比純粹思政課更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更大限度發揮課堂主渠道功能,扭轉專業課程重教學、輕育人的情況。組織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比賽,為課程思政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加強互動交流提供載體,讓廣大教師能夠利用課堂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引領融入到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全過程,努力彰顯綜合素養課程和專業課程的育人價值。
四、教學與職能部門聯動,構建系統性大思政格局
與學院行政部門聯動,結合學院領導干部講思政課制度,創新《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模式。學院黨委書記親自組織《形勢與政策》課程改革的設計,提出了學院領導專題講座、中層領導干部和輔導員參與課堂,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改革模式,拓展形勢與政策課的寬度與深度,給學生更加高層次的知識,讓學生有更多的獲得感。通過學院領導干部講授《形勢與政策》課的活動,在學院迅速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精神的熱潮,形成了學院領導、中層干部、教師進入班級、全覆蓋的宣講活動,切實做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
學院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強化責任,統籌規劃,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重點課程建設;學院領導班子成員走進馬院、思政課堂聽課調研,聽取匯報,解決問題,思政課三級聽課制度落實到位。正在籌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心,加大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專項經費投入,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貫徹教務處制定的《柳州城市職業學院課堂教育教學管理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方案》,經常檢查、監控,切實做到“課堂教授有紀律”,積極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加強對學生主流意識形態的正確引導。
教學與職能部門聯動機制,系統性形成同向同行、理實一體的思政育人機制和“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形成全院努力辦好思政課、教師認真講好思政課、學生積極學好思政課的良好氛圍。
五、跟上新時代步伐,積極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善于從政治上看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在師資隊伍建設中,進一步把好思政教師入口關。學院嚴格實行思政課教師準入制度,不僅要求新進教師必須是中共黨員,更嚴格考察他們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在事關政治原則、立場和方向上能否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真正體現“不僅組織上入黨,更要思想上入黨”,防止不合格、不稱職的人進入思政課教師隊伍。
教師根據自身所學專業確定研究方向,結合教材內容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跟上新時代的步伐,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提高理論研究深度,提升專題化教學能力。利用學院組織的思政課教師教學比賽、思政課教學論文比賽、信息化教學比賽、教師基本功大賽、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等賽事為契機,認真學習,積極備課,努力提高上課的能力和水平。教師在參賽過程中自覺地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同時教師有意識地將參加比賽過程中的好的做法和思考形成論文,按問題導向形成研究課題。在注重提高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的同時,通過教研活動、微信平臺、個別談心等途徑,注重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尤其是理想信念的建設,真正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追求真善美,弘揚正能量,循循善誘,以身作則,在思政課堂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家發展需要合格人才,而人才的培養中,德行品行最為關鍵。高校思政工作事關全局和長遠,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好、講活,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過程中,構建思政協同聯動育人機制,增強主流意識形態針對性,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師生頭腦,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成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基金項目:2019年柳州城市職業學院專項課題研究立項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研究”(項目編號: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