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摘要:2019年盛夏的中國資本市場,最為矚目的焦點就是科創板,它是實現我國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的新嘗試,也是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重大舉措。隨州中支對相關資料進行梳理分析后認為,科創板設置新穎化、多樣化且先進化,給市場帶來諸多發展機會的同時也面臨各種風險和挑戰。針對問題,隨州中支提出了有效防范風險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創板 機遇和挑戰 風險和防范
一、科創板的推出
(一)背景意義
從頂層設計層面來看,科創板是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創新驅動和科技強國戰略,推動中國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科創板誕生的初衷是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募集資金渠道,科技創新企業往往具有研發投入高、投資期限長、回報不確定性等特點,銀行不愿冒險為它們提供資金,以風險投資為業的風投機構也頗有顧慮。但科技創新企業又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為科技創新企業開辟融資渠道十分重要,這也是科創板推出的根本原因。
(二)基本情況
科創板,是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8年11月5日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設立,是獨立于現有主板市場的新設板塊。我國股票市場各板塊尤其是主板市場,發行股票采用核準制,即發行人向交易所提出申請時,全面公開企業各項信息,且須滿足相關法律和監管機構規定的條件,對于不符合要求的,監管機構會退回其股票發行申請。相對于主板市場,科創板采用注冊制發行股票,監管機構對企業資料的全面性、準確性和真實性作形式審查,不對企業資質作實質性審核,將企業良莠留給市場選擇和決定。
二、科創板帶來的影響和機遇
(一)推出恰逢其時,根治融資痼疾
科創板的試點企業是擁有高新技術、得到市場普遍認可的科技創新企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社會各方面迭代升級速度加快,目前主板市場上市過程繁瑣復雜且要求高、耗時長,科創板的設立,對科技創新企業而言猶如久旱逢甘霖,解決了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難題,打造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高地。
(二)釋放成本壓力,優化資本配置
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財務杠桿和資產負債率偏高等問題,注冊制的推出縮短了企業上市流程,為其節約了大量時間、人力和財力。企業通過股票市場融通資金,股權融資在資本結構中的比重大幅增加,不僅有效緩解了企業還本付息壓力,降低其因不能償還到期債務而破產倒閉的風險,還促使企業資本結構更趨合理化,有助于企業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增強市場穩定性。
(三)引推價值投資,達成多方共贏
實施注冊制后,中小企業更容易上市,進而能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他們將更加傾向于價值投資,發展潛力大、盈利能力強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倍受青睞。企業上市壯大的同時,將回饋給投資者豐厚的紅利,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當前房地產市場接近行業頂部、A股市場持續低迷、投資者缺乏優質投資產品的現狀,進一步優化市場投融資環境。
(四)倡導開放包容,賦力加速馳騁
由于境外上市門檻低、速度快,監管部門對再融資無嚴格的監管和審批機制,阿里、京東、網易以及搜狐等中國大批優質科技創新企業紛紛赴美上市。為改變這一被動局面,科創板在上市規則、交易制度及監管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對企業上市予以松綁,降低盈利要求,取消市盈率限制,不過多干預市場,給予其充分的靈活性、自主性和包容性,讓更多的科技創新企業愿意留在國內發展。
(五)接軌國際標準,構筑資金洼地
經濟全球化浪潮席卷而來,股票市場作為經濟金融市場的重要板塊,與國際接軌是必然趨勢。科創板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制度,如設立50萬元的投資門檻,對接國際標準等,加快了中國資本市場邁向國際化的步伐,使國外企業與投資者能夠便捷進入中國市場,為國際企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和投資機遇,也為我國經濟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三、科創板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一)跌破發行價或成常態
科創板發行定價市場化是吸引全球優質企業前來上市的重要因素,然而,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由于科技創新企業具有技術新穎、盈利不確定性等特征,價值評估難度較大,發行定價市場化之后,新股不敗的神話將被打破。科創板股票發行機制類似于香港市場,2018年,香港共有206只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其中145只跌破發行價,破發率超過70%。因此投資者應調整新股穩賺不賠的預期,審慎申購科創板新股,不盲從追高科創板新上市股票。
(二)爆雷概率或超主板
科創板企業研發投入大、盈利周期長、技術迭代快、對核心人員依賴大。雖然注冊制具有非常明顯的高效率優勢,但其也對發行人的誠信意識、中介機構的專業水平和投資者的風險辨別能力有更高要求。因此,從理論上分析,科創板爆雷的概率不會低于主板市場。
(三)投資者承壓或再升級
退市是保障證券市場健康成長的重要制度,調查數據顯示,1980年至2017年,美國股票市場仍在上市和已經退市的公司共26505家,其中已退市14183家,退市率過半,相較主板,退市制度更嚴格、速度更快、情形更多。此外,科創板還面臨差異表決機制、寬松的股權激勵制度、交易規則創新等衍生的投資風險。投資者必須對各類風險有更清醒的認識和更強大的承受力,才能沉著應對科創板投資的挑戰。
(四)披露規則或存漏洞
在我國長期實行核準制的審核導向下,信息披露制度存在諸多弊端。一是篇幅冗長、信息繁雜且無效信息多,難以判斷其上市之后的發展方向和資金使用情況。二是內容固化、缺乏針對性,不同板塊的招股說明書內容千篇一律,信息披露難以滿足投資者多元化、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三是專業術語多,晦澀難懂,無法對企業作出恰如其分的評估,降低了股票發行的質量與效率。
四、科創板的風險防范之策
(一)嚴格法律法規,為市場提供司法保障
美國資本市場注冊制是以完善的法律法規、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嚴格執法為基石的,但目前我國證券市場相關法律尚不完善、處罰力度小、警示震懾效果弱。在信息交流中,企業相對投資者而言處于優勢地位,其違法所得往往高于違法成本,無形中助長了企業欺詐沖動。因此,我國應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處罰標準,加大懲罰力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為證券市場的平穩運行保駕護航。
(二)嚴管信息披露,為競爭提供制度保障
注冊制下,投資者的權利不再像核準制下得到監管機構的保護,所以公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顯得尤為重要,決定著市場秩序的優劣與科創板的未來,也是中國股票市場國際化的重要保障。我國應建立全面深入精準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留住優質科技創新企業,促進市場公平良性競爭。
(三)嚴明責權定位,為行業提供人才保障
注冊制下,中介機構既要判斷企業信息材料的真實性,還要鑒別企業的創新水平,評估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科創板賦予了中介機構強權、重責與厚利職能,因此,中介機構應全面加強隊伍建設,梯次培養復合型人才,提高行業整體素質,更好地為金融市場和科技創新企業服務。
(四)嚴抓理性教育,為投資提供權益保障
我國證券市場個人投資者占比較高,然而他們多為散戶,缺乏專業熟練的投資能力,非理性愛跟風,不利于股票市場平穩發展。因此應加強個人投資者教育,合理設置投資者準入門檻,增強投資者風險意識。完善投資者保護法律法規,健全民事賠償機制,切實保障投資者權益。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隨州市中心支行